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李。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个“潜规则”。
我们开车去轮胎店打气时,不管是什么牌子的车型。
也不管你是补胎、换胎还是单纯的打气。
修理工一律给你打2.5bar。
不信的话你现在马上就可以去修理店打气试试看。
一般情况下给轮胎打气时,不会有修理工会根据你的车辆标准胎压来打的。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2.5bar的胎压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这背后是行业的“潜规则”还是科学的“黄金法则”?
2.5这个数字究竟是“万能钥匙”还是“妥协方案”?
那么对于我们用车来说,这样“完全忽略”了车辆的标准胎压而设置的胎压到底会不会影响安全?
那如果我的轮胎已经比较旧了,他们还这样充气,是不是会有安全隐患(爆胎)?
这一大串的问题,今天小李来一次性给你讲清楚。
我除了给大家分析清楚2.5bar这个胎压背后的逻辑以外,我还会教大家怎么去找到自己爱车最安全最适合的胎压。
内容比较干,怕记不住的朋友建议点赞收藏起来,方便下次需要的时候能找到。
2.5bar为什么能成为行业的默认胎压值?
这里我要分三个方面跟你讲才能说得清楚。
其实当你接触的车辆足够多了以后,你就会发现。
第一,大部分家用车的标准胎压范围都是在2.2bar到2.7bar之间。
比如下图是我堂弟的丰田雷凌的胎压标签图片。
他的这个车标准胎压就是前轮2.3bar,后轮2.1bar。
这个范围大致就是在我们上面说的2.2bar到2.7bar之间对吧?
如果说一辆车的情况不足以说服你,那请再看下面这个图。
这是我现在在用的这辆车的标准胎压值。
前后轮都是2.4bar。
为了更严谨的跟大家说清楚这个胎压的问题,我再给大家看一个图。
上图是我已经卖掉的那辆二手车(现代名图)的胎压标准值。
看到了吗?前后轮都是2.35bar是吧?
除了雷凌的胎压特殊点以外,其余两辆车的胎压都在2.2bar到2.7bar之间。
而2.5bar正好就在大部分车的标准胎压偏上的位置,但又没有比标准胎压高太多。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按这个标准去给轮胎充气的话,绝对不会出现轮胎充气以后还显示气压不够足的情况。
同时这个胎压也不会造成轮胎爆胎。
因为绝大部分轮胎的最高可承受胎压都在3.0bar甚至是3.5bar以上。
上图就是我自己的车子目前所用的轮胎规定的最高能够承受的冷态胎压标准值。
气压偏高一点点,此时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小,还能省油。
怎么说呢?
你可以这样理解:2.5bar这个胎压值,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数值。
按这个值给轮胎打气,能够确保所有进店打气的车辆都在安全线以上!
第二,这个胎压值还是一个“万金油”的标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辆车的胎压大多都要分为空载和满载2种。
一般满载胎压会比空载高0.2到0.4bar。
但日常用车的时候,你不可能我今天车上没拉人,我就给它调节成2.3bar。
然后明天车上坐了4个人,又要动手设置成2.5bar吧?
这样多麻烦?
而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其实大部分家用车大部分时间都是处于空载或半载状态。
那此时按空载的胎压来使用又偏低了点,按满载的胎压来使用又偏高了点,是不是?
怎么办呢?
取个折中的数值呗!就2.5bar最合适!
说实话,你去打气时,修理工跟你可能就是一面之缘。
他们哪能知道你的车是经常空载还是经常满载?
等下给你按空载的状态充气,你回头就拉满一车人,然后感觉气压不够还要抱怨修理工干活太敷衍。
到时候吃力不讨好不说,还丢了你这个回头客,不划算啊。
所以,换你是修理工,你也会选择一个能覆盖最严苛工况(满载)的胎压。
这就是责任心的体现,不是吗?
第三,2.5bar这个胎压范围其实还有个很重要的目的。
那就是对抗轮胎“慢漏气”和“热胀冷缩”。
大部分轮胎存在自然慢泄气的情况,平均每个月会下降0.07 ~ 0.1 bar。
同时,温度每降低/升高10°C,胎压也会随着下降/上升约0.07 ~ 0.14 bar。
胎压设置偏高一点,省了很多麻烦事。
你的车没有存在慢漏气的情况,可能也不是低扁平比的轮胎。
所以你可能体会不到这两种情况有多烦人。
我以前在讲到轮胎胎压问题的时候我有跟大家讲过我的经历的。
我之前卖掉的那个名图那个车就存在慢漏气的情况。
按2.3bar的胎压充气以后,撑不到一个星期就胎压报警了。
但我给他干到2.5甚至是2.7以后,能顶一个月!
因为气压高了以后,轮胎壁和轮毂之间贴合更紧,更不容易慢漏气。
哪怕是漏,也会因为轮胎内的气压足够而坚持更久不用充气,算是比较省事的做法了。
而我今年买的那个电车是一个大轮毂,低扁平比的轮胎。
轮胎的热胀冷缩变化非常明显,如果胎压比较低,那天气变化胎压就会不足。
所以我这个车我基本上都是往2.7bar的极限去设置胎压的。
胎压2.5bar也不是“万能”的,有局限性
很多时候啊,修理工的做法也并不是全对的。
就拿我现在用的这个电车来说吧。
买回来开了一段时间以后,胎压就变得比较低了。
然后家人开去充气,修理工按普通车型的逻辑充到2.5bar的数值而已。
但我这个车的用户手册要求标准胎压是2.7bar的,打到2.5bar仍然属于胎压偏低的状态。
“最合适的胎压”应该是参考驾驶位一侧B柱或油箱盖上的官方标签。
如下图所示位置。
这是工程师经过无数次测试得出的,在舒适性、操控性、耐磨性和经济性上的最佳平衡点。
盲目按2.5bar去打气,有时候反而会出问题。
比如像我那个电车,打2.5bar的胎压就会导致轮胎太过“瘪”。
造成百公里电耗升高,续航缩水,轮胎磨损加快等等。
2.5bar的胎压适合大部分家用轿车。
但对于部分新能源车,或者是一部分SUV来说,还是要参考车上的官方建议更好。
怎么合理的设置自己爱车的胎压呢?我有几个建议给到大家
第一,肯定是先看你车上的标签,根据官方给的标准胎压进行设置。
有一部分车会在油箱盖内侧,你看一下就知道了。
第二,如果你换过轮胎或者是你的轮胎使用年限比较长了,那就要注意了。
除了要参考车上的标签以外,还要结合轮胎能承受的最大胎压值来设置。
一般情况下,就是设置比最大胎压值低0.5bar左右最合适。
第三,一定一定要注意是在冷车状态下设置胎压。
也就是说在早上出门前,车辆还没动过的时候设置是最准的。
因为官方的所有建议胎压都是冷胎的状态下的标准。
最后
说真的,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汽修工作,我很清楚打2.5bar其实大多就是“贪方便”。
本来都忙得不可开交了,来打气就按这个标准打,又快又简单。
但着个胎压不一定适合你的车,气给轮胎打气的时候自己多看一眼车上的标签。
你是可以要求修理师傅按你车上的标准胎压打气的。
轮胎的胎压关乎到咱们的行车安全,一定马虎不得。
你明白了吗?
觉得小李讲的有用的话,不要忘了点赞转发给你身边有车的朋友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