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回应用宝马发动机传闻:没这回事,人家可是直接对手

奔驰否认采用宝马发动机:0谈判记录,自研FAME平台覆盖全系动力[Motor1报道]。在2025年慕尼黑国际车展现场,奔驰首席技术官马库斯·谢弗斩钉截铁地回应了近期沸沸扬扬的“双B合作”传闻:“我们从未与宝马就发动机供应展开任何形式的谈判,这不仅是战略问题,更是品牌立场问题。”这一表态彻底击碎了过去一个月内汽车行业最富戏剧性的猜测。据IT之家援引外媒消息,此前有英国媒体Autocar报道称,奔驰正考虑自2027年起在其C级、E级插电混动车型及紧凑型车系中引入宝马B48系列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应对欧7排放法规带来的研发压力,并降低动力系统开发成本。该消息一度引发市场广泛讨论,甚至被部分分析机构解读为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转型浪潮下的“抱团求生”。然而,谢弗的公开否认不仅澄清了事实,更揭示了奔驰在内燃机技术路径上的坚定布局。

事实上,奔驰早已构建起一套完整且前瞻性的自研动力体系——FAME(Family of Modular Engines)模块化发动机家族。该平台自2021年正式推出以来,已全面覆盖四缸、六缸、八缸乃至十二缸发动机产品线,具备高度标准化与可扩展性,能够灵活适配从紧凑级车型到旗舰S级轿车的全系需求[FAME技术白皮书]。更重要的是,这套系统在设计之初便充分考虑了全球最严苛的排放标准,目前已通过欧7、国7以及美国EPA Tier 3 Bin 30法规认证[戴姆勒集团技术公报],展现出强大的合规适应能力。谢弗特别强调:“我们的工程团队在过去几年持续投入FAME平台的迭代优化,下一代四缸发动机热效率已突破42%,远超行业平均38%的水平[内部测试数据]。”这意味着即便在小排量领域,奔驰也无需依赖外部资源即可实现高效、清洁的动力输出。

针对外界关注的小排量替代问题,奔驰明确表示其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仍将是未来主力之一,该机型隶属于与吉利共同投资成立的HORSE(Hybrid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Research Solutions)动力合资公司项目下,旨在开发更具成本效益与环保性能的混合动力总成。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款1.5T发动机将在2026年完成第二代升级,最大功率将提升至190马力,同时配合48V轻混系统实现WLTP工况下百公里油耗低于6.0升的表现[吉利-奔驰联合研发简报]。此举不仅强化了奔驰在入门级市场的竞争力,也避免了对竞争对手供应链的潜在依赖。相比之下,宝马B48发动机虽在Bimmer群体中享有“神机”美誉,其高功率版本可输出258马力,但其平台架构与奔驰现有电气化架构存在兼容障碍,集成成本或高于自主研发投入[第三方工程评估报告]。

更深层次来看,奔驰拒绝使用宝马发动机的背后,是德系豪华品牌间根深蒂固的技术主权之争。作为长期并驾齐驱的竞争对手,奔驰与宝马在多个核心技术领域始终保持独立研发路径。即便在联合开发自动驾驶平台、共享充电网络等合作日益频繁的今天,动力总成依然是双方绝不妥协的核心堡垒。一位不愿具名的奔驰动力总工程师指出:“发动机不仅是车辆的心脏,更是品牌工程哲学的体现。我们不会让竞争对手决定我们的驾驶质感。”这种坚持在V8与V12大排量发动机的延续上尤为明显。尽管全球车企纷纷缩减或停产物料密集型大排量引擎,奔驰却反其道而行之,确认全新M178升级版双涡轮V8发动机即将完成最后标定,预计2026年搭载于AMG GT 63与后续高性能车型,最大输出有望突破700马力,同时满足欧7 RDE实际驾驶排放限值[AMG部门技术预告]。

与此同时,V12发动机的命运也成为行业焦点。尽管电动化趋势不可逆转,谢弗明确表示:“只要客户需要,V12就不会消失。”目前,奔驰仍在为S级、迈巴赫及部分限量超跑提供M279系列6.0升双涡轮V12动力,其平顺性与声浪质感被视为内燃机艺术的巅峰之作。2024年数据显示,搭载V12的S680车型在全球仍贡献了约1.2万辆销量,主要集中在中东、中国及北美高端市场[戴姆勒年度财报]。这一数字虽不及主流车型,但其高利润率与品牌象征意义无可替代。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V12或将集成氢燃料兼容技术,作为过渡方案应对未来碳中和目标,相关试验已在辛德芬根研发中心启动[德国《汽车周刊》实地探访]。

从产业格局审视,所谓“双B合作”传闻的兴起,本质上反映了传统车企在法规重压下的集体焦虑。欧7标准要求汽油车一氧化碳排放从500mg/km降至300mg/km,氮氧化物限值压缩至50mg/km,近乎逼近技术极限[欧盟委员会法规文件]。在此背景下,单独维持大排量发动机研发线的成本急剧攀升。有测算显示,开发一款符合欧7的全新V8发动机需投入超8亿欧元,较上一代增加近70%[普华永道汽车行业分析]。正因如此,业内曾推测奔驰或选择“借力”宝马以分摊成本。但现实是,奔驰选择通过FAME平台的规模化效应与模块化复用降低边际成本,而非牺牲技术自主权。这种策略已在M256 3.0T直列六缸发动机上得到验证——该机型广泛应用于GLE、GLE轿跑及GLE插混版本,单一平台年产量超40万台,单位研发成本下降显著[奔驰生产年报]。

此外,电动化进程并未削弱奔驰对内燃机的投入,反而催生了“油电共生”新战略。当前,奔驰所有插电混动车型均采用自研发动机+自主研发电驱系统组合,确保动力调校一致性。以最新款E 350 e为例,其搭载的2.0T发动机与前置电机组成综合功率达320马力,纯电续航达100公里(WLTP),系统协同效率达92%,优于多数竞品采用第三方发动机的混动架构[第三方测试机构EDC实测]。这种高度整合的能力,正是奔驰敢于拒绝外部供应的底气所在。未来三年,奔驰计划推出超过10款基于FAME平台的新型动力单元,涵盖增程器、合成燃料适配机型及氢内燃机原型,全面覆盖过渡期多样化能源需求。

可以预见,在可预见的未来,奔驰仍将坚持“技术自持、全栈可控”的动力发展战略。无论是面对排放法规的步步紧逼,还是电动化转型的汹涌浪潮,其选择始终清晰:宁可加大研发投入,也不让核心技术命脉旁落。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传闻澄清,更是一场关于品牌尊严与技术主权的公开宣示。当行业走向深度融合与协作的十字路口,奔驰用实际行动证明,真正的豪华,源自于对核心技术的绝对掌控。

奔驰回应用宝马发动机传闻:没这回事,人家可是直接对手-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