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君最近总能刷到各种关于 2026 年燃油车新规 的消息,一会说加油要换国七汽油,一会说年检改了规则,还有人说以后油耗高的车不能卖了,各种信息混在一起,看着都让人迷糊。
花了不少时间梳理核实后才发现,这些消息里有真有假,而且 2026 年 1 月 1 日起燃油车的变化,远不止表面上的加油、年检这些事,从产业端到车主端,从市场格局到用车逻辑,都藏着实实在在的改变,今天啊君就跟大家好好聊聊这背后的门道。
首先得先辟个谣,拒网传 "2026 年 1 月起 10 年以上燃油车年检改为一年一检是新规" 的说法,其实这个政策早就落地了,并不是 2026 年才要执行的新要求,网上不少营销号把旧政策包装成新消息,很容易让人误解。
真正从 2026 年 1 月开始,能给燃油车市场和车主带来实质影响的变化,第一个就得说「国七汽油」的逐步推进,虽然截至 2025 年 11 月,官方还没明确发文说全国强制在 1 月 1 日推行,但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地区已经确定会率先切换,这可不是简单换个汽油标号那么简单。
啊君了解到,国七汽油和现在的国六 B 相比,变化体现在核心指标上,「硫含量从 10 毫克 / 千克降到 5 毫克 / 千克」,几乎就是零硫标准了,还有芳烃含量从 35% 压到 30%,超细颗粒限值更是降了 60%。
可能有车主会问,就这点指标变化,对我们开车有啥影响?其实影响还真不小,低硫的汽油燃烧更充分,能减少发动机积碳,啊君身边有开了 8 年国四朗逸的朋友,提前加了试点的国七汽油,跑了 5000 公里后说油耗从 7.5L 降到了 7.1L,发动机噪音也小了点,这就是实际体验的变化。
而且不用担心老车不能加,国七汽油设计时就考虑了向下兼容,国四、国五的车直接加都没问题,混加国六 B 也不会伤车,这一点中国石化的专家也早就证实过。
不过国七汽油的推行,背后其实是我国炼油行业的一次集体升级。听说国内炼油企业为了达到国七标准,前后砸了 870 多亿元做技术改造,这笔投入可不是小数目,好在发改委明确了国七汽油的零售价会和国六 B 持平,不会让车主为油品升级买单。
啊君觉得,这其实是行业成本向企业端倾斜的体现,既保证了环保要求,又没增加普通车主的负担,算是挺实在的政策考量。而且换油的节奏也很清晰,2025 年 12 月 20 日前地级市城区加油站先完成切换,元旦前县城和高速服务区也会全覆盖,到时候加油看到「国七汽油」的标识,按平时的标号加就行,不用特意准备。
第二个变化,是针对车企的「新车油耗标准加严」,这一点是实打实的新规,2026 年 1 月起,新生产的燃油车必须满足更严格的燃料消耗量限值,其中主流家用车整备质量 1.09-2.51 吨的要求是「百公里油耗不得超过 3.3 升」。
可能有车主会慌,是不是自己现在开的油耗高的车就不能开了?其实完全不用担,这个标准只针对车企新生产的车型,和已经上路的车辆没关系,拒网传 "油耗超 3.3L 的燃油车会被禁售" 的不实消息,这纯粹是把生产端的要求和使用端的规则搞混了。
那这个油耗标准对市场有啥影响?啊君观察到,现在不少车企都在加速清理不符合新标库存车,这对想买燃油车的消费者来说其实是个机会,比如 2025 年 10 月的时候,捷豹 XFL 优惠了 17.48 万元,奔驰 C 级降了 12 万元,朗逸更是降价 28%,这些优惠力度都是平时少见的。
而对于车企来说,想要达到 3.3 升的油耗限值,纯燃油技术几乎很难实现,所以不少品牌都转向了混动技术,比如比亚迪的 DM5.0 插混系统,馈电油耗能压到 3.8L,理想 L9 的实测油耗甚至只有 2.58L,这也能看出来,油耗新规其实是在倒逼燃油车技术向节能化转型,不是要淘汰燃油车,而是让燃油车变得更省油、更环保。
还有个细节啊君觉得值得说,新规要求的是「企业平均油耗」,车企可以通过多卖新能源车来拉低整体的油耗均值,所以就算有些燃油车车型暂时达不到 3.3 升的标准,车企也能靠新能源车的积分来抵消,这就避免了单一车型的技术瓶颈限制企业发展,也让市场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不过啊君得提醒一句,要是现在想入手燃油车,趁车企清库存的时候买老款确实划算,但如果想等 2026 年的新款,最好观望 3-6 个月,避开新车初期可能出现的磨合问题,这都是实实在在的用车经验。
,是二手车交易市场的「环保门槛升级」,2026 年 1 月 1 日起,二手车交易多了个「环保备案」的要求,这也是之前没有的新规则。具体来说,卖方要先到车管所核查车辆的环保记录,要是有没处理的排放超标记录,得先维修复检合格才能过户,买方也得让卖方出示环保合格证明,避免买到后续加油、年检都受限制的车。
这个规则一出,二手车市场的乱象会少很多,比如车况造假、排放信息不透明的问题,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整治。而对于不同排放标准的车辆,残值变化也很明显。
啊君了解到,车龄超 10 年、国四及以下的燃油车,因为环保合规的风险,二手车价格预计会下跌 15%-30%,而国五及以上、保养规范的中低排量车型,残值会更稳定,比如一台 2016 年上牌的国五 1.6 升家用车,比同年限的国四车型二手车价格能高出 5000-8000 元。
这里啊君还要说个关键点,注册登记不满 180 天的二手车如果要出口,必须提供车企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这虽然主要针对出口业务,但也能看出来,我国的二手车市场正在朝着更规范、更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不再是以前那种简单的 "签合同、过户" 就完事的状态。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国三车的禁行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大部分地级市城区了,这类 2010 年前上牌的车辆,就算车况再好,实际使用价值也大幅缩水,要是手里有这类车的车主,啊君建议在新规落地前出手,避开残值进一步下跌的风险。
而对于想卖车的普通车主来说,要是车辆有改装,最好提前恢复原厂状态,不然不仅会影响交易效率,还容易被买家压价,这些都是新规下卖车需要注意的细节。
聊到这里,啊君其实想说,2026 年 1 月的这三大变化,本质上都是围绕「环保」和「规范」两个核心来的,从油品升级到油耗管控,再到二手车的环保备案,都是在让燃油车行业朝着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有人觉得燃油车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其实不然,政策的调整不是要淘汰燃油车,而是要让燃油车适应新时代的环保要求,和新能源车形成互补。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