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造车太狠了:9000吨是吧?隔壁16000吨都量产了,韭菜别上当!

东京湾的防波堤,据说最近裂了条缝。这就像一场拳击赛,看似坚不可摧的防守,其实早已有了裂痕。今天的主题,可不是什么海景房涨跌,而是那些车企,是如何把实验室参数吹上天,把消费者的钱包掏空的。

你以为9000吨压铸机很牛?隔壁厂16000吨的都量产两年了!发布会上,PPT做得比好莱坞大片还炫,可车子呢?钥匙还在PPT里呢!这就像前段时间那个“AI换脸诈骗”的新闻,技术是真牛,用错了地方也挺吓人。发布会现场,镁光灯闪得跟演唱会似的,CEO慷慨激昂,唾沫星子都快溅到第一排记者的咖啡杯里了。可你要是仔细看看参数,就会发现,很多数据都来自实验室的“理想环境”,实际开起来?呵呵,谁用谁知道。

PPT造车太狠了:9000吨是吧?隔壁16000吨都量产了,韭菜别上当!-有驾

再来说说技术细节。这9000吨压铸机,原理上是能一体成型,减少零件数量,降低成本。可实际操作中,材料强度、模具精度都是难题。隔壁厂的16000吨压铸机,人家可是花了大价钱研发新材料,优化工艺流程,才实现量产的。你拿个实验室数据就想忽悠消费者,真当我们是韭菜啊?就像最近那个“室温超导”的新闻,概念炒得火热,结果一验证,全翻车了。这车企也一样,吹得天花乱坠,结果交付日期一拖再拖,平均拖8个月!解说员的咖啡都凉了,比赛还没开始呢!退订率飙到45%,这脸打得,啪啪响!更惨的是,有些车企连个补偿都不给,就一句“再等等”。这就像你去餐厅吃饭,菜没上齐,服务员先跟你说“食材还在路上”,你等还是不等?

有些哥们儿,为了等这“梦中情车”,连房子都卖了。结果呢?车没等到,房价先涨了。这就像押注某支“潜力股”,结果被套牢了。资本要故事,车企就敢编故事。可谁来为这些“故事”买单呢?还是那些掏了定金的普通人。想起前段时间那个“共享单车”的新闻,当初也是资本追捧,结果最后烂尾了,用户押金都打了水漂。所以啊,真想买车,盯住两件事:量产时间表写进合同,延期怎么赔,白纸黑字!没这两行字,发布会再嗨,也别掏钱包!就像买理财产品,得看清收益和风险,别被高收益蒙蔽了双眼。

最后,抛出一个问题:这些爱画饼的车企,啥时候能真正落地呢?还是说,他们只想活在PPT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