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的沙发不香了?换装鸿蒙智能座舱,还值得买吗

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天籁吗?当看到鸿蒙座舱这四个字跟日产天籁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感觉像是两个世界的东西硬生生被拧在了一块儿。这冲击力,不亚于听到你从小吃到大的街边老店突然宣布要搞米其林分子料理。

曾几何斯,天籁这个名字就等于舒服的代名词。你闭上眼都能想起来,那套被称为大沙发的座椅,人一陷进去,什么烦心事儿都感觉能被柔软的海绵给吸收了。那时候买天籁的人,图的不是别的,就是那份安稳和体面。车不需要多快,也不需要多智能,只要能安安静静地把你从A点送到B点,顺便再过滤掉路上大部分的颠簸,那就值了。那时候的天籁,骨子里透着一股从容,像个中年男人,话不多,但总能给你依靠。

天籁的沙发不香了?换装鸿蒙智能座舱,还值得买吗-有驾

可时代变了,变得让人有点措手不及。看看现在的销量,以前月销随便过万的主儿,今年顶峰的七月份也就卖了七千多台,到了九月份更是掉到了三千出头。这数字冰冷地告诉你,光靠舒服已经没法在这个时代立足了。隔壁的自主品牌,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屏幕一个比一个大,车机一个比一个会玩,冰箱彩电大沙发成了新标配。消费者的口味变了,老一套的打法,人家不买账了。

所以,日产急了,天籁也必须得变。2026款的官图一出来,那感觉就更强烈了。前脸那个V-Motion格栅虽然还在,但里面已经不是简单的几根镀铬条了,而是变成了主动式可变进气格栅,听着就很高科技。贯穿式的灯带,矩阵式的激光大灯,点亮后确实挺唬人。这副模样,跟以前那个温文尔雅的天籁简直判若两人。

天籁的沙发不香了?换装鸿蒙智能座舱,还值得买吗-有驾

车身侧面的线条倒是没那么夸张,但C柱那个溜背角度硬是给增加了5度,配上新的19英寸轮毂,一副要跟你聊聊运动性能的样子。车长增加了14毫米,达到4920毫米,轴距没变,还是2825毫米。数据上的小修小补可能感觉不明显,但视觉上确实显得更修长低趴了一些。说实话,这外观,你把它车标挡住,说它是哪家新势力造的车,估计都有人信。尾部那个贯穿式尾灯和双边共四出的排气,更是在努力地向年轻人示好,仿佛在大喊:看,我也能燥起来!

真正的重头戏还是车里。坐进去,以前那种熟悉的、有点老派的居家感荡然无存。一块14.1英寸的悬浮中控屏和一块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占领了整个驾驶舱的核心位置。日产管这叫超视界交互系统,听名字就知道重点在哪了。重点就是,它内置了鸿蒙最新的车机系统,还用上了高通骁龙8295芯片。

天籁的沙发不香了?换装鸿蒙智能座舱,还值得买吗-有驾

这组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天籁终于要在智能化这块儿补课了,而且一上来就是直接找的顶级家教。流畅度、功能扩展性、智能语音交互,这些以前天籁车主想都不敢想的东西,现在成了新车最大的卖点。这还是那个连车机导航都得用手机支架的天籁吗?这变化,太彻底了。

天籁的沙发不香了?换装鸿蒙智能座舱,还值得买吗-有驾

有意思的是,日产在如此彻底的变革中,似乎还想保留一点老天籁的灵魂。官方宣传,那套大沙发基因会得到延续,甚至还参照了NASA太空舱的姿态做了优化,号称能让不同身材的乘客都找到最放松的坐姿。你看,这就是矛盾所在。一个试图用最前沿的智能科技武装到牙齿的座舱,却依然在最核心的乘坐体验上,固执地坚守着它最初的那个卖点。

动力方面,不出意外还是那台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79千瓦,峰值扭矩371牛·米,匹配CVT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大家都很熟悉了,平顺、够用,但跟性能两个字关系不大。底盘调校也大概率还是以舒适为主。这就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组合:一副性能车的长相,一颗智能科技的大脑,一套舒适取向的动力和底盘,再加上一张祖传的大沙发。

天籁的沙发不香了?换装鸿蒙智能座舱,还值得买吗-有驾

这就像一个原本安稳度日的中年人,眼看世界变了,不得不穿上潮牌,拿起最新的智能手机,学着说网络流行语,但骨子里,他最怀念的可能还是回家窝在沙发里的那份安宁。日产把这样一台天籁·鸿蒙座舱推出来,无疑是一场豪赌。它赌的是,那些曾经喜爱天籁舒适性的老用户,能够接受它如今科技化的面貌;它也赌那些被智能科技吸引的年轻消费者,会因为它保留的那份大沙发式的舒适而最终买单。

可问题是,这两种用户群体,真的能被这样一台车同时满足吗?老用户会不会觉得它变得太陌生,失去了原来的味道?新用户会不会觉得,既然要追求智能化,为什么不直接选择那些从里到外都为智能而生的新势力品牌呢?这其中的平衡,很不好找。

天籁的沙发不香了?换装鸿蒙智能座舱,还值得买吗-有驾

最后绕不开的,就是价格。这台全新的天籁,该怎么定价?如果价格高了,消费者可能会说,我为什么不去买一台品牌力更强的豪华品牌入门车型,或者功能更纯粹的电动车?如果价格低了,既对不起这套鸿蒙系统和8295芯片的成本,也可能会让自己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滑落。

天籁的沙发不香了?换装鸿蒙智能座舱,还值得买吗-有驾

这可能不只是日产一家的困惑,而是所有传统车企在转型时都要面临的灵魂拷问。当过去引以为傲的品牌积淀和机械素质,在智能化的浪潮面前变得不再是决定性因素时,到底该如何为自己重新找到一个位置?或许,2026款天籁,就是日产给出的一个尚待市场验证的答案吧。就是不知道,市场会不会给它这个机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