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可能会好奇,吉利帝豪为什么能在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上红了这么多年,还能一波一波更新换代,销量还居高不下。说句心里话,我自己也会不由得想问:一个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家用轿车,凭啥能混十六年?是不是中国汽车市场太缺少选择了?还是咱中国消费者就吃这一套?
我看未必。要真是一件东西没点硬功夫,光靠“枯燥无味”的改款,没几下子就会被淘汰。想想这十来年我国的车市风云变幻,小到日益精进的国产品牌,大到老牌合资、大杀四方的新势力,哪个不想咬一口蛋糕?可到头来,帝豪这根“骨头”还就是没人能咬动,这里头一定有门道。
这次帝豪的全新换代,可以说是贴着市场趋势来的——外观、内饰、动力全方位升级,而且还不是那种“遮遮掩掩小打小闹”式的。最大变化之一,无非就是动力。从早先那台1.5L自吸发动机,直接换装成了1.5T涡轮增压发动机,这可不是小升级。有人可能觉得排量还是1.5有啥区别,其实这事儿藏着不少门道。自吸发动机其实很“友善”,但在满载、爬坡、加速超车这些场景下,难免有点气喘吁吁。现在直接上了133kW最大功率,290N·m峰值扭矩,配上*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你得承认,这动力水准,有点冲击合资自吸1.8甚至部分2.0的意思了。
是不是动力越大就越好?真不是这么简单。咱家用车,要的其实不是啥激情V6声浪,而是你高速要超车,车能给你信心,爬个坡也能“有劲儿”,哪怕拉着一家老小、后备箱塞满了,也不至于被人一脚油门就拉开档次。新帝豪这套动力,应该说把用户体验往前推了一大步。0-100km/h加速能做到7.9秒,这个成绩搁在十年前那就是性能车领域了。如今普通家用轿车敢标这个数据,你不服都不行。
其实升级的不只是动力,该车尺寸也加大了,4815mm的车长、1885mm的车宽、2755mm轴距,车内空间自然也就更宽敞。二排的肘部空间和膝部空间,足以应付家庭主流需求。过去大家买自主品牌车,忍不住总要拿空间说事,现在新帝豪是直接“比大”的思路,满足中国人买车“要大要舒服”的心气儿。但是我要说,大空间、动力强,这些都不算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这一次帝豪搞了个“大招”——Flyme Auto智能座舱。有的朋友看到名字可能懵逼,啥是Flyme?其实就是魅族操作系统跨界到车机领域,以流畅、易用见长。大屏、液晶仪表、悬浮式中控,这些词你听着可能天天都喊,但实际体验那又是另一回事。想想以前买十几万的大众,死板的中控、十年如一日的UI设计,是不是觉得千篇一律,毫无新意?智能化其实不是“堆材料”、不是“把屏幕做大”,而是用起来顺手、省心。帝豪这套座舱,据说无论导航、回家、看视频刷歌,响应速度、逻辑都算得上流畅。
而且我留意到一个细节——全车内饰不光是看着金属质感,实打实的物理按键、水晶挡把、皮质打孔座椅、风冷无线快充,这些所谓“豪华感”的小心思全都加上了。说句大白话,现在消费者早就不满足于“能用就行”,要的是体验,手一摸、脚一坐、眼一看,得有那个档次。吉利帝豪显然是学透了这“用户思维”,新车上了305万像素起步的摄像头、得体的氛围灯、双拼配色的方向盘...你说国产车不懂生活?起码老吉利是懂的。
再想深一步,我想问,帝豪这样升级,意义大不大? 也许在一些“非刚需”用户眼里,紧凑级家用轿车就是“买菜车”,改进再多,不就是“下一个年货”?可是你要真去小区、菜市场问一问:你们家那台帝豪用了几年?多半会听见“省心”“省油”“不好坏”这些老词。买一年、用三年、搁六年,动力弱、不智能、舒适性不够——这原本是老帝豪给人的印象。而这次全系上1.5T、卷智能、拼体验,难道不就是要打破合资“品牌壁垒”的意思?
过去大家买吉利,心里都有点小算盘:便宜、省油、空间大、修车便宜。如今新帝豪越做越好,甚至还能“秀一下档次感”,要面子要体验的年轻人、家庭用户都能照顾到。你说*吉利是不是有点“野心”*?我认为有——自主品牌赶超合资,不只靠价格,更要靠实力。
当然,绕过大话空话,买车归根到底是一门“民生学”。你说是动力为王、还是智能优先,其实都没有谁对谁错。关键是这车到手后省不省心、好不好用,三五年以后折不折腾人。我倒觉得老帝豪十六年卖了四百万台,不是偶然,是因为它真正融进了中国人的日常。它不像一辆“梦想之车”,却永远能成为“生活的好搭子”。
大多数中国家庭,买车往往不是“一锤子买卖”。考虑的地方太多,既要颜值过关,还要空间够大,既要不贵,又要日常省心,最好还能跟风潮流体验点新玩意。你能满足大部分家庭,买你才有基础,后续不断升级,才能一直活着。帝豪的新一代给出的方案是:实打实地把*基础属性*堆满,再用智能、豪华提升溢价感。你像*Flyme Auto*这种解决实际体验的问题,起步就给全系标配,不玩虚的。动力全系1.5T,也摆明不想再做“拖油瓶”。哪怕未来电车成为主流,传统油车也不能只是守着“节能省油”和“便宜”的老路。
再回头看一下这个市场,现在市面能选的紧凑型轿车一抓一大把,你甚至不用一万五万,十来万也能落地,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信任吉利帝豪?这或许就是一种品牌与用户之间的“默契”——用习惯了,体验过了,不爱折腾,也不会坑人。这份安稳感,其实才是中国人对一辆车最实际的诉求。你说电动车飙得快,科技感炸裂,但家里老两口要去买菜,或者接娃上下学,你敢让他天天充电、天天鼓捣智能语音指令吗?
再说说现在国产品牌个个都喊“向上突破”,其实也很卷,但卷到头很多“新势力”都容易悬浮在天上。你别看各路新车型都把“液晶大屏”吹上了天,但你实际摸一摸、点一点击,顿卡不顺眼,用户体验还不如几年前的老机头。帝豪的升级之所以值得看,不只是摆新花样,更是把“客户心里想要的东西”极致地落地了。这才是中国车能做大的本事。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买帝豪。但只要你仔细看,现在*十万到十五万这个行当*,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接近“硬碰硬”。帝豪敢全系上涡轮、加智能、下狠料,说明中国汽车工业不只是“改改标识、跑到低价里卷”,而是真正敢于PK技术与体验了。也许有的人会怀念那会儿一台手动自吸的帝豪不过六七万,“拉货拉人不心疼”。但你要问问现在的小孩、年轻人,看不看中体验?舒不舒服、科技感足不足?老帝豪后来不断年轻化,就是在“稳中求变”。
所以这个全新帝豪,说白了,就是吉利对市场、用户和行业竞争各方面交卷的答卷。新车好不好、适不适合买,我不做推销。终究,决定权还在每位消费者手里。这世界上没完美的产品,但能持续进步的品牌,才会一直赢得时间。这才是吉利帝豪“十六年还活着,还被期待”的真实秘密。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