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宝马推出M50发动机,开启了其直列六缸发动机的全新篇章。M50取代了M20,成为宝马首款采用双顶置凸轮轴(DOHC)布局的直列六缸发动机,为宝马中型轿车和轿跑车的性能和精致度树立了新的标杆。在长达六年的生产过程中,M50从一款性能稳定的车型发展成为备受追捧的经典之作——尤其是在其后期的“M50TU”车型中,该车型通过宝马的VANOS系统增加了可变气门正时系统。
工程概述
M50 主要有两种型号:M50B20 和 M50B25,排量分别为 2.0 升和 2.5 升。两款发动机均采用坚固的铸铁缸体、铝制缸盖和双顶置凸轮轴 (DOHC) 24 气门结构。与即将停产的单凸轮轴 M20 相比,这种布局赋予了 M50 更佳的进气性能和更高的转速潜力。在其最初的非 VANOS 版本中,2.5 升 M50B25 发动机在 6,000 rpm 转速下可输出 189 马力,在 4,700 rpm 转速下可输出 181 磅-英尺的扭矩——即使在今天,对于一款自然吸气直列六缸发动机来说,这样的成绩依然可圈可点。
1992年,宝马推出了M50TU(技术升级版),增加了单VANOS(进气凸轮轴可变气门正时)。这提升了低速扭矩和驾驶性能,尤其是在城市道路或走走停停的路况下。动力数据基本保持不变,但发动机的可用范围有所扩大,使M50TU成为宝马爱好者的挚爱。
可靠性:过度建设和压力不足
如果用一个词来定义 M50,那就是“过度打造”。这些发动机是在宝马优先考虑机械寿命和工程精度的时期设计的。铸铁缸体几乎坚不可摧,而铝制缸盖也经久耐用,只要不过热。水泵、节温器和气门室盖垫片等常见磨损部件可能会出现故障——但这些部件很容易维修,而且在 DIY 社区中也有很多记录。
M50 还避免了后期发动机的一些顽疾,例如早期 M60 V8 发动机的 Nikasil 缸径磨损问题,以及后期 M54 发动机中出现的 VANOS 异响问题。即使是 M50TU 中的 VANOS 装置,与后期的双 VANOS 系统相比也相对简单,故障率更低。如今,许多高里程 M50(超过 30 万英里)仍在路上行驶,这充分证明了该发动机传奇般的耐用性。
调音潜力:隐藏的宝石
虽然 M50 可能不像其涡轮增压后继车型那样在售后市场备受追捧,但它却是一款出人意料的可调式发动机。锻造曲轴和坚固的下部使其能够在合适的辅助改装下处理增压。升级内部结构和独立发动机管理系统后,400-500 马力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不罕见。
自然吸气发动机也有改进空间。车迷们通常会升级到更大的节气门体、高性能凸轮轴和定制排气歧管。最受欢迎的改装之一是将“M50进气歧管更换”到后期的M52或M54发动机上,因为M50的进气室可以提供更好的顶端气流。这充分体现了M50性能至上的设计理念及其在混合动力车型中的实用性。
效率:在当时是先进的
虽然燃油经济性并非M50的首要目标,但对于一款20世纪90年代的直列六缸发动机来说,它仍然相对高效。原厂状态下,M50B25的油耗约为22-28英里/加仑,具体取决于驾驶风格和车辆配置。配备VANOS系统的版本在实际工况下表现略胜一筹,这得益于扭矩输出的提升以及低转速下更高效的燃烧。
此外,M50 的机械结构简洁——没有涡轮增压器、没有高压燃油泵、没有直喷系统——这意味着更少的系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化,从而降低燃油经济性。对于一款已有 30 年历史的发动机来说,M50 在性能与合理油耗之间取得平衡方面仍然独树一帜。
BMW M50 发动机型号及应用
M50B20(2.0L,非VANOS)
宝马 520i(E34):1990–1992 年
宝马 320i(E36):1990–1992 年
M50B20TU(2.0升,单VANOS)
宝马 520i(E34):1992–1996 年
宝马 320i(E36):1992–1994 年
M50B25(2.5升,非VANOS)
宝马 525i(E34):1990–1992 年
宝马 325i(E36):1990–1992 年
M50B25TU(2.5升,单VANOS)
宝马 525i(E34):1992–1996 年
宝马 325i(E36):1992–1995 年
爱好者的吸引力
如今,M50发动机被视为宝马直列六缸发动机进化史上的转折点。它为M52、M54以及最终备受喜爱的S50和S52高性能发动机奠定了基础。它集坚不可摧的可靠性、便捷的调校选项以及永恒的宝马风格于一身,深受E34 5系和E36 3系车主的喜爱。
对于那些想要修复经典宝马或打造经济型赛道跑车的人来说,M50 仍然是最值得选择的发动机之一。它简洁、坚固、响应迅速——在如今涡轮增压技术日趋复杂的时代,这些品质已然愈发罕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