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退潮纯电当道,蔚来2025逆袭路径出乎意料!

你敢信?2025年8月,蔚来汽车单月交付量直接飙到3.1万辆,刷新了品牌历史新高。在这之前,谁能想到曾被各种唱衰的蔚来,会突然冒出这么一记“王炸”?旗下乐道L90更是给人来了个措手不及上市不过几个钟头,累计交付就突破1.25万辆,还稳坐大型SUV销量前三宝座。这故事看着真有点像经典励志剧,主角前期“被全网质疑”,后期一手“逆袭成功”,活生生的“打脸教程”。你都想问了蔚来这波到底是真香,还是又一次资本的“烟幕弹”?咱今天就扒一扒蔚来到底是怎么从“烧钱小透明”变成“新能源扛把子”的。

增程退潮纯电当道,蔚来2025逆袭路径出乎意料!-有驾

有人说,蔚来是中国版的“熬出头”。其实道理都懂,可要真熬,还得吃得了寂寞,扛得住质疑。你看当年东方树叶无糖茶,上市几年没人买、库存堆成山,外头骂得欢,公司内部都凉半截,可十年后却成了“国民饮料”。这事搁蔚来身上,也是一毛一样。2019年的蔚来,日子难得不行——疯狂砸钱搞纯电,换电模式、腾云驾雾烧钱,融资一言难尽,外头还总有人“温馨劝告”先做增程活着得了,别死得太难看。李斌自己都能开玩笑说“早知道就跟理想学,先做增程赚块钱”,这话透着酸味儿,背后却是现实的无奈技术路线押错,真要走钢丝,活活一出“悬崖勒马”。

可命运就是给你爱吃苦的人开小灶。2020年,理想ONE靠增程一年销3.26万台,问界M5增程版首年也亮出亮眼成绩,行业一度认定“增程是王道”。风向像东北冬天一样,说变就变。最新一批数据来了截至2025年,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快1700万个了,解决了“补能焦虑”这老大难,直接带挈纯电成新宠。蔚来自己的换电计划也是杠杠的,8千万次换电、550城高速通络,有车友都戏言“开蔚来跟烧油车一样省事儿”。这技术升级和基建爆发,活脱脱就是给蔚来量身定做的一波“红利”。什么增程?一看就是前任,连理想都转头上马纯电SUV。

增程退潮纯电当道,蔚来2025逆袭路径出乎意料!-有驾

这些转向其实都是市场和技术一层层推出来的。你要问老百姓买啥?大多直接一句“空间得大,别又挤又贵。”尤其是二孩、三孩家庭,这两年“买大三排SUV”成了刚需。网上段子都火了二孩家庭一进车,吵架都不是去哪儿,而是谁坐第三排。这画面实在太接地气,东北人看了都得忍不住乐“可不咋地,一家老小都巴望着宽敞。”乘联会研究,2021到2024年,大三排SUV市场增长速度甩其它SUV几条街,去年大型中大型SUV总共卖了164.6万辆,你敢说这不是趋势吗?

这里头不只是消费升级,三孩政策推动、国人就是认“大的更气派”、还得舒服点、能装行李。商务、露营场景越来越流行,“能装会坐还有范儿”成了主流。技术成熟才是关键,李斌明着说“技术不到位,市场爆发再快你也赶不上趟。”乐道L90那种“每个座都是VIP、一车六人还能带十箱,前后都能堆货”的三排纯电,真是技术积累顶了天没白侍候。没有十年磨剑,谁敢拍着胸脯说搞成这样?

增程退潮纯电当道,蔚来2025逆袭路径出乎意料!-有驾

2024年调研还发现,三孩家庭买车,选“纯电+大三排”的比例猛增。基建补能不慌了,品质空间拉满,价格也越来越亲民,这才让所谓“纯电大三排”由冷门变爆款。你说蔚来能踩准这波,完全不是“瞎猫碰死耗子”,后头其实是长期技术压箱底。

说到这儿,可别以为蔚来已是“金光闪闪无敌手”。任何一个行业大周期,必有假性平静和反弹。市场热度虽高,质疑依然如影随形。总有人在网上冷嘲热讽,“你蔚来这波是不是赶上风口才翻红?前些年不还是赔本赚吆喝?”有人甚至将蔚来和小灵通对标。2006年小灵通全球超1亿用户,风头无俩,但因信号渣、功能单,光速被智能手机淘汰。增程车就像“小灵通”,在基建不够时,可撑一阵子,可最后终究得“下课”。纯电才是末位淘汰过后的赢家。

增程退潮纯电当道,蔚来2025逆袭路径出乎意料!-有驾

反方声音也越来越多。有人吼“纯电技术壁垒也就那么回事儿,未来电池技术万一突破,现有车不也得被淘汰?”还有从业老炮担心“蔚来这么高研发投入,回本周期太长,万一行业再来一轮技术重构,那不是又白忙活?”资本市场的风也不是一天转的,大涨之后难免回撤。搞技术虽好,可若不能持续创新、解决实际痛点,还得回到市场修罗场,随时可能被下一个“技术新贵”爆冷。

纯电换电虽然好,但不是全国一刀切,都能用得上。下乡路远、补能不便,增程和插混还是有用户基础。理想也没把增程彻底甩了,仍然留条后路。不少网友苦笑“技术哪有冤家,只是不同场景下各自抓饭碗。”这一阶段的蔚来虽有调子,却还是在新时代巨浪中奋力划桨,无人能说一定船到桥头自然直。

增程退潮纯电当道,蔚来2025逆袭路径出乎意料!-有驾

但正当众人觉得蔚来可能又要走上“高开低走”老路的时候,现实狠狠上了一课。技术路线定了十年,从头到尾不换其道。蔚来不仅纯电换电做到底,还连三排SUV都提前布局,避开低价竞争红海——这叫啥?这不是“运气”,这是“战略定力”。你看看那些风口追着跑的企业,今天增程、明天混动,后天又杀入微型车价格战,结果一轮又一轮“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白刃战自己给自己开嗓。

反观蔚来,2017年行业还没认纯电,蔚来肯押注,领先一大截;2022年大家都在打价格战,蔚来直接抬头往大空间高端走——避开内卷杀伐。李斌说得掷地有声“从2014年到现在,我理念一点都没变。”这话不是傻坚持,这是对行业周期的深度把控。看看那些拼命追热点的品牌,今天新风口,明天就Pat没了台面,战略飘忽哪有基业长青。

增程退潮纯电当道,蔚来2025逆袭路径出乎意料!-有驾

资本市场的反馈也相当给力。今年9月,蔚来宣布再融10亿美元,投资方都是美国、英国、瑞士的长线大佬。要知道在当前全球融资环境里,这种“真金白银”可不是拍拍脑门就能砸下来的。3月蔚来刚融35亿港元,股价蹭蹭涨。这种坚决“下注长期主义”的企业,才真正能扛住市场风暴。李斌在财报会上胸有成竹“Q2是底,Q3开始全面向好,毛利率要提到20%,现金流年底转正。”这些兑现可不是嘴上说说,十年投入如今刚刚迎来收割期。

你放眼全球,新老新能源品牌技术路线摇摆,蔚来却死咬十年只做纯电。全球申请专利近1万个,单季度研发投入动辄30亿元,砸钱砸得外行人都抓头“是不是疯了?”但事实表明,坚持长期主义、耐住技术寂寞,才能在行业价值分化的节点上占有一席之地。今天的蔚来,不是偶然爆发,是蓄谋已久。就像东方树叶,无糖饮料等了十年方成爆品,每一波“突然红”,背后全是“日积月累的死磕”。

增程退潮纯电当道,蔚来2025逆袭路径出乎意料!-有驾

当然也不能只看风光面。资本加持之后,蔚来新挑战也开始浮现——高研发投入的压力、产品结构调整的后遗症、纯电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同行围着低价、追热点,蔚来继续加码高端,无形中给自己推高了门槛。行业动荡不休,谁又能保证未来纯电市场不会来一场“血雨腥风”?大众化需求和小众高端博弈,蔚来能否稳住阵脚,谁都得打个问号。

杂音也没少。外界关心蔚来的长期主义是不是“道理听着美,现实太骨感”?就像东北大冷天卖冰棍,看着有坚持,其实干等市场变化。用户有了好基建,大三排空间也够用,可若以后政策风向、技术革新换了频道,蔚来能否及时转身,还是会像当年的“小灵通”一样慢慢边缘化?增程技术不是全然没市场,毕竟下沉市场和个别区域还有需求。万一纯电突破瓶颈不如预期,蔚来的底气还能硬吗?

增程退潮纯电当道,蔚来2025逆袭路径出乎意料!-有驾

各家立场也越来越分明,有资本继续力挺长期主义,也有行业分析师担心高投入、高风险。蔚来跟风不跟风,赌注押在长期主义,但这注有点大,风险也跟着翻倍。长期主义能否成为“行业定海神针”,还得时间给答案。就像塞尔努达说的,“忠实于路途”,走下去才见分晓。

都说蔚来这波逆袭是真牛,可你琢磨琢磨,谁家企业不是被迫“玩长期主义”?没点技术压箱底、没点资本加持,哪还能熬到今天?蔚来十年战略如一,有情怀、有风骨,可也都在市场铁面子里打磨出来。不像某些新能源品牌,三天一变脸,五天追热点,折腾得用户都快晕厥。“坚持纯电、布局空间”,的确比光靠噱头靠谱。至于所有还在等风来的企业,好好吸取点经验,别总靠运气和政策加持,不然真容易“凉了”。讲道理,蔚来是真“把长期主义玩明白了”,值得人服气。但别忘,梦想也得接地气,别老想着天上掉馅饼。

增程退潮纯电当道,蔚来2025逆袭路径出乎意料!-有驾

各位,你觉得蔚来的“长期主义”真是行业定心丸吗?坚持技术不动摇,十年砸钱不改路,值得整个中国新能源圈学吗?还是说这只是少数企业的“高端情怀”,大多数企业照样得随风而动,你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干?要是你是李斌,你会一条路走到黑,还是见风使舵?来,评论区整起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