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降8万,再送三年保养,朋友圈挂了三天,点赞的多,掏钱的零。 ”
北京朝阳的销售小杨把报价单往桌上一拍,苦笑。
53.3%,这是2025年7月新能源车的最新渗透率。
换算一下:每卖出两台新车,就有一台挂着绿牌。
可另一边,燃油车依旧卖了105万辆,占58.6%。
冰火同台,像两列高速列车擦肩,火花四溅。
三年前,雷克萨斯ES还得加价两万排队。
今天,4S店把“直降8万”贴满橱窗,销售在门口喊破嗓子,进店人数仍比隔壁特斯拉少一半。
二手车贩子老周更惨:2023年28万收的顶配凯美瑞,2025年只能挂16万,问的人第一句话就是“还能再砍吗? ”价格跳水只是开胃菜。
丰田突然宣布:固态电池量产车续航1200公里,10分钟从0到100。
宁德时代紧跟:500Wh/kg的“超级电池”,针刺实验只冒烟不起火。
冬天黑龙江零下20℃,宝马固态iX跑了1032公里,续航只掉8%。
去年冬天还嚷嚷“电车怕冷”的人,瞬间哑火。
账本算到肉疼。
一年跑两万公里:
油车,95号8块钱一升,百公里8升,一年油费1.28万。
电车,夜里三毛一度电,百公里15度,一年900块。
五年差价6万,广州95后程序员小李直接把省下的钱拎去爱马仕专柜。
保险公司也来补刀。
2024年起,油车保费普涨15%,大排量涨超30%。
精算师直接在系统里把油车标成“高风险资产”。
电车保费反降5-10%,理由简单粗暴:修车便宜,自燃概率比中彩票还低。
政策继续关门。
2026年新能源购置税减半,燃油车单车成本立涨1.5万。
北上广深蓝牌拍卖价一路飙:上海9月均价9.2万,一张铁皮快顶半辆宏光MINI。
限行、限号、停车费加码,燃油车像被捆住手脚的拳击手。
产业链塌方肉眼可见。
某发动机厂2024年订单暴跌52%,产线工人从三班倒变单班,裁员50%。
全国4S店月均倒闭120家,BBA关店像多米诺。
46万家汽修厂只有3%能修高压电,老师傅打开机舱盖,对着橙色高压线束一脸懵。
可油可电2.0版本直接把油车最后的尊严按在地上摩擦。
小鹏插混430km纯电+1400km综合,12分钟快充300公里。
亏电不顿挫,油电切换悄无声息,智能化配置把同价位燃油车甩出十条街。
实测充电12分钟,续航涨300公里,比高速服务区买杯咖啡还快。
东北老铁还在负隅顽抗。
零下30℃,电车续航腰斩,燃油车依旧85%效率。
极寒成了油车最后的避难所,也是唯一一个“还能打”的场景。
只是这个场景太小,撑不起百万销量。
中石化把5000座加油站改成超充站,蓝顶棚换成白绿配色。
驾校67%学员直接学电车,90后租车订单电车暴涨200%。
街头巷尾,绿牌比蓝牌多出一倍,蓝牌反倒成了稀罕物。
机械表还活着,但不再是必需品。
2030年,燃油车不会死透,只会像胶片相机一样,留在越野老炮的车库和收藏家的保险柜。
下一辆,你赌油箱还是电池? 留言区battle一下。
雷克萨斯打8折没人要,燃油车真被电车打哭了?
五年后加油站变充电站,油车还能去哪加油?
省6万买爱马仕,电车账本曝光,油车车主沉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