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您这几年经常关注汽车市场,可能会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有一款车,想当年那可是风光无限,属于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座驾。
它就是路虎揽胜极光。
那时候,你要是想买这车,官方标价六十多万,但你光有钱还不行,还得排队,心急的买家甚至愿意再多掏个十万八万的“加急费”,就为了能早点把车提到手,那场面,简直比现在抢最新款的手机还要疯狂。
可时间快进到今天,你再去4S店看看,同样是这款揽胜极光,价格牌已经悄悄换成了二十一万起步。
这个价格,跳水幅度大得让人咋舌,甚至比很多同级别的合资品牌,比如大家熟悉的奥迪Q5L,还要便宜不少。
按理说,价格降了这么多,以前买不起的人现在能买得起了,应该是排队抢购才对啊。
但现实却恰恰相反,即便是打出了这样的“骨折价”,愿意为它买单的消费者还是少之又少,展厅里冷冷清清,显得格外尴尬。
这到底是怎么了?
一个曾经被捧上神坛的明星车型,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呢?
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好好聊一聊。
首先,我们得客观地评价一下这款车本身。
说句公道话,就算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揽胜极光的外观设计依然是相当出色的。
路虎的设计师确实有自己的一套,那个家族化的前脸,配上犀利的大灯,整个车头看起来就很有气势,既有硬派越野的影子,又不失城市SUV的精致感。
车身侧面的线条是它最经典的地方,那条从前到后不断上扬的腰线,配合着向下收紧的车顶,营造出一种向前俯冲的姿态,很有力量感。
还有那个在当年非常时髦的隐藏式门把手,当你带着钥匙走近车辆,门把手会自动弹出,这种小小的仪式感,在当时确实俘获了不少人的心。
车尾的设计也挺耐看,一条黑色的饰条连接着两边的尾灯,让车屁股看起来更宽、更稳重。
总的来说,它的设计在今天看来,依然能算得上是第一梯队的水平,开在路上回头率还是有的。
我们再拉开车门坐进去看看。
车内的豪华氛围也还在。
中控台、门板上,你能摸到的地方,基本都用了软性材料或者皮革包裹,再加上一些木纹和金属材质的点缀,那种传统的英式豪华感营造得还是比较到位的。
科技感方面,它也努力跟上了时代,驾驶位前方的全液晶仪表盘,加上中控台上下两块触摸屏,三块屏幕联动起来,信息显示很丰富,看起来也挺唬人的。
车机系统也内置了导航、娱乐等功能,还能用语音来控制,基本的功能都有了。
空间方面,它的车身尺寸在同级别里不算小,特别是轴距达到了2841毫米,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不少中型SUV。
实际乘坐体验下来,后排坐两个成年人,腿部和头部空间都还算够用,满足一家人的日常出行没什么问题。
最后再谈谈开起来的感觉。
它搭载的是一台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还配备了一套48伏的轻度混合动力系统,最大马力有249匹,匹配的是一台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从数据上看,这个动力水平在同级别里是相当不错的。
实际驾驶中,无论是城市里红绿灯起步,还是在高速公路上超车,动力响应都比较及时,不会给你那种使不上劲儿的感觉。
那套轻混系统,也能在车辆启停的时候让整个过程更平顺一些,减少顿挫感,对燃油经济性也稍有帮助。
你看,把这款车拆开来看,无论是设计、内装、空间还是动力,似乎都没有什么致命的硬伤。
再加上现在二十多万这个极具诱惑力的价格,按理说,它应该成为市场上的一个爆款才对。
可为什么现实却如此骨感呢?
这就说明,现在的消费者买车,已经不再是简单地看参数、看配置了,品牌背后的故事、市场的口碑以及整个大环境的变化,才是决定一款车命运的关键。
第一个压垮它的,就是多年来积累下的口碑问题。
在网络上,关于“修不好的路虎”这个说法流传甚广。
虽然这可能带有一些调侃的成分,但它确实反映出了一部分车主的真实体验。
很多人反映路虎的车型电子系统不稳定,小毛病比较多,而且一旦出了问题,维修保养的费用相当高昂。
你想想看,当年花六七十万买它的人,可能家里不止一辆车,对维修成本和时间不那么敏感。
但是当它的价格降到二三十万的区间,面对的消费群体就完全不同了。
这个价位的买家,大多是普通家庭,他们买车图的是省心、可靠、经济,谁也不希望买个车回来,三天两头就得往修理厂跑,或者换个小零件就要花掉一个月的工资。
这种对质量和后期费用的担忧,就像一道无形的墙,把很多潜在的消费者挡在了门外。
当一个豪华品牌失去了“可靠”这个最基本的信任基础时,它的光环自然也就褪色了。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汽车市场,尤其是中国品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就在路虎还在回味自己昔日辉煌的时候,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们已经用全新的思路,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好车”,什么是“豪华车”。
你现在手握三十万的预算,走进任何一个大一点的商场,你的选择会非常多。
你可以去看看理想汽车,它把车打造成了一个“移动的家”,有大屏幕给孩子看动画片,有车载冰箱冰着冷饮,后排座椅放倒就是一张舒适的大床,这种对家庭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是传统车企很难做到的。
你也可以去体验一下蔚来,除了车本身,它还提供换电服务,彻底解决了充电焦虑,而且它的用户服务和社区运营做得非常好,买车更像是加入了一个高端俱乐部。
还有搭载了华为技术的问界系列,它的智能座舱体验就像操作一部顶级的智能手机一样流畅,先进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你的手脚。
这些中国品牌告诉我们,今天的“豪华”,已经不再仅仅是堆砌真皮和木纹,更是领先的智能化水平、贴心周到的服务和一种全新的用车体验。
在这些新对手面前,揽胜极光的优势就显得很单薄了。
它的车机系统再努力,能比得上华为鸿蒙座舱的流畅和生态吗?
它的驾驶感受再好,能比得上电动车那种绝对的安静和瞬间爆发的加速快感吗?
当消费者发现,花同样的钱甚至更少的钱,就能从中国品牌那里得到一个更智能、更舒适、服务更好、用车成本也更低的产品时,那个曾经遥不可及的英国贵族,自然就失去了吸引力。
所以说,揽胜极光今天的困境,并不仅仅是它自身产品力的问题,更是整个时代潮流变化的一个缩影。
它就像一个固守着旧日荣耀的贵族,在一个全新的、由科技和用户体验主导的时代里,显得格格不入。
市场的选择是无情的,也是最真实的,它清晰地告诉我们,那个单靠一个品牌标志就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加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