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对于多数普通人来说,是个终极投资,买车嘛,买个能承受的,能装逼的,还能开回家的,不然就跟买彩票似的,不知道自己是被卖了,还在替人数钱。这年头,买华系车就像在相亲市场挑对象——条件看着都不错,价钱还算接地气,唯一遗憾是,万一碰上家里指挥棒太长,可能你和天花板一个高度,拍头都得低头。于是,排行榜就成了掐架现场,谁都想告诉你:我才是销量之王,别看别人吹得贼响,羊毛还是要出在自己身上。
说到排行榜,那真是车圈的一锅乱炖。以前是月销量,后来周销量、日销量,销量排行榜像朋友圈状态,今天TOP1,明天就掉马甲,后天又加标签。比如这个“30万以内华系车销量排行”,一看就少了点真诚,多了点创意。仿佛谁都可以拉出个榜单,然后混个热度,属于“你有你的排行榜,我有我的算法”。要是榜单能反映真实生活,那猪也能上天了。看完榜单,我就想问,打榜的是不是也兼职做奶茶推荐,还有那种“吃不胖排行榜”。你说,你咋不说自己胖?
榜单一共十款车,长安系五个,鸿蒙智行三个,剩下岚图一家,方程豹一家。怎么看都像是东拼西凑,生怕凑不齐队伍,硬往里面添了两瓶白开水。排第一的是岚图FREE+,估计是主办方亲儿子,这种榜单就像学校评优,老师自家孩子年年优秀,别人家的只能当陪跑,气氛拿捏得死死的。
榜单主打焦点是岚图FREE+,但其实“赢家”全是长安&鸿蒙家族,小弟站C位,老大暗戳戳给自己打气——这逻辑有点像选秀节目,谁最能唱,谁出局最快,剩下的都是产业自己的亲信,圈里人听圈外人的歌,圈外人只拍圈里人的马屁,说到底都是自己人把自己人吹上天。不知道那个深蓝,阿维塔,问界谁是真的流量,谁只是凑份子的,反正榜单“你方唱罢我登场”,就像主持人换了发型,还把自己剪成了冠军形象。
岚图这牌子,其实还挺努力,梦想家、FREE、追光……就像减肥广告里的三大套餐,梦想家和FREE就像是那种能看能用的家用版,勉强还算行,重点是耐用性能不能撑个三个月,毕竟现在流量行情也讲究保鲜。激进的追光,看看名字也就明白了,追谁谁跑,“追光”白白追了光,销量几乎凉透了。要不是公司还舍得花钱开个发布会,估计跑着跑着自己把路追丢了。相比而言,阿维塔倒是多个型号齐发,06、07、11,这排列就像饺子馆里的普通、加蛋、双拼,啥口味都有,政策力挺一波,销量就跟上午排队买煎饼一样,早抢的人都有份,晚到的只能吃空气。这种多产品战略,看着挺像开杂货铺,啥都能卖,就是不太确定你买啥,反正店门口总有一群托站着,站够了自己也信了。
其他车型基本在20万-30万的区间线上拉锯,选哪个都像买彩票,中个小奖你能沾点光,选错了就只能回家复习“人生是不能赌的”。深蓝的S07和L07就像一组双胞胎,被端到榜单上,还真说不清楚是哪路神仙,估计也就为了“凑齐十个名额”,硬着头皮上阵。像极了年会抽奖,中奖名单实在编不满,就把楼下快递小哥也算个胜利者。这么用力堆数据,主办方是不是还想拉上自己宠物猫、快递小哥、大学室友,编个“30万以内你想象不到的销量TOP10”?别怪我多嘴,毕竟国产榜单一如既往,哪里需要数据,哪里就有神仙下凡——不拿照片证明是哪款车,怕是连自己家销售都搞不明白。
每逢类似榜单出街,评论区都能炸出一堆戏精,网友们的智慧比综艺天团还高八度,一句“谁排的,一眼便知”足以让主编跪下忏悔。每一个“榜单发布”,都像给网友们下饭,腥风血雨间夹着点自嘲,一边说“我信了你的邪”,一边自制段子“小米汽车什么时候能上榜?能不能把共享单车加进去?”甚至还有“上榜车买了送我丈母娘一台,这家汽贸公司会倒闭吗?”你品,你细品,这就是中国式榜单的精髓,谁红谁上,谁有资本谁就闪,全民众筹凑数据,看起来热闹,其实有点尴尬。
逼格高的榜单都是镀金的,数据怎么来?要么自己家刷单,要么经销商集体“友情买入”,要不就是弄几个训练有素的大客户,差不多挺够撑门面。榜单就像女装商场里的人体模特,穿啥高档背心都不掉价,你敢试穿,才发现原来是“三件套”,内裤都不是你的。买车这件事,到底买的是情怀、功能、性价比,还是技术,最多也买个宣传册。榜单能看出个高低吗?别逗了,厂家只想把车卖出去,管你有没有试驾体验,反正榜单明天就能改名,今天销量不错,明天就“口碑爆棚”,你跟着买单,人家在办公室喝咖啡。
谁时兴搞销量排行榜?厂家想要面子,经销商想要业绩,网友想要段子,销售想要提成都不带喘气。排行榜这种东西,很像你妈给你分床单,铺得整整齐齐,但有一天家里闹水管爆裂,谁干净谁都得湿一身。光看排行榜不如直接问楼下保安,买车到底选啥?毕竟榜单里看不到“司机师傅加班哭晕”,也不见“充电桩调价”,“剐蹭保险小门”,还有那隔天就掉的内饰小板块。榜单也不管你后备箱装多少白菜,阳台听不听见牛市红利,买了之后你会不会怀念旧自行车踩起来的空气感。
厂家这些榜打造得跟选美似的,门面上长安拼命刷脸,鸿蒙专打硬广,岚图沦为面子担当,方程豹像是来压轴的背景演员。谁家都想证明自己是全村的希望,其实上市就像开淘宝直播,能不能卖出全靠主播自带口音和直播间气氛。消费者买车铁了心就是“买三五万看脚感,买三十万看头衔”,楼下邻居都知道自己的车是啥牌子,就差朋友圈晒了。榜单一旦铺开,似乎全国人民都歪着脑袋看谁家先冒烟,丧钟敲响,别家只能充当“陪衬部队”,热闹归热闹,自己车库里还得自己打扫。
有网友吐槽,“榜单上啥都有,榜单外才是人间。”确实,现在买车就像买基金,谁吹得响谁成交得快,但等真拿到手,发现里面不是涨停就是锁仓。榜单再多不如亲自体验,“30万车能不能养活全家”这种灵魂拷问,比榜单还本土。榜单混战,说到底还是一锅烩,各家凌乱,谁都能割韭菜,谁都能做韭菜。我承认榜单可以参考,但最后还是得看自己钱包有多大,有没有勇气入场,能不能忍受朋友圈里三天一晒“五菱宏光自驾游”,五天一晒“特斯拉用电省到哭”,七天一晒“长安销量第一”。
也别忘了,榜单只能当段子看,真正安慰人心的不是销售冠军,而是能把你安全送到家的人。岚图也好,长安也罢,阿维塔、方程豹,谁都可以上榜,谁也可能下榜。品牌和销量就像梦想和现实,榜单吹得再满,最后能不能开回家才是硬道理。排行榜只是给人多一种选择,跟买衣服一样,谁能把你裹暖和了,谁才是你的TOP1。
写到这里,该奉上榜单了。可惜榜单早被网友一眼看穿,官方数据一如既往地让人怀疑人生。反正看榜买车,不如听楼下保安讲段子,能不能上榜不重要,重要的是榜单上大家都能乐呵一下,谁家都别太在意销量,毕竟明天还有新榜单,说不准哪家又成了老大,人类的悲喜从来不共通,厂家只会微笑着收割下一轮。
最后,借用一句黑色幽默:你在排行榜里找真相,厂家却在排行榜里写段子。榜单能不能当真?我觉得你最好买辆自行车,省下三十万,买份早饭吃一年,或许更有性价比。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