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奔驰GL350法拍,1元超低起拍价仅5人竞拍,竞价环节无人出价导致流拍

一辆历经7次事故、维修费超50万的奔驰GL350,即便标价1元起拍,也难逃流拍命运,这并非捡漏机会,而是精明买家对高风险资产的理性拒绝。

南宁奔驰GL350法拍,1元超低起拍价仅5人竞拍,竞价环节无人出价导致流拍-有驾

拍卖噱头,隐藏底价的神秘游戏

2025年9月17日,某拍卖平台上,南宁市一辆奔驰GL350以1元起拍价吸引眼球。 拍卖需要缴纳1万元保证金,5人报名参与竞拍。

竞拍过程并不激烈,仅加价6次就结束,最高价格定格在4.2001万元。 由于未达到拍卖方设置的保密保留价,拍卖最终流拍。

这种不公开保留价的做法在拍卖中并不常见。 买家在不知道底价的情况下出价,如同在黑暗中摸索,自然不愿盲目提高报价。

南宁奔驰GL350法拍,1元超低起拍价仅5人竞拍,竞价环节无人出价导致流拍-有驾

辉煌往事,百万豪车的坎坷命运

这辆奔驰GL350美规小型越野客车,出厂日期为2013年7月,2014年4月9日初次登记,车龄已超11年,行驶里程达17.07万公里。

车辆引人注目的是其事故历史。 截至目前,这辆车已发生过7次交通事故,其中2018年的一次事故维修费用高达50.2万元。

现任车主于2023年6月3日通过法拍购得此车,随后进行了系列整修,包括前保险杠、叶子板、车门等喷漆及更换空气悬挂包、空调压缩机等。 2024年,车辆又发生事故,涉三者险车损约3000元。

南宁奔驰GL350法拍,1元超低起拍价仅5人竞拍,竞价环节无人出价导致流拍-有驾

面子工程,车标背后的身份焦虑

这辆奔驰GL350一个引人注目的细节是:车标被改为更高级的GLS 450。 GLS系列比GL系列定位更高端,这种“升级”很可能源于车主的面子考虑。

这种改标行为不仅涉及诚信问题,也可能影响车辆的实际价值评估。 懂行的买家看到这种操作,反而会对车辆的真实状况产生更多疑虑。

市场理性,买家为何不愿出高价

5人报名仅出价6次,最高价止步4.2万元,反映出买家对这辆事故车的价值判断趋于理性。

相比之下,2025年9月南宁另一辆奔驰ML350法拍,虽然车龄13年且无法启动,仍以6.25万元成交。 那辆车没有如此严重的事故记录。

奔驰老款车型的维修成本极高。 有报道称,老豪车“零件全靠拆车件和海外订货,换个空气悬架够买台二手飞度”。 加上这辆车多次事故记录,后续维修费用可能是个无底洞。

南宁奔驰GL350法拍,1元超低起拍价仅5人竞拍,竞价环节无人出价导致流拍-有驾

商业拍卖,隐藏成本与风险陷阱

与司法拍卖不同,这种商业拍卖的竞得者需额外支付技术服务费和佣金,实际成本可能超出预期。

商业拍卖中,委托方(车主)通常会设置心理底价,即使拍卖信息未明确标注保留价,也不可能真正接受远低于预期的价格。

这也是为什么商业拍卖中“捡漏”可能性远低于法拍的原因。 卖家作为商业机构,其定价策略更加精细,不会轻易让买家获得超额收益。

南宁奔驰GL350法拍,1元超低起拍价仅5人竞拍,竞价环节无人出价导致流拍-有驾

拍卖机制,保留价的双面效应

保留价机制本是拍卖中的常见设置,旨在保护卖家利益。 根据拍卖理论,保留价可以防止买家合谋压价,保障卖家获得合理收益。

在实际操作中,不公开的保留价可能抑制竞拍积极性。 买家不知道需要出价多少才能达到卖家的心理预期,可能会提前放弃竞拍。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本次拍卖中,买家只愿意出到4.2万元,卖家可能期望更高的价格,最终造成流拍结局。

类似2023年10月那起1元拍下奔驰却仅获5分钱赔偿的案例,此次南宁奔驰拍卖的5位报名者似乎更加理性。

他们将出价锁定在4.2万元,不再加价,最终因未达保留价而流拍。

拍卖行业中的“保留价”制度本意是保护卖家利益,在实际操作中,不公开的保留价更像是一场心理游戏。

买家需要看穿“1元起拍”的营销噱头,基于车辆实际状况和价值做出理性判断。

#热问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