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到现在有些本田SUV卖8万多的时候,我心里是有点不是滋味的。当年那个“一车传三代”的本田,那个加价提车都排不上队的神坛王者,如今居然在15万级SUV市场玩起了“骨折价”。你说它崩了吗?倒也不至于。但你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消费者真的越来越难被“信仰”收买了。以前买本田,图的是省心、耐用、油耗低,开个十年八年都不带大修的。可现在呢?国产车一个个支棱起来,智能、配置、空间样样不输,甚至反超。本田这波降价,到底是真心让利,还是被逼无奈?今天咱就拿这款跌到8万块的SUV来说道说道,看看它到底值不值得上头。
先说外观,这车还是典型的本田风格——耐看但不出彩。没有那种让人一眼惊艳的设计,但也不会让你觉得土。前脸是家族式的镀铬中网,配上LED大灯,白天看着挺精神,晚上点亮也算有辨识度,虽然比不上“灯厂”奥迪那么炫,但也够用。车身线条比较简洁,风阻系数控制得还行,官方说是0.33左右,对油耗有点帮助。最让我意外的是,这个价位居然给了双天窗!主驾和后排乘客都能享受阳光洒进来的感觉,这在同级别里算是个加分项了。相比之下,隔壁丰田RAV4荣放,哪怕高配都不一定给双天窗,内饰塑料感还强,真有点劝退。不过话说回来,本田这设计确实有点“老咕噜棒子”了,好几年没大改款,走在街上已经没啥新鲜感了。
坐进车内,第一感觉就是——熟悉。没错,还是那套熟悉的“极简实用风”。中控屏不大,8英寸,反应速度不算快,但好在功能够用,支持CarPlay,这点还算厚道。内饰材质嘛,你能摸到的地方大部分是硬塑料,但做工接缝均匀,质感比某些国产车还要扎实一点。座椅偏硬,但支撑性不错,长途开下来腰不酸。空间表现倒是顶呱呱,后排跷二郎腿没问题,后备箱也能塞下一家三口的行李,妥妥的“床车”潜力股。不过你要指望它有多豪华?那真想多了。相比之下,比亚迪宋PLUS DM-i的内饰简直就是降维打击——软包材料、氛围灯、大屏、旋转屏,科技感直接拉满。但问题来了,宋的车机偶尔卡顿,小毛病多吗?开了三年会不会气的蹦起来? 这事儿谁也不敢打包票。
再聊聊动力和油耗。这车用的是1.5L自吸+CVT的动力组合,最大马力131匹,听起来不多,但日常代步完全够用。百公里加速大概11秒出头,不追求激情驾驶的话,平顺省油才是它的标签。工信部油耗6L,我实际开下来城市路段也就7个左右,高速能干到5.8L,燃油经济性这块,本田确实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而且这套三电技术(虽然是燃油车,但CVT和发动机调校也算技术活)成熟稳定,20年开不坏真不是吹的,路边多少出租车就是活广告。不过年轻人现在都追求“百公里加速7秒内”,这种佛系动力还能香多久?你看吉利星越L,2.0T起步,四驱加持,百公里6秒级,开起来那叫一个爽。但代价呢?油耗轻松破10,养车成本直接翻倍,是不是“油老虎”自己掂量吧。
智能化这块,本田是真的慢半拍。L2级辅助驾驶是有,但只在高配上提供,低配连自适应巡航都没有。车道保持有点“神经质”,稍微压线就疯狂打方向,主动刹车也偏保守,经常到了跟前才急刹,体验谈不上优秀。反观国产车,人家10万块就把L2给你配齐了,自动泊车、遥控泊车、透明底盘全安排上。你说本田这是“技术保守”还是“不愿下放”?我觉得两者都有。但现实很打脸——消费者现在要的是“真香”配置,不是“以后会升级”的承诺。你再可靠,智能跟不上,照样被年轻用户抛弃。
安全性方面,本田倒是没掉链子。全系标配6气囊、ESP、胎压监测,车身结构用料扎实,中保研碰撞成绩虽然没拿全优,但也过得去。比起某些靠堆配置刷分的车型,本田更注重被动安全的实际表现。不过动态稳定控制系统在过弯时介入略显突兀,不如德系车那么细腻。但你要说它不安全?那绝对是冤枉。
最后咱们横向比一比。本田这款SUV,8万起的价格,换来的是一套成熟可靠的三大件+低油耗+高保值率(相对而言)。而宋PLUS DM-i呢?插混系统省油又有力,但价格贵了三四万,后期维护复杂。星越L配置高、动力猛,可油耗和品牌溢价摆在那儿。RAV4?加价时代过去了,现在终端也有两三万优惠,但内饰质感还不如本田。这么一圈看下来,本田这波降价,更像是在用“真金白银”保住最后一块阵地。
所以问题来了——这样的车子,曾经的“国民神车”,如今跌冒烟也要守住市场,你会考虑买它吗?它是你心中的“真香”选择,还是已经被新势力甩在身后?面对琳琅满目的SUV,你会怎么选?评论区聊聊呗,说不定你的选择,就是别人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