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现在买个中大型SUV,光看“大”已经不够了。消费者要的不只是能装、能跑,还得有点“上头”的科技感和个性范儿。这不,方程豹憋了个大招——钛7,明天(9月10日)就要正式上市了,预售价25万到30万。一听这名字,“钛”不是“太”,就透着一股子硬核金属味儿,是不是瞬间觉得它该是个“顶呱呱”的狠角色?
你可能会问:方程豹不是有豹5了吗?再来个钛7,是凑数还是真有料?别急,咱今天就掰扯掰扯这台新车到底值不值得你掏腰包。毕竟这个价位,买个CR-V都绰绰有余了,花在一台新品牌的新车上,得让人看到诚意才行。
先说外观,钛7这次真是“支棱起来”了。前脸那块窄条封闭格栅配上分体大灯,再加个双色前杠,不像传统硬派SUV那么“糙汉”,反而有种未来战士的感觉。你说它像坦克系列?其实细看还真不一样,它更讲究线条的切割和光影变化,风阻系数估计不会太高,但视觉冲击力绝对拉满。车尾那个圆角矩形贯穿灯+外挂备胎的设计,一眼就能认出来,绝对是“出片利器”。走在街上,别人可能不认识这是啥车,但一定会多瞅两眼,这排面,算是“上桌第一个动筷”了。
坐进车里,内饰叫“星际方舟”,听着挺玄乎,实际一看——嗯,确实有太空舱那味儿。双层悬浮中控台层次感很强,四辐方向盘造型独特,不追求传统豪华,而是走科幻路线。最让我惊喜的是空间,近5米的车长,轴距2.92米,乘员舱有效长度干到了3310mm,后排跷二郎腿轻轻松松。要是把二排座椅放倒,后备厢直接扩展到1880L,露营装备、自行车、甚至搬家都能应付,妥妥的“床车”潜力股。三种内饰配色也挺有意思,日蚀蓝和暮云橙一看就是冲着年轻家庭去的,想低调都难。
说到动力,钛7用的是1.5T发动机+电机的插电混动系统,发动机115kW,电机200kW,性能账面数据不错。两驱短续航和四驱长续航两个版本,长续航版纯电能跑180公里(CLTC),日常通勤基本可以当电车用,油耗自然低。这套三电技术虽然没说是自研,但比亚迪的底子摆在那儿,稳定性不用太担心。比起那些“油老虎”,钛7在燃油经济性上显然是有备而来。不过你要真拿它当越野车去豁?接近角24度、离去角25度,数据还行,但承载式车身毕竟不是非承载,极限越野还是得悠着点,城市周边轻度穿越完全没问题。
重头戏来了——智能化。高配车型带的“灵鸢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听着就高级。25km/h时速下能动态起降,还能全向避障、智能跟拍,一键生成航拍视频。想象一下,周末去草原自驾,车子停路边,无人机自动起飞,把你和爱车一起框进画面,朋友圈一发,谁不说一句“这车真香”?这功能,简直就是为社交时代量身定制的“装逼利器”。配合“天神之眼B”智能驾驶辅助激光版,L2级该有的功能一个不少,高速巡航、自动泊车、车道保持都不在话下。以前总觉得无人机是极客玩具,现在直接集成到车机里,这波操作有点“打脸”传统车企的保守思路。
那横向比比看,同价位里谁是对手?一个是理想L7,同样是中大型家用SUV,理想主打“奶爸车”舒适路线,内饰豪华、座椅柔软,增程式没有里程焦虑。但它少了点野性,外观偏城市化,也没有外挂备胎这种个性设计。另一个是深蓝G318,也是带点越野范的新能源SUV,价格相近,造型硬朗。但它的智能化和内饰质感相比钛7还是略逊一筹,尤其没有车载无人机这种“王炸”配置。这么一看,钛7其实是卡在一个很聪明的位置:比家用SUV多点野趣,比硬派越野又更智能舒适。
当然,也不是没顾虑。方程豹毕竟是 relatively 新的品牌,渠道和服务网络还在铺开,后期维保会不会“劝退”一部分人?另外,25-30万的预售价,虽然看着合理,但如果上市后终端优惠少,竞争力会不会打折扣?毕竟现在车市“卷”得厉害,有些车型都“跌冒烟了”,消费者可精着呢。
但话说回来,钛7这台车,从设计到功能,再到定位,都显示出方程豹不想只做个“老咕噜棒子”式的工具车。它想让SUV变得更有趣、更有科技感,甚至带点生活方式的标签。你能想象开着它去雪山、湖泊,用无人机记录旅程的样子吗?那种感觉,是不是有点“上头”?
所以,问题来了:这样的方程豹钛7,你会考虑入手吗?如果让你在理想L7、深蓝G318和它之间选一个,你会怎么选?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