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起宁德时代,全世界的车企都得高看一眼——特斯拉的超充电池靠它提供,宝马的续航焦虑靠它解题,连欧洲车企建厂都得偷偷抄它的技术作业。
但是,你敢信吗?就在几年前,这家中国企业还被摁在地上摩擦。
一、曾被堵在死胡同里的“追兵”
2018年的电池江湖,根本没宁德时代什么事。彼时的王者是松下,靠着给特斯拉供货,握着全球30%的市场份额;LG新能源则抱紧大众、通用的大腿,在欧美市场横着走;就连国内,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已经开始崭露头角,步步紧逼。
你以为这都完了?还有更狠的——外围的“围剿网”。
欧美国家明着说要“绿色转型”,暗地里却给宁德时代设下重重关卡:欧盟搞出个《新电池法》,要求电池碳足迹溯源,直接给中国制造加成本;美国搞了《通胀削减法案》更是明晃晃地写着“用中国电池的车不给补贴”,摆明了要把宁德时代挡在门外。
内有同行抢蛋糕,外有政策筑高墙,当时不少人断言:宁德时代顶多是个“区域玩家”,成不了全球气候。
二、“麒麟”电池带来的希望
转折点发生在2022年。那年夏天,宁德时代扔出了一颗炸弹——麒麟电池。
这颗电池有多颠覆?简单说,以前的电池像叠饼干,一层一层堆起来,浪费不少空间。麒麟电池直接把“饼干”立起来,中间塞个水冷板,体积利用率从55%飙到72%。同样大小的电池包,续航能多跑200公里,充电10分钟就能补能400公里。
极氪001装上它,续航直接干到1032公里;问界M9用了它,成了当年的加价神车。车企们突然发现:想在电动车市场站稳脚,没宁德时代的电池真不行。
希望之下,宁德时代的“农村包围城市”打法更是一绝。
你欧美不是不让我进吗?我直接在你家门口建厂。德国工厂刚投产,就接了宝马的大单;匈牙利工厂一落地,Stellantis( Stellantis集团是一家跨国汽车制造商 )立马跑来合资。本地人造的电池,总不能再算“中国货”了吧?
这步棋一走,欧美车企彻底绷不住了。特斯拉喊着“要在北美用宁德时代技术”,福特干脆直接掏钱买专利授权——毕竟,跟续航和成本比起来,面子不值钱。
三、宁德时代的成功——电池里的创新
能让全球车企低头,靠的可不止一款麒麟电池。宁德时代的技术库里,还有着太多“王牌”。
比如钠离子电池,这东西简直是为解决“锂资源卡脖子”而生的。2021年刚发布时,不少人骂“噱头”,结果2023年就装车奇瑞,零下20度照样跑,成本比锂电池低30%。现在欧洲的储能项目,一半都用它。
再看安全技术。以前电动车自燃新闻满天飞时,宁德时代偷偷搞出了“电芯大面冷却”技术。简单说,就是给电池包装了个“中央空调”,热失控时能瞬间降温。现在搭载这项技术的车,就算被追尾,电池也能安安稳稳。
最近,宁德时代又甩出第三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干到500Wh/kg。什么概念?电动车续航轻松破1200公里,充电10分钟跑遍半个中国。这就不仅仅是电池技术革新了,简直是在改写电动车的规则。
结束语
现在的宁德时代,已经不是那个需要仰人鼻息的小厂了。全球每卖出3块动力电池,就有1块来自它;专利数量比松下、LG加起来还多;连丰田都跑来求合作,要知道,十年前丰田根本瞧不上中国电池。
它的逆袭故事,说白了就是中国制造业的缩影:被卡过时,不抱怨不躺平,攥紧技术创新的凿子,一锤一锤凿开包围圈。
未来的电池江湖还会更热闹,但只要宁德时代还在死磕技术,“电池之王”的宝座,恐怕没那么容易被抢走。大伙说呢?欢迎各位分享自己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