如果说特斯拉的出现教会了汽车联网,如今,华为乾崑正教会汽车思考。
近日,2025年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如火如荼地举行,这场盛会汇聚了全球汽车行业的目光,成为了新技术、新趋势展示的大舞台。本次上海国际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也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当下汽车行业的发展主旋律。
华为从2019年正式进入汽车行业,定位为智能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2022年鸿蒙座舱,重新定义了座舱的交互体验,引领行业座舱智能化升级。2023年发布无图版本的智驾辅助ADS 2,全国都能开。2024年发布乾崑品牌及ADS 3,开启了智驾辅助的规模商用元年。
如今,华为乾崑正站在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其不得不思考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即当L2辅助驾驶的边界已被反复丈量,通向L3有条件自动驾驶的临门一脚,究竟需要怎样的技术哲思与产业共舞?
从L2迈向L3:锁定技术红利期
根据2022年颁布实施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L2为组合驾驶辅助,L3为有条件自动驾驶。
目前,随着L2的不断成熟与完善,汽车行业正处于从L2向L3迈进的关键节点。去年,华为车BU CEO靳玉志判断2024年是L2组合驾驶辅助规模商用元年,如今L2的发展已超预期。基于此,他预测2025年L3的商用能力将开始具备。在这一行业变革的关键时刻,华为乾崑率先发力,为智能驾驶的未来描绘出蓝图。
在智能技术大会上,华为正式发布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乾崑车控XMC等全新解决方案,全维度技术储备推动智能驾驶迈向L3。
其中,ADS至今已经发展了三代,从2022年发布的ADS 1,率先商用城区智驾辅助NCA,到2023年发布的ADS 2,业界首发“全向主动安全,全国都能开”,再到2024年发布的ADS 3,业界首发车位到车位、泊车代驾VPD,乾崑智驾,一直在引领着行业发展。
如今,华为乾崑智驾ADS4采用了世界引擎+世界行为模型(WEWA)架构,前者利用扩散生成模型技术,能够高可控的生成各种平时人类司机开车很少遇到的难例场景,比如侧前车Cut-in、红绿灯路口、宠探头、前车急刹等多种场景及组合场景,难例密度相比现实世界高1000倍,从人教AI到AI教AI,通过强化学习,实现安全价值观内化;后者是指在车端运行的World Action Model世界行为模型,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传感器全模态感知能力,这些信息经过token化后生成智驾原生基模型,最后输出两类信息,给车用的轨迹生成,从模仿人类到超越人类;给人看的场景意图,给人更安心的驾驶体验。
当然,智驾辅助不仅需要一个类人的大脑,还需要灵活的四肢,二者同步进化才能获得最佳体验。HUAWEI XMC数字底盘引擎,全域融合架构实现车身、电机、悬架、转向、制动、热管理等部件的中央集中控制,控制处理能力提升10倍、协同控制器件数提升5倍。同时XMC使用干兆以太通信,华为独创ASN车辆切片网络技术加持实现小于1ms的确定性通信链路时延,端到端调度能力提升10倍。
如果ADS是“知”,XMC就是“行”,二者融合进化,带来“知行合一”的体验。
此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长远发展,不能背离安全这一初衷,安全才是真智驾。全新升级的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以全时速、全方向、全目标、全天候、全场景五维安全为目标,持续增强主动安全能力。全新首发的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舱内激光视觉传感器、分布式毫米波雷达,显著提升车辆感知能力,实现路面自适应AEB、智驾爆胎稳定控制辅助、驾驶员失能辅助、哨兵模式增强等功能。
目前,华为已在云端世界引擎进行了6亿公里的高速L3仿真与验证,华为乾崑智ADS Ultra旗舰版搭载高速L3专属方案,通过提前为高速L3量产商用做好准备,华为乾崑也正锁定技术红利期。
选好与用好并行:共绘智能出行蓝图
在智能汽车产业蓬勃兴起的当下,智驾系统已然成为众多消费者购车决策中的关键考量因素。然而,市场上智驾系统品牌与型号繁多,消费者在面对如此丰富的选择时,如何做出明智且理性的决策,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4月23日的两场发布会,为消费者在智驾系统选择上提供了重要参考,诠释了“选好”与“用好”的并行。
在深蓝S09的发布会上,华为乾崑推出了极具创新性的举措,将ADS 3.0和鸿蒙座舱这一技术组合,以30万级的亲民价格推向市场,成功实现了技术的平权与大众化,并宣布其成为首批升级的HUAWEI ADS 4,使得更多消费者能体验到先进的智驾技术。此外,深蓝S09还配备了后排吸顶屏娱乐中心、灵动全景声等定制化功能,使其成为家庭出行的智慧之选,充分满足了家庭用户对舒适性和娱乐性的需求。
广汽传祺与华为乾崑、宁德时代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发布了传祺向往S9/M8系列车型。该系列车型集“华为智驾+鸿蒙座舱+宁德时代电池”三大行业顶流技术于一身,打造了“智电三巨头”联盟。一次满足对豪华SUV和MPV的所有期待,而这一旗舰化的突破,不仅彰显了华为乾崑强大的技术整合能力,更标志着智能出行领域新标杆的诞生。
更为关键的是,这两场发布会也清晰地展现了华为乾崑与车企合作的两种不同范式。
深蓝模式聚焦于技术平权的大众化实践。深蓝S09以30万级的价格全系搭载ADS 3.0和鸿蒙座舱,通过“双智融合”的方式,将高端技术普及化,让更多消费者从中受益。
传祺模式则侧重于技术整合的旗舰化突破。传祺向往S9/M8系列集齐了三大顶流技术,192线激光雷达与4D毫米波雷达构成的感知矩阵,配合鸿蒙座舱的跨端协同,形成了“感知-交互”双端闭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智能、安全的出行保障。
这两种合作模式的背后,是华为乾崑“技术底座+场景化定制”的开放战略。该战略既注重标准化输出,确保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又支持深度共创,根据不同车企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这种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有助于满足不同车企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推动智能出行领域的持续发展。
后记:“技术阳谋”与智能出行的“华为纪元”
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是一场出行新革命。
在汽车智能化领域,华为乾崑一直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超过100亿,集团近1800亿元,投入8000名研发人员,立足底层核心技术,不断提升解决方案竞争力和用户体验,2024年华为乾崑的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部件发货量超过2300万套,与产业链上下游超过600家合作伙伴一起并肩同行,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截止目前,华为乾崑合作上市车型已经超过了22款,覆盖中高端不同价位车型,以及纯电、增程、混动以及燃油车多种动力形式,包括轿车、SUV、MPV与越野车多种车型形态等。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主机厂选择了华为乾崑,后续搭载华为乾崑智能化部件的新车将越来越多,可以说华为乾崑的朋友圈是“周周有更新、月月有新车”。
而通过车展期间的几场发布会,华为乾崑的“技术阳谋”已然清晰展现。凭借25亿公里智驾里程、7.5 EFLOPS算力集群等海量数据,华为乾崑如同在构建一座算法迭代的“核燃料库”,为技术的持续进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当其他玩家还在热衷于堆砌硬件参数、争夺市场份额时,华为乾崑已经凭借L3冗余架构、全场景智驾和生态闭环,开启了出行体验的“质跃”。
根据第三方统计预测,2025年的城区智驾辅助搭载量将接近400万辆,未来2年,搭载量每年几乎翻一番,3年总量将超过2700万辆。其普及速度与规模,将超过很多人的预期。
而对于华为乾崑来说,其不仅要通过销售技术获取商业利益,更要重新定义“好车”和“智能出行”的标准。上海车展,无疑正成为这一新时代开启的重要见证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