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承东坚持旅行车,轿车市场没断,新技术成突破口

大家有没有想过,余承东这个人,为什么就是要咬着牙上旅行车?明明现在买SUV的人多得很,谁要去折腾一个在中国市场还算小众的旅行车型?更何况,现在的新能源车,还不都是比空间、比智能、比配置,旅行车这种把轿车和SUV结合起来的造型,居然能成了余承东的“心头好”,这事说出来都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是你要是只是觉得余承东突发奇想,那就太小看他了。现在的车市环境,表面上各大品牌都在争SUV赛道,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如果只能靠一条腿走路,品牌想年销百万辆,哪有那么容易?鸿蒙智行这些年几乎全靠SUV吃饭,说白就是腿脚不均。余承东为什么在一堆声音中坚持做旅行车?我看他是铁了心,想让鸿蒙智行跳出舒适区,开辟新道路。

很多人不服:现在中国人买SUV就是看重大空间、高坐姿,开起来“气派”,这不正是品牌的销量保障吗?那余承东为什么非要搞个“边角料”旅行车出来?这事,得从中国汽车产业的大环境下说起。

余承东坚持旅行车,轿车市场没断,新技术成突破口-有驾

你把这几年数据摊开看,的确SUV份额越来越大,但轿车这条路根本没断。SUV现在占了一半不到,轿车也还牢牢占着将近另一半。再看看比亚迪、吉利、大众这种动不动年销百万的品牌,卖得最好的不就是轿车?新品牌要熬成大品牌,没有拳头轿车产品,想都别想。所以很现实,轿车是想“上一百万台”绕不开的必修课。但换到鸿蒙智行,轿车线特别单薄,销量和SUV没法比。每当推轿车,市场反馈都挺一般,比SUV差距太远。大家也在质疑,难道智能生态品牌不适合轿车市场?难道只能靠SUV打天下?

那为啥不搞三厢轿车?这里头的技术问题和市场口味,真不是几句能说明白。现在新能源车平台,大家都用“四轮四角”设计,轮子顶到车身四角,好处是空间大,但是一拉长,车头车尾就显得短,视觉很怪。传统车都讲究车头、车身、车尾协调,新能源平台直接把这些老规则给搅乱了。要么,你掰成像Model 3、小米SU7那样传统比例,结果空间损失大,电动车的优势全浪费了;要么,你用旅行车、猎装车、溜背造型,把车顶、尾部撑出来,车身比例一下子顺眼了,还能装得下东西,看着更符合现代审美,还不丢空间,这就是新能源时代的“解决方案”。

余承东坚持旅行车,轿车市场没断,新技术成突破口-有驾
余承东坚持旅行车,轿车市场没断,新技术成突破口-有驾
余承东坚持旅行车,轿车市场没断,新技术成突破口-有驾
余承东坚持旅行车,轿车市场没断,新技术成突破口-有驾
余承东坚持旅行车,轿车市场没断,新技术成突破口-有驾

你细品,小鹏、极氪的新款旅行车,其实销量也下来了。意思很明显,不是大家不买轿车,是过去的轿车造型跟新能源技术有点格格不入。你本来想省电、让空间大,结果做出来像原来那样的三厢车,性能打了折,空间又不理想,大家就不太买账。

所以说,旅行车其实是新能源轿车发展的自然产物。余承东看到的是未来的市场结构,而不是当下的消费者口味。旅行车空间大,底盘低,风阻小,纯电续航高,而且纯电底盘配置电池,低重心让操控不会输给传统轿车。更关键,现在的空气悬挂技术可以让旅行车底盘抬高,通过性也提升,很多人怕旅行车底盘低,出去玩跑不动烂路,这些技术已经解决。简简单单一台车,集齐了轿车的操控、SUV的空间和装载,还有新能源时代的低耗、长续航,哪有不做的道理?

但中国人买旅行车还是心里有坎,总觉得旅行车就是“拉货用”的,没什么档次。想想以前那些桑塔纳旅行版、别克GL8这些商务车型,谁家平常买一辆?但你看看欧洲,旅行车可是正儿八经的“家用车”,带娃出游常客。现在中国的家庭用车需求也升级了,大家没事都想出去玩,装得下一家人的行李还得省油,这正好给了旅行车一个发展的机会。你要真比SUV省点电,跑得远一些,大家看着舒心又实用,慢慢接受度肯定会变高。

余承东坚持旅行车,轿车市场没断,新技术成突破口-有驾
余承东坚持旅行车,轿车市场没断,新技术成突破口-有驾

余承东做旅行车,不仅是看了技术发展和消费升级的趋势,也是意识到鸿蒙智行不能全靠SUV。现在SUV一口气排开,价格高低无差,产品线太密,稍不留神就自己跟自己内耗。你非要高端SUV打刺激,不见得每年能翻新花样来刺激销量。SUV多了,车企结果只能靠价格战,利润降,用户看花眼,品牌也难立住。人家那些主流品牌,轿车一直都在支撑底盘,大家都清楚,没有轿车就是“瘸腿走路”。

另外还有一点,旅行车在新能源领域更容易做出差异化。你觉得现在新能源车都差不多,智能化、自动驾驶就是更新一波又一波,但大空间和高颜值结合还真正没几家做彻底。余承东选旅行车,就是要挑战所有人的固有观念:过去觉得旅行车小众不值得做,新能源时代反而是它能成为“全能选手”的时候。等旅行车慢慢站上主流了,鸿蒙智行正好踩点,更容易塑造品牌新形象,不再是满大街都是的SUV,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三厢轿车,是吃SUV、轿车两家饭的新物种。

大家老问,鸿蒙智行要怎么突破现在的销量瓶颈?其实,余承东已经给了答案,就是新赛道突破。SUV赛道太挤,轿车市场其实还很大,再加上新能源和智能技术的加持,谁说旅行车不能爆款?只不过,余承东做旅行车,不是为了当下销量,而是下好未来的“才买得起”的先手。等大多数中国家庭出游需求真的起来了,等新能源车空间和颜值都成为主流消费痛点,旅行车自然就成了大家的新宠。

最后大家可以想一想,为啥市场上敢于做旅行车的大品牌少?是因为没人看得到未来,还是因为谁都不愿冒险?余承东就是看懂了新能源技术给旅行车带来的“先天优势”:低风阻、高空间、智能驾驶加持,既能装又能跑,还能降成本,还能挣噱头。旅行车本质上不是“为小众服务”,而是为未来主流的“大众需求”站台。就像当初智能手机,把功能机一扫而空,这种“跨界融合”的思路其实在车圈也一样适用。

你要说余承东“坚持旅行车”是不是孤注一掷?其实,他是用一个新思路,把鸿蒙智行从冻在SUV里的舒适区里拉出来。试想如果再过几年,旅行车真的成为日常家用主流,鸿蒙智行早早布局,品牌自然就更踏实。做企业,有时候不是要急着“走别人走过的路”,而是敢于“走大家没看到的路”。这就是真正的极致思维。

余承东坚持旅行车,轿车市场没断,新技术成突破口-有驾

现在大家还在争论,旅行车是不是中国市场的蓝海,是不是消费者真的买单。但不管现在结果如何,余承东是真的愿意用实际行动给车市来次突破。说到底,现在的鸿蒙智行,缺少的不是SUV产品数量,而是那个能打破僵局的新种类。旅行车可能就是答案。不管是品牌梦想,还是行业格局,余承东都在搅局;但很多年后再回头看,或许大家会觉得,他这一步走得不算晚,反而是为整个新能源车市打开了新一格入口。这股“倔劲”,其实处处透着一种看得远又敢赌的智慧。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