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街头,一辆长得像摩托车的共享电动车能跑出30码的速度,却挂着无需驾照的绿色牌照。 这款被网友戏称为“未成年摩托”的代步工具,因为与某款防晒霜撞色,意外成了年轻人追捧的打卡对象。
2025年11月初,多位长沙市民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种新奇的四轮共享车辆。 车身不足普通摩托车一半大,明亮的蓝黄色搭配让人联想到夏季流行的防晒霜包装。 有网友调侃:“这是防晒霜成精了,还是摩托车缩水了? ”
11月6日,潇湘晨报记者在长沙县星沙大道找到了这批车辆。 绿牌明确标识着其电动自行车的合法身份,但流线型车身、模拟油箱设计和四轮结构,确实与传统摩托车有九分相似。 两个年轻人围着车辆拍照,“在抖音上刷到就来找了,第一次见这么帅的共享电车”。
来自江苏的游客李先生专门根据短视频线索前来体验。 “骑了十多分钟,花了五块钱左右。 ”他告诉记者,车辆操控感比普通共享电单车更稳,但提到了一个细节:“前面挡泥板比较短,下雨天可能会溅水,对膝盖保护有限。 ”
记者实测发现,这款车启动后仪表盘会显示实时速度。 当加速到25公里/小时,车辆发出“您已超速”的语音警告。 虽然最高时速能达到30公里左右,但持续超速会触发持续的提示音。 车把上的转向灯和鸣笛按钮位置合理,整体重量与普通电动车相差无几。
“这确实不是摩托车,只是外观比较特别。 ”投放公司大咖出行的工作人员解释,车辆符合国家电动自行车标准,电池、刹车等核心部件与其他共享电动车规格一致。 目前他们在长沙县投放了约数百辆,芙蓉区有少量试点。
关于引发热议的“防晒霜配色”,工作人员笑着摇头:“设计时真没参考防晒霜,可能是巧合。 ”不过网友发现,同款车型在其他省市还有粉色、绿色等不同色系,长沙的蓝黄配色确实与某知名防晒品牌高度相似。
在星沙大道周边,记者两个小时内共发现了11辆这种共享电动车。 由于座位较低,身高超过175厘米的骑行者停车时需要明显曲腿。 车辆集中在地铁口和商圈周边,普通路段相对少见。
更换电池的方式也与众不同。 工作人员打开车前部原本是摩托车油箱的盖子,取出锂电池进行更换。 “我们有团队定期巡检换电,用户不用操心充电问题。 ”
价格牌显示:起步价2元/10分钟,之后每5分钟收费1元。 这个价格略高于普通共享电动车,但低于网约车。 有年轻用户表示:“为这个造型多花一两块可以接受,拍照发朋友圈很拉风。 ”
在体验过程中,多位路人驻足询问“这车要不要驾照”。 一位中年男子仔细查看绿牌后恍然大悟:“原来是电动车啊,样子太唬人了。 ”这种外观与实质的反差,成为该车辆最大的话题点。
除了实用性反馈,社交媒体上涌现出更多创意玩法。 有情侣拍摄“骑防晒霜兜风”的短视频,获得上千点赞;还有年轻人组队寻找不同颜色的车辆,形成自发的打卡游戏。
车辆投放区域目前集中在长沙县的星沙、湘龙、湘绣城等街道。 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APP会显示服务范围边界,如果骑出区域会收到提示。 这种地理围栏技术与其他共享电动车保持一致。
记者观察到,几乎所有骑行者都会在出发前拍照。 这种自发传播效应让车辆在投放初期就获得了远超常规共享电单车的关注度。 不过也有市民提出疑问:“造型太特别会不会让孩子模仿上路? ”公司方面回应称,用户注册需实名认证,禁止16岁以下人群使用。
傍晚时分,在长沙县某商圈门口,三辆并排停放的“迷你摩托”引来围观。 两个女孩轮流坐在车上自拍,一边检查刚拍的照片一边讨论:“明天发抖音要不要加‘防晒霜同款’标签? ”这种源于外观的趣味联想,让普通的出行工具变成了社交货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