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好开,又要好坐,一辆好车的秘密全在这

现在大家买车,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这车开着真顺手”或者“那车坐着是真舒服”。

可到底什么才算是真正的“好开”和“好坐”呢?

这个问题要是放在今天,答案可就五花八门了。

有人觉得车里得有大屏幕、冰箱、按摩椅才叫好车,恨不得把整个客厅都搬进去。

既要好开,又要好坐,一辆好车的秘密全在这-有驾

但咱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汽车最根本的用途,不就是把我们从一个地方安全、舒适地带到另一个地方吗?

所以,驾驶和乘坐的体验,始终是评价一辆车好坏最核心的两个标准。

如果这两个最基本的功能都做不好,那车里就算装个电影院,意义又有多大呢?

那么,判断“好开”和“好坐”的标准究竟是什么?

最近,汽车的发明者奔驰公司举办了一场科技活动,向大家展示了他们内部的一套标准,算是把这个问题的答案给说透了。

先说说“好开”这件事。

既要好开,又要好坐,一辆好车的秘密全在这-有驾

很多人可能在网上看过一些很酷的视频,比如一辆车顶上叠着好几层香槟杯,然后开过减速带,杯子稳如泰山,一滴酒都不洒。

还有的表演叫“水上漂”,车子快速通过积水路面,轮胎好像都快要飞起来了。

这些画面看起来确实很厉害,让人觉得这车的底盘技术肯定不得了。

但奔驰的工程师却告诉我们,他们在研发车辆的时候,并不会刻意去追求这种效果。

为什么呢?

因为这里面其实藏着安全上的道理。

就拿香槟塔来说,车身姿态越平稳,说明悬挂系统把大部分的颠簸都硬生生地顶住了,但那些非常细碎的高频振动,其实还是会透过车身和座椅,直接传到人的身体里。

既要好开,又要好坐,一辆好车的秘密全在这-有驾

有时候我们坐一些车过烂路,会感觉五脏六腑都在跟着共振,甚至颠得难受,就是这个原因。

看得见的晃动被抑制了,看不见的振动却可能对身体造成不适。

而“水上漂”就更直接关系到安全了。

车辆在快速转弯或者经过湿滑路面时,如果轮胎因为悬挂的调校而轻易离地,那就意味着在那一瞬间,车轮和地面之间没有任何抓地力。

没有了抓地力,车辆就处于失控的边缘,这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一个真正好的底盘,追求的不是在任何时候都保持车身的绝对水平,而是要让四个轮胎尽可能地紧贴地面,同时通过精妙的调校,把路面的冲击平稳地化解掉,给车里的人一种自然、和谐、安稳的感受。

为了实现这种理想的驾驶感受,奔驰建立了一套非常严谨的工程体系。

既要好开,又要好坐,一辆好车的秘密全在这-有驾

他们有一个被称为“梅赛德斯-奔驰驾控黄金标准”的客观评价系统。

这个系统把一辆车上千个零部件的性能指标,最终汇总成130多个关于驾驶性能的关键数据。

这些数据涵盖了驾乘舒适性、安全感、掌控感、运动性和精准性这五个大的方面。

每一款新车在量产前,都必须在这五个维度上达到很高的分数才行。

当然,光有冰冷的数据是不够的。

奔驰还有一个特殊的团队,里面的工程师被大家开玩笑地称为“金屁股”。

这些工程师不依赖仪器,完全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驾驶经验和身体感知,来对底盘的性能进行主观判断。

既要好开,又要好坐,一辆好车的秘密全在这-有驾

据说,他们能通过身体的触感,分辨出减震器极其微小的性能差异。

他们会开着测试车,在各种路况上反复行驶、感受、调校,直到车辆的反应达到一种人车合一的境界。

这种由科学数据和人体感知相结合的开发方式,确保了每一辆奔驰车都拥有独特的、经过千锤百炼的底盘质感。

整个研发过程,从最初的电脑模拟到最终的实车验证,通常需要花费长达四年的时间,其中的辛苦和严谨可想而知。

说完了“好开”,我们再来聊聊“好坐”。

一提到“坐奔驰”,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词就是“舒服”,觉得它的座椅就像家里的大沙发一样。

这个印象没错,但如果认为一个好座椅仅仅是用料好、填充物柔软就够了,那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既要好开,又要好坐,一辆好车的秘密全在这-有驾

在奔驰看来,座椅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

以一台奔驰E级车的座椅为例,它由超过1000个精密零件组成,背后需要400多套模具来生产,整个研发周期同样长达四年。

为了打造出一张完美的座椅,奔驰的工程师们制定了超过6000项标准来进行控制。

在这次活动中,工程师现场用工具切开了一张全新的E级车座椅,当它内部多达12层的复杂结构,包括头层牛皮、复合层、加热层、防震层等等,一层层地展现在大家面前时,人们才真正理解了其中的门道。

好的座椅,首先是量身定制的。

奔驰会为不同车型开发专属的座椅骨架平台,而不是使用行业通用的方案。

这样做不仅能确保座椅和车内空间完美匹配,更重要的是从基础上保证了安全性。

既要好开,又要好坐,一辆好车的秘密全在这-有驾

在细节上,更是下足了功夫。

比如,E级车座椅的加热垫面积达到了0.84平方米,除了坐垫和靠背,连侧面的包裹区域和头枕都覆盖到了。

更高级别的S级轿车,甚至连中央扶手和车门扶手都带有加热功能,光是驾驶员座椅里的加热丝总长度就达到了惊人的39米。

为了保证夏天乘坐的凉爽,每张座椅里至少集成了4个通风风扇,是行业平均数量的两倍以上,既要保证出风量足够大,又要将噪音控制在很低的水平。

除了舒适性,耐久和安全也是重中之重。

座椅的整个金属骨架都要经过电泳防腐处理,标准是保证15年不失效。

每一款座椅都要经过模拟乘客上下车大约40000次的测试,确保其耐用度远远超过普通家用车甚至出租车的需求。

既要好开,又要好坐,一辆好车的秘密全在这-有驾

此外,还有超过200项整椅安全测试和超过100项关键零部件的额外测试。

正是这些从数字模拟到实物验证,从每一根缝线到整个骨架的严苛流程和挑剔工艺,才最终成就了“坐奔驰”这块金字招牌。

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乘坐一瞬间的柔软舒适,更是一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品质、安全和信赖。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过去我们认为只属于德国制造的严苛标准,如今已经在中国深深扎根,并与中国的创新速度和发展活力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位于北京的奔驰工厂,如今已经是其全球网络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之一。

奔驰在中国的研发团队,也已经成长为德国总部以外覆盖领域最全面的研发力量,正在从单纯的适应中国市场,转变为引领全球汽车潮流的创新引擎。

在北京奔驰工厂里,有一座亚洲唯一的“鲁班实验室”,它就像一个微缩版的数字化生产工厂,展现了“奔驰标准”和“中国速度”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这二十年来,正是这种深度的融合,让在中国生产的奔驰汽车,不仅完全达到了全球统一的品质标准,更在智能化、满足本地化需求等方面走在了前列。

这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也让普通消费者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在一个追求快速迭代和即时满足的时代,依然有企业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去打磨“好开”和“好坐”这两项汽车最根本的价值。

这种对品质的坚守,或许才是豪华真正的内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