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企业绑定电池厂加速突围,合资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

当零跑汽车与中创新航共同宣布投资75亿元建设动力电池合资项目时,人们啥也没说,直接懂了:新一轮“整车厂+电池厂”的深度绑定已经火力全开。同样,理想汽车和欣旺达合资成立电池公司,股权一人一半,这种格局堪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新标配。而这波绑定绝对不是一次短暂的商业合作,更像是新能源行业从“逐鹿”到“抱团”的冰火进化。

新能源汽车企业绑定电池厂加速突围,合资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有驾

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注定闪亮,给动力电池竟然带来不小的压力?你没听错!前三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突破了1120万辆,几乎快攻下了新车销售的一半江山!与此同时,报表里动力电池的装车量增速却远远赶超整车销量,这种涨势投射在供应链上,只能得到一个词:紧张。第四季度,更是把这种供需失衡推到了风口浪尖。不少车企开始冲刺全年销量目标,而你知道了吗?动力电池的供给稳定性成了它们的最大心病——这东西可是“吃瓜群众的锅底”,紧要关头没有电池,拼销量只能靠搓麻将想象力。

零跑和中创新航共同搞出的33.6GWh产能基地,简直就是精准匹配零跑的年销目标。你看,今年零跑销量撞到39.6万了,前9个月就增长了129%,这简直让电池厂跟上都得穿跑鞋。而理想汽车的合资项目更是挑明了心思:自研电池要上车,它们的眼睛盯得紧,明年就开始拼命投产,为销量持续扩张打基础。

新能源汽车企业绑定电池厂加速突围,合资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有驾

你别说,这“整车厂+电池厂”的绑定模式还确实是破解车企焦虑的灵丹妙药。新能源汽车行业现在一到旺季,就是全员比赛看谁能拿到电池资源。对于车企来说,合资建厂意味着提前锁定产能,不需要天天睡不着想着“无米之炊”。像理想和欣旺达这种股权对等的合资模式,更是典型中的典型:不仅解决了电池够不够用的问题,还给了理想汽车自产电池的马力,成本和技术双管齐下,效率飙升。

对电池厂而言,这种绑定模式完全是吃瓜捞利的黄金操作。毕竟谁不想跟一家销量疯狂增长的车企组CP呢?这意味着稳定的订单流,还可以让新增产能不愁卖出去,比如中创新航跟零跑的小日子,看着就舒服。同样的,欣旺达也没闲着,现在凭借和理想、东风的合资项目,电池装车量一路爬升,逐渐向行业头部靠拢。

新能源汽车企业绑定电池厂加速突围,合资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有驾

全产业链的马车转向,不止是成本突围的手段,更是推动整车与电池技术共同演进的大动作。就拿零跑和中创新航举例,双方的技术互补堪称教科书级别:零跑的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与中创新航的定制电池方案一拍即合,这种“量身定制”的适配,不但优化了能量密度,还能基于车型设计进行空间利用率的深度挖掘。而理想汽车自研的电芯配方和算法技术,搭配欣旺达成熟的制造工艺,技术跳跃性落地更快,量产成绩也更好。你总能在这些企业的技术规划里,找到一种共同心声:“未来竞争不是你一家产品做得好,而是产业链足够完整。”

这种深度绑定不是小众玩法,反而正成为能源车企和电池企业在市场淘汰赛中的核心战略。你看这熟悉的品牌们,长城、吉利早早完成了电池自研布局;零跑、理想现在虽然是新势力,但在绑定二线电池企业上竟然步步紧跟,与宁德时代相对松散的传统采购模式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说明车企的需求已经从单一合作出发向综合实力和话语权靠拢,而二线电池企业更愿意通过共享技术抢占市场份额,是一种属于“伙伴关系”的双赢局。

新能源汽车企业绑定电池厂加速突围,合资模式正在重塑行业格局-有驾

这是一场由市场需求推动的合资浪潮,背后不仅仅是技术互补,更意味着行业版块的加速融合。我们不得不说,整车厂和电池厂的深度绑定正在深刻重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格局。对于车企与电池企业来说,能赶上这趟车是自己的幸运,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这场产业合资列车中长期保持竞争力。未来,谁能做到资源最大化配置,才是胜者,至于你我,只等着看谁最后成为行业大佬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