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火了,但别盲目上头!说实话,现在马路上绿牌车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在扶摇直上,身边几个朋友都开始琢磨是不是该“弃油投电”。我自己去年就是一头扎进电车阵营,开了一年后,感觉是时候给想买电车的朋友提几个醒了。
首先,很多人一听电车就心花怒放,满脑子都是“省钱!”加电比加油便宜,甚至算得精细点,每公里花的钱还不到油车的一半。事实确实如此,电车的日常出行成本低得有点离谱。但别急,省的钱你得用时间和公里数慢慢攒出来。买车时电车可比同级油车贵几万,再加上后期二手车残值没油车那么高,算起来,开个五六年可能才能把多掏的钱靠省下的电费补回来。况且,电车的保险还比油车贵一截。如果你一年跑不了一万公里,那就别冲动了,买油车更划算,踏实省心。
电车在市区可真是好用。堵车的时候不用听发动机乱哼哼,一脚电门就走,安静还不晕车。尤其是上下班高峰,停车启动毫无压力,体验比油车舒服不少。缺点也明显,跑远路就得多琢磨琢磨。厂家号称能跑600公里,实际能有450公里就谢天谢地了。遇上冬天,续航还得打折。有些朋友打算周末溜出去郊游或者跨省串门,开电车就得提前查好沿途充电桩,搞不好还得提心吊胆。要是长途开得多,建议还是考虑混动或者增程,万一电没了还能喝油,不像纯电车那么提心吊胆。
说到充电,这是电车用户最头疼的地方。家里有充电桩的可以偷着乐,晚上插上就跟充手机一样方便。但住在老小区或者租房的朋友就得犯愁了,附近能找到公共充电桩算是烧高香了,关键充电的时候还要看接口是不是对得上。有些充电桩是快充,虽然充得飞快,但时间长了对电池不太友好,衰减比想象得快。很多人觉得电车省事,其实没有自己的充电桩,就是一场拉锯战,尤其遇到节假日大家扎堆排队,嚯,那等候的滋味儿真不想再体验一次。所以,真心建议:有自己的充电桩才能快乐地开电车。
买电车还有一个现象不得不提,就是更新迭代速度简直快得超乎寻常。去年你刚买的600公里续航车,结果今年人家新车出厂就带700公里,技术像手机一样蹭蹭往上涨。时髦归时髦,但心理落差也跟着爬楼梯。想花大价钱买个“最新款”,结果没几年就变“老爷车”,二手卖出去还没人要。买车之前最好多看看大趋势,别刚上手就变成“过时产品”,这种后悔是最扎心的。如果追求实用性,那些已经市场验证过的车更保险,别跟潮流太紧。
其实电车的确有不少优点,尤其是驾驶体验。市区代步安静省力,堵车的时候不响不闹,起步加速一溜烟。环保也是大好事,尾气排放几乎为零,给城市空气添一份清新。还有一些地方,对电车上牌摇号比较友善,不少城市搞摇号迟迟摇不中,把新能源车作为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案,算是给了电车又一重诱惑。
不过,政策的事也不能全靠推测。现在国家和各地对新能源车都有补贴,或者购车、上牌搞点优惠,但指不定哪天政策就变了。所以,如果你一天出门路程不过五六十公里,家里还没有可靠的充电桩,买油车依然是最稳妥的选择。别看周围人都在换电车,还是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视的,就是电车的用车习惯和维护不太一样。比如保养,传统油车三大件,要经常换机油、检查皮带啥的。电车省下这部分,但电池健康就变得特别重要,真不是随便养养就能跑十万八千里。长期快充,电池就会“上岁数”,续航一天比一天少,跑到一定年限才知道亏电有多“闹心”,维修起来价格也不便宜。
有人说电车低调,动力猛,其实开电车上路习惯也得改一改。比如行驶时提速超快,容易拉高自己对速度的认知。刚上手的时候千万别把电门当油门踩,那加速的劲头有点像“跑得过兔子”。下雨下雪天,电车瞬时扭矩大,得多留个心眼儿,别把自己当“狗熊掰棒子”。
而且,电车新功能层出不穷,自动驾驶、语音唤醒、远程控制花样百出。有些功能看着炫,其实一年用不上几回。对想踏实用车的朋友来说,太多花里胡哨的功能有点“买椟还珠”。买前建议踏踏实实试驾几次,把几个核心功能体验下,看看自己到底需要啥,不要迷信广告里吹得天花乱坠。
买电车也得考虑生活圈。家里、单位附近有没有充电桩、人多的时候排队充电要不要提前抢位,这些说出来都让人头大。楼下没装桩的,小区物业不合作,碰上这些问题,天天为充电发愁。有些朋友反映,充电也不是随时都能买到便宜电价。夜里低谷充电才划算,白天想充就得多花点钱,时间不灵活的朋友可能省不了多少。油车还是“想去哪就去哪”,不必绑在插头上。
电车大佬们总宣称“无惧机油”,用车成本低。但保费其实不便宜,尤其是高配的智能车型,一年保费能比油车多好几百。别忘了电池是个大件,后期维修价格不好说,没有“三万公里免费换机油”的福利,有些问题还得去指定维修店检查。电车虽然少了发动机的烦恼,但电池健康、不兼容充电桩等新烦恼还是一箩筐。
至于二手残值,和油车比起来,目前市场认可度还不够。电车一年新换一茬的速度,也让刚买新车的人成了“冤大头”。卖二手时极有可能碰到没人接盘的情况。如果你习惯三五年换车,买电车之前最好想清楚,别到时候吃了大亏。
不过说句公道话,电车也不是一无是处。现在不少城市为了推动新能源,政策补贴还在给力。不限号、不限购,上牌够快,尤其对一些一线城市来说,买电车简直是“捷径”。只要自己实际需求对得上,电车在短途、城区代步方面确实是好用的利器。省电费、用着舒服、智能配置丰富,说压根就没优点那是睁着眼说瞎话。
别看朋友圈清一色开电车,真要买还得掂量自己的钱包和出行习惯。每天上下班逛逛,家里有固定充电桩,平时不开远门,电车肯定合适。反之,家住老小区、出门频频跑长途,充电桩稀少,还是油车更省心。别看广告里“电车未来就是王道”,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实际的参考。
现在买电车还有政策红利,补贴没消失,上牌够快。但风口上的猪不能当神仙,政策变化难想,买车还是要想长远。追热点容易,吃亏也快。不急不躁,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真理。
开了一年电车,最大的感触就是:别被表面的“低价”冲昏头脑,也不用看别人开什么就盲目跟风,开电车固然有优越感,但每个人的出行条件、生活习惯都不一样。买车是大事,千万别头脑一热,最后变成“骑虎难下”。
买车别贪新鲜,选适合自己的,省心就是最大的幸福。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