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买的本田CRV,1.5T纯油版,行驶不到3万公里。我倒不是吹,这车优点真不少,开起来顺手,油耗也还行,差不多7.5L/100公里体感。但优缺点全都有,这车到底值不值,就看你能不能包容它那些烦心事。毕竟买车这件事,不光是看参数,更多是看日常用车的体验账。
先说说机油增多的问题吧。这事儿说起来已经有点老了,2017年本田这1.5T发动机机油增多爆发过一阵,结果你别说,这问题后来根本没有彻底消失。我买完第一年冬天,跑了400公里,早上测了机油,那液位蹭蹭往上蹿,硬生生涨了一厘米多。后来保养完测,这液位在正确范围,开着开着没几天,又涨了。最高峰我记得有2厘米多。跟4S店说,他们劝我多跑高速,说高速跑跑机油会降下来。我当时心想:我机油都快变汽油+机油混合液了,我上高速跑,那不就是等着发动机偷着磨损么?说白了,这机油增多其实就是汽油没完全燃烧,跑到气缸壁上,再被活塞环刮到机油里,稀释了机油。你想想,汽油稀释机油,那润滑效果肯定不好,长期下去发动机损伤风险激增。这个问题,不光我这车,几乎本田所有1.5T都得面对,只能想办法少做短途,保证发动机热起来多跑跑高速,没啥更好办法。
再说隔音,这点我真得吐槽下,大部分买了CRV的朋友都说噪音有点大。不管低速还是高速,这车的隔音明显不如同价位的丰田或者大众。我试着体验过,发现原因挺简单——车身材料用得比较薄,隔音表现不够,声音直接打穿铁皮传进来;窗户玻璃我翻了下笔记,貌似不是夹胶玻璃,一般是普通钢化玻璃,这就更缺乏隔音效果。想改善噪音?有个我修车朋友跟我说,别图便宜随便贴止震垫,那玩意儿没调校好反倒产生共振,听着更烦人。你得找专业的隔音店,灯蛾扑火似地花钱,不过这个花费也有点难接受,毕竟这个价位的SUV,还得做全面隔音降噪,脑子都有点疼了。
哦,对了,底盘生锈的事儿也得说。别跟我提什么车都会生锈,我丰田雷凌开了5年底盘基本没咋生锈。CRV才开一年,第三次保养我自己去翻了下底盘,一眼就见锈迹斑斑。尤其下摆臂那个位置,我跟厂家和4S店反映,他们冷冰冰说正常现象,那是我没说错,这话我听着就火大。关键是下摆臂承重关键,生锈就怕哪天锈穿了,安全隐患大。感觉这车防锈做得真没到位,想想本田曾经的口碑,不由得怀疑他们是不是开始压缩成本了。
说完这些,发动机油泥的问题,也是1.5T发动机的某个隐形杀手。同样10000公里换油的标准,别家车都没油泥成片地出现,这车偏偏结了厚厚一层。最合理解释是机油被汽油稀释后变质,导致拆发动机才发现油泥。后来跟死撑本田的师傅聊过,他推荐我把换油周期缩短到8000公里以内,甚至按照本田保养手册的5000公里更换周期来,算是给发动机一个喘息机会。没办法,发动机是心脏,这点小钱先别省了。朋友那天跟我说:你这车发动车声音大点正常,说明燃烧不充分。我反问:那换了机油能好点吗?他说有些改善,效果个体差异大。我心里琢磨,还是自己试了才知道。
车机系统不好用这点令人细思极恐。作为世界主流车企,连车机的体验都做不好?用起来卡顿,功能少,远程启动经常断线。上个月夏天,我用远程启动让车预热,结果车机断开,启动失败,搞得我得重登账号操作几回,真是麻烦。有时候天冷冬天也多次断线,用热水袋给手机烤了半天才好。卖车的朋友圈一哥们说这事本田总部压根就不上心,就当没问题。我开始怀疑车机背后的软件团队能力,可能不太用心。反正这么多年还没改进,挺难理解的。
说到这里,顺便吐槽下4儿子,他说机油不管啥牌子,5000公里该换就换,别指望机油能带来神器般变化。这话一听挺扎心,说的没错,我一直用那个绿桶机油,跑了5万公里没啥问题,也没换过高级机油。但听说好机油能让发动机声音更小,动力更强?我倒是没亲身尝试过,心里有点好奇。这方面你们有啥经验?分享下呗,我考虑换个好点的试试,毕竟发动机健康也不能完全靠猜测。
有人问我,都是问题,为什么还买这车?实话说,在车市里选车,真没个绝对完美。预算有限,同级对比下来,本田CRV开起来动态还可以,内饰和空间也够用,更别说二手市场保值率还算稳定。只不过遇上这类情况,你得做好心里准备。就这车机和发动机机油问题,卖车的朋友也会叹气说:现在本田车真不是以前本田车了。
(跑题一下)我隔壁邻居老赵开条现代途胜,底盘啥锈都没,隔音也比我家CRV好,开了3年还稳当。那价格差不了多少,他说:我觉得买车就得看自己用着舒坦。这话听着就难回答,是不是每个人对车的期待都不一样?
那到底本田还会不会改进这台发动机,或者真的开发新技术取代这老旧1.5T?我没细想过,但按现在创新节奏,估计得看中国市场反应,毕竟合资车企压力大。技术迭代这条路上,压缩成本是捷径,但代价就是口碑和用户信任持续流失。你以为他们还会不惜一切去解决这些毛病吗?我估摸着,不完全是忘了,有些是有点没底气敢动刀。
我翻了下相册,发现买车那会儿4S店送的行车记录仪都已经开始卡顿,掉帧严重,我问销售:这算质量问题吗?他尴尬说:那得看实际使用,咱们也保证保修。我暗自嘀咕,这种细节,厂家到底关注多少?有时候跟厂家碰面,他们更精力放在新车发布会,老车主的问题,根本没人耐心听。
大家买车会不会也像我一样,一边忍受车子小毛病,一边期待它能在最关键的地方不掉链子?你觉得,一台车最重要的底线在哪里?说不定这个答案,比哪个发动机的技术参数更打动人。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