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新法案出台 中国新能源汽车遭遇技术壁垒
2025年11月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通过《工业加速器法案》。这份看似普通的文件。正在掀起一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争。
核心技术必须交出
中国新能源车想进入欧洲市场?可以。但必须交出最核心的技术。电池配方。电控系统源代码。这些中国企业投入十几年、数百亿研发的成果。现在要拱手让人。法案规定这些技术必须提交备案。欧洲车企随时可以查阅。这就像要求厨师公开祖传秘方。还要让竞争对手随时翻看。
合资持股的硬性规定
更苛刻的是合资要求。欧洲方面持股不能低于49%。核心岗位必须雇佣40%以上欧洲本地人。技术专利共享。利润按股权分配。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商业合作的范畴。
为何如此强硬?
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太强了。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全球销量占比超过60%。欧洲市场四分之一的新能源车来自中国。电池技术。续航能力。智能驾驶。全面领先。竞争不过。就改变规则。
影响不容小觑
欧洲是中国新能源车第二大出口市场。2024年出口额达420亿欧元。若按此法案执行。技术优势将荡然无存。未来竞争力何在?
但我们并非无计可施。
精准反制
对欧洲汽车、医药等优势产业实施对等技术审查。扩大对东盟、中东等友好市场的出口。降低对欧洲市场的依赖。这条路。我们走得通。
底气何在?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成功。靠的是真本事。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努力。是企业的持续投入。是市场的自主选择。不是偷来的。更不是抢来的。
欧盟这波操作。看似凶狠。实则暴露了内心的不安。知道在公平竞争中赢不了。只能出此下策。
每个中国人的事
这不仅仅是中国车企的挑战。更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核心技术是国家的命脉。只有自己技术过硬。别人才不敢轻举妄动。
相信中国车企能扛过去。而且会越做越强。未来不仅要全球卖车。更要让中国的技术标准成为世界标准。到那时。看谁还敢搞“霸王条款”!
这条路或许艰难。但我们必须走下去。也一定能走下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