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轿车销量榜一出炉,就炸了锅! 小米SU7,这个被无数科技迷和车友捧上天的“黑马”,居然只排到第14名,月销量连前十五都挤不进去。
要知道,年初发布时它可是刷屏全网,现在却悄悄跌出第一梯队,这反差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难道新势力真的拼不过老牌车企的底蕴? 数据背后,藏着的可是整个市场的残酷洗牌。
2025年9月,国内轿车零售销量榜单上前四十名里,新能源车霸占了七成席位。
五菱宏光MINIEV以5.1万辆的惊人数字稳坐头把交椅,比第二名多了整整三千辆。 这种“断崖式领先”可不是偶然,它靠的是低价和实用策略,牢牢抓住小城市和代步刚需群体。
吉利星愿这次丢了冠军宝座,但销量依然亮眼,卖了4.8万辆。 这款车性价比超高,配置给得足,价格又亲民,成了不少家庭的首选。 不过,面对宏光MINIEV的强势反超,星愿的“微车王”称号这次有点悬了。
秦PLUS新能源、海豹06DMi、海鸥三款车销量全都超过1.6万辆,尤其是秦PLUS,直接冲进前三。
比亚迪的插混技术越来越成熟,充电快、油耗低,老百姓用着省心,自然愿意买单。 但细看数据,比亚迪的爆款主要集中在10万到15万价位,再往上就有点吃力了。
燃油车这边,日产轩逸成了“独苗”,以3.3万辆的成绩排在总榜第四,也是燃油车里的第一名。
朗逸和速腾这些老将还在前十徘徊,但销量已经不如前几年风光。 B级车市场里,凯美瑞、迈腾、雅阁都卖了一万多辆,算是稳住了阵脚,可整体势头明显被新能源压着一头。
小米SU7排第14名,具体销量没详细公布,但肯定没破万。
这款车刚上市时靠智能配置和雷军背书火了一把,可现在竞争太激烈,同价位的比亚迪、吉利产品力更强,小米的渠道和服务网络还没完全跟上,掉队也不意外。 其他新势力像小鹏P7、银河A7,排名都在中游徘徊,不温不火。
再看那些惨淡的车型,真是“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丰田雷凌、林肯Z直接跌出前一百名,月销可能就几百台。 威朗、型格这些曾经的热门车,现在销量不到1200辆,几乎被市场遗忘。 新上市的尊界S800更惨,排名第99,销量才1800辆出头,出师不利。
合资品牌里,大众系靠速腾、朗逸撑场面,但国产车的冲击越来越大。
自主品牌除了比亚迪,长安Lumin、红旗H5也卖得不错,尤其是红旗H5,月销过万,说明国产车在中高端市场慢慢站稳了。 不过,像星瑞、卡罗拉这些以往的热门车,这次连前四十都没进,市场淘汰速度比想象中快。
9月的数据还显示,微型电动车和插混车是绝对主力。
宏光MINIEV、海鸥这种小车,便宜好开,充电方便,成了城市通勤的香饽饽。 插混车型既能加油又能充电,解决了里程焦虑,像比亚迪秦L、海豹06DMi都靠这个优势抢市场。 反观纯电中级车,除了特斯拉和极氪,其他品牌表现一般。
燃油车虽然销量下滑,但也不是全无机会。
轩逸、朗逸这些车靠着口碑和省油特性,在三四线城市还有忠实用户。 只是价格战越来越猛,新能源车不断降价,燃油车的利润空间被压得越来越小。
从品牌格局看,比亚迪、五菱、吉利成了新能源三巨头,传统合资像丰田、本田只能靠降价保销量。
豪华车里,宝马3系、奥迪A6L还能月销过万,但增长已经放缓。 整个市场就像一场马拉松,现在才跑到中途,谁掉队谁领先,还说不准。
9月的销量榜告诉我们,老百姓选车越来越务实,性价比和用车成本成了关键。 新能源不是噱头,而是实打实的趋势。 那些跟不上节奏的车型,哪怕曾经再风光,也可能一夜之间被甩出赛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