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奔驰底盘与座椅那些事,从行走到坐着,都得较真
上周五,隔壁小区一大爷说他早年开W124,那底盘一过坑洼路,连麻将都能稳稳端在腿上不洒一滴茶。他说现在车都讲花样,动不动内饰会发短信,底盘就成了玄学。其实你细品,奔驰底盘,这老品牌是讲道理多过吹牛,属于“用实际做的”。
我头一回进到北京奔驰那实验室还是三年前,一堆工程师跟我讲他们分“客观麻”和“主观麻”衡量底盘。别以为都是数据机,听说有种工程师被叫“金屁股”,能凭坐感觉出减振器差多少牛顿秒,真是神人。
顺便插一句,群里有哥们瞎传,说底盘只要能“水上漂”香槟塔不翻就算狠,其实奔驰师傅压根不看这。人家在现场还拆穿,轮胎离开地面,安全性直接归零,再平,方向没抓地力就麻烦了。“有时候过减速带像在车里肝颤,师傅说这就是技术不到位”,笑死我。
讲配置,梅赛德斯这底盘标准很复杂。听说工程阶段,1000多件零件有130多条指标线,人家用一圈传感器像给车做全身CT检查。可实际上,他们测归测,最后还得“金屁股”师傅拍板。说不准,也是凭经验。
我有次试EQS,搭了线控转向,车里那个方向盘握着怪飘,原地掉头只要170度,单手转,差点以为是开电动小轿车,真比老头乐还灵巧。注意,EQS后轮能左10度右10度给你转向,这在群友里传一段笑话,说“豪华大沙发能拐弯像面包车”,其实技术真不是吹的。
再闲聊点冷门,奔驰底盘研发流程说得玄,德国那边有赛道模拟器,师傅像玩F1,车子模拟全世界烂路。有人说流程长,其实一年至少得有两冬两夏实操,少一步都不行,师傅嘴一瓢:“德国人事儿多,不让省。”
座椅也不是一张“大沙发”这么简单。我朋友老郑有辆老S级,座椅加热光线三个档他愣是玩了两年才会用。有一次主驾加热坏了,找修理厂,师傅拆了发现里面加热丝长达39米,嘀咕“单独换还得订配件,跟买二手宝马座椅一样麻烦”。奔驰座椅层层结构,有缓冲、有加热、有风扇,据说工厂测试能吹9升风,声音40分贝。老郑坐过一次,说“像公交空调似的,刚一上车整个人透气”。
这车座椅还要测试什么耐久,单一张E级座椅能有1000多个零件,工程师用刀切开都得让记者看下内部,多层防震、缝线、皮革。师傅嘴里常说:“做座椅得讲究,不讲究,屁股疼。”群里二手车贩子还讲过,现在奔驰座椅翻新费劲,电泳防腐到位,15年零失效,有点像老雷克萨斯,耐用。
有种事儿容易被忽略——按摩功能。奔驰圈里老爱吹有十几个模式,其实耐久测试区间跨度大,-40度到80度都得扛着,不然东北冬天一坐就坏掉了,师傅调侃“有些按摩还不如老妈灸热水袋顶用”。
还有个冷知识,S级那座椅扶手、中控乃至门把手都能加热,冬天上车不烫手,感觉像服务于指尖的温泉。有人嘀咕“太讲究了,用皮子就是贵。”
插叙件事,去年北京刮沙尘暴,小区有辆奔驰老E出门,车主回来说防腐电泳靠谱,座椅全包没霉,底盘没锈。对比亲戚的别克,刮三天底盘就掉皮,插一句,奔驰用的电泳工艺听师傅讲,行业里属于“师傅都夸但成本贵”的玩意。
顺带塞个技术八卦。奔驰用过主动悬挂,有一年新车上市,论坛里有人自测,过烂路像坐飞机,结果维修回来才知道,主动悬挂升降系统有时会漏油,师傅苦笑:“技术再先进,小毛病也有。”
近年奔驰在国内生产速度快了,北京那边正搞个鲁班实验室,像“缩小版奔驰工厂”,冲压、焊装全自动化搞得像流水线公园。师傅说,“车子中国造,比以前德国原装还快,工艺现在都用数字化,大屏板子监控进度,看着像玩游戏。”
开头那大爷,前阵子买新E级,说“底盘没老车厚道,但方向比以前轻巧,不累人,适合跑环路,堵车时不难受。”有买车的邻居插眼:“现在方向盘能扁平,坐着腿能舒展点,就是维修翻新太贵。”
有群友修旧宝马,拿奔驰座椅对比,说奔驰椅子的骨架比宝马要重,师傅讲“皮子厚,风扇多,坐着响声小,风量大,屁屁不出汗。”
最后,去年那辆老奔驰被小区里收旧车的看中拉走,听说翻新后还打算挂去河北当专车跑婚庆。新CLA纯电也快量产下线了,小区里吹风:“新车是北京造的,德国标准,中国速度,比以前快得多。”师傅嘀咕,“关键底盘还是老本事,经得住路考。”
这两年看车,啥都抢新鲜。可底盘、座椅,得用时间琢磨,修过了才知到底行不行。奔驰这个品牌,一些师傅私底下说,“活好讲究,贵点也安心”,有些老车磨了十几年座椅照样没塌。你要问哪样真豪华?大爷回头摆手:给屁股和方向盘留点好日子,能坐能开,能用十年不散架,就是这么回事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