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9万起?凯迪拉克这次为啥敢掀桌子?新款CT6的销量能起来吗?

最近刷汽车圈的朋友肯定都注意到了——2025年10月22日,凯迪拉克官方突然扔出个重磅消息:全新一代CT6正式上市,最狠的是直接甩出"一口价"策略,起步价只要28.99万!

这价格一出来,评论区直接炸锅:"这可是曾经40万多的豪华C级车啊!""宝马5系、奥迪A6L、奔驰E级怕是要连夜开会!"。

要知道,这可是2025年年底冲销量的关键节点,凯迪拉克直接把"豪华中大型轿车"的门槛砍到了30万以内,摆明了是要在BBA统治的地盘里"硬刚"。

那问题来了:曾经高冷的凯迪拉克,为啥突然这么"接地气"?28.99万的CT6,到底是"真香"还是"套路"?

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

第一部分:28.99万起?凯迪拉克这次为啥敢"掀桌子"?

先划重点,2025年10月22日正式上市的新款CT6,官方公布的"一口价"区间是28.99万到32.99万元,这意味着最入门的配置直接杀进29万内。

对比老款起售价指导价都在36.99万到42.99万元左右,这一轮直接砍了8万多块钱,简直是"定价革命"。

当时评论区有人嘀咕:"凯迪拉克疯了吧?这么便宜卖豪华车?"但仔细看配置单,瞬间就理解了,这波操作其实是凯迪拉克被逼到墙角后的"绝地反击"。

要说凯迪拉克为什么敢这么干,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豪华车市场已经彻底变天了。

2025年的豪华C级车市场早就是"修罗场",宝马5系经过终端优惠后32万起就能开回家,奥迪A6L的裸车价早就跌破30万,奔驰E级更是靠"以价换量"硬是维持住了自己的份额。


凯迪拉克要是还死守着40万多的"面子价",消费者连展厅都不会进,这就是残酷的市场现实。

28.99万起?凯迪拉克这次为啥敢掀桌子?新款CT6的销量能起来吗?-有驾

所以这次直接"一口价",说白了就是把原来隐藏的优惠摆到明面上,让消费者不用再跟销售反复讨价还价,也省得大家心累。

往深了说,这波降价背后其实还藏着凯迪拉克的一个战略转变。

新款CT6搭载的是通用集团的Omega后驱平台,这个平台在技术积累上已经相当成熟,成本控制也优于老平台。

车身采用2000MPa热成型钢加铝合金混合结构,在保证强度的同时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全系标配的L2.9级智能驾驶能力,包括高速领航、自动泊车、拥堵跟车,这些功能在两三年前得加价3万块钱才能配上,现在直接变成标配了。

更关键的是那33英寸9K分辨率的曲面屏和搭载的高通骁龙8155芯片,配合OTA V5.0车机系统,这些硬件配置现在成了凯迪拉克的"标准配"。

过去这都是豪华品牌顶配车型的专属,现在入门版就给你装上,这样摊下来的成本反而找到了降价的空间。

最根本的目标转变是什么呢?凯迪拉克其实是在重新定义"豪华"的边界。

以前凯迪拉克靠"美式豪华加高配置"来打市场,但定价太高了,总被吐槽性价比低,结果就是"生意难做"。

现在凯迪拉克明确喊话:"我们要的是那些想买豪华车,但又嫌BBA太贵的消费者"。

这个定位其实相当精准,比如30岁左右的职场精英,预算基本在30万左右,既要面子,车标不能太low,又要里子,配置不能太寒酸。


凯迪拉克CT6正好卡在这个需求点上,品牌是豪华二线里最有"美式气场"的,硬件配置却比同价位的BBA高半级,这就叫"错位竞争"。

28.99万起?凯迪拉克这次为啥敢掀桌子?新款CT6的销量能起来吗?-有驾

有人可能会问:凯迪拉克现在日子这么难吗?值得这么玩命地降价?

坦白讲,确实不乐观。根据最新数据,凯迪拉克在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只有6.2万辆,同比下滑了接近3成;到了2024年全年,凯迪拉克总共才卖了11.38万辆,同比下滑37.8多,已经连续三年下滑了。

月均销量还不到1万辆,在大城市的马路上都不太容易看到凯迪拉克的车,这就是现实的残酷。

所以这次降价对凯迪拉克来说,与其说是一个"进攻",不如说是一个"求生"的举动。

通过把价格砍到这个位置,凯迪拉克希望能够唤回那些曾经喜欢美式豪华的消费者,也想吸引那些对BBA的"品牌溢价"感到疲倦的购车族群。

这是背水一战,也是最后的"豪赌"。

第二部分:28.99万的CT6,到底"值不值"?这些升级才是真王炸!

便宜是便宜了,可这车到底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呢?有人会担心这是不是"减配降价",结果发现新款CT6的升级其实全是"戳中痛点"的硬货。

先看动力这块,新车全系搭载2.0T可变缸发动机加10AT变速箱,最大功率237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这个数据跟老款相比其实没太大变化。

不过零百加速7.5秒的成绩已经不算慢了,虽然不像3.0T发动机那么彪悍,但放在同价位的豪华车里也算是主流水准。


关键的亮点在底盘这块,新车这次升级了全新的MRC磁浮底盘技术。

28.99万起?凯迪拉克这次为啥敢掀桌子?新款CT6的销量能起来吗?-有驾

这个技术听起来很高大上,简单说就是底盘能够根据路况自动调节悬架的软硬程度,速度快得离谱,每秒能扫描路面1000次,然后实时调整。

过减速带的时候不会颠得你五脏六腑都疼,在高速过弯时车身侧倾也能被控制得特别稳,有媒体实际测试过,CT6在重庆那种"魔鬼弯道"里的侧倾控制表现甚至比宝马5系还稳。

再看配置这块,那真是"良心"到不行。全系标配全景天窗、真皮座椅、126色氛围灯,中高配开始装BOSE音响系统。

特别是顶配版本,搭载的是Bose Panaray殿堂级音响系统,一共装了34个扬声器,铺满整个车厢,音乐效果那叫一个"沉浸式"。

最让年轻人上头的是那33英寸一体式9K分辨率曲面屏,这块屏幕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在30万价位的豪华车里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

车机系统支持CarPlay、HiCar、CarLife全协议,意味着无论你用苹果还是华为还是安卓手机,都能完美接驳。

更厉害的是车内的所有功能都能用语音控制,空调温度、天窗开合、座椅加热通风,甚至连按摩功能都能语音来操作。

这在30万以内的豪华车圈子里,绝对是"越级"配置。

安全性这块凯迪拉克一直都有传统优势,这一代也没让人失望。

新车用了"超级矩阵式"LED大灯,夜间视野能提升到新的高度,整个前脸照得亮堂堂的。

全车配备8个安全气囊,包括膝部气囊在内,再加上360度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功能,新手司机开这车也能开得特别安心。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凯迪拉克送的"终身免费流量"和"道路救援"承诺,这相当于给你买了一份"售后保障包",用车过程中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28.99万起?凯迪拉克这次为啥敢掀桌子?新款CT6的销量能起来吗?-有驾

所以说,28.99万这个价格买到的CT6,在配置诚意上真的没什么好说的。

对比奥迪A6L和宝马5系的同价位产品,凯迪拉克这边的硬件堆砌程度其实要猛一些,特别是屏幕、音响、底盘这三个消费者最能感受到的地方,都是"拉满"的状态。

第三部分:凯迪拉克这波操作,是"自救"还是"颠覆"?背后藏着大棋局!

现在摆在眼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凯迪拉克为什么非要在这个时间点"掀桌子"?

这背后到底是一个无奈之举,还是有什么更深层的战略考量?

要把这个事情搞清楚,得先从整个豪华车市场的大变局说起。

2025年的豪华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年轻人不再盲目迷信"BBA标",他们变得理性了,更看重的是"性价比加实用性"。

整个2025年的前十个月,国内豪华车市场的销量达到了434.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9.4个点。

但这个增长并不是BBA拉动的,反而是自主高端品牌和新能源豪华品牌的强势崛起,把市场做大了。

说起BBA现在的日子,其实也挺不好过的。虽然宝马、奔驰、奥迪三大品牌仍然占据了全国60以上的豪华车市场份额,看上去还是霸主,但销量数据却让人心疼。

宝马在2024年全年的中国销量是71.45万辆,同比下滑13.4个百分点;奔驰是68.36万辆,下滑7个百分点;奥迪是64.94万辆,下滑10.9个百分点。


三家都在往下滑,下滑幅度还都不小,这就说明了什么?说明传统豪华品牌的"统治力"在被蚕食。

28.99万起?凯迪拉克这次为啥敢掀桌子?新款CT6的销量能起来吗?-有驾

凯迪拉克现在的处境更加严峻。整个2024年凯迪拉克才卖了11.38万辆,同比直接暴跌37.8个点。

这意味着什么呢?凯迪拉克曾经的"美式豪华"光环已经褪色了,在消费者的购车清单里优先级已经往后排了。

到了2025年,情况依然没有好转,上半年销量只有6.2万辆,再次同比下降28个点。

月均销量还不足1万辆,这就是凯迪拉克面临的现实困境。

所以新款CT6的这次"一口价"降价,说白了就是凯迪拉克被逼到了墙角,不得不做出的"绝地反击"。

通过把价格直接砍到28.99万这个位置,凯迪拉克的打法其实是在重新定义整个豪华中大型轿车的价格逻辑。

以前的逻辑是谁的品牌价值高,谁的指导价就定得高,消费者就要为品牌溢价买单。

现在凯迪拉克说:不对,我们的新逻辑是"谁给消费者的实惠最多,谁就是最豪华的"。

这个转变其实是有深层次的市场原因的。当下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他们会用实际行动投票。

既然BBA的品牌溢价那么高,凭什么我不能花相同的钱买一台配置更齐全、做工也不差的凯迪拉克呢?

这种思维的转变,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冲击是巨大的。

从凯迪拉克的角度看,这次CT6的降价还有一层深意,就是想通过旗舰车型的"出圈"来拉动整个品牌的热度。


如果CT6能够打造出"爆品"的效应,那么XT5、XT6这些SUV车型也会跟着沾光,整个凯迪拉克的销售网络都能被激活。

28.99万起?凯迪拉克这次为啥敢掀桌子?新款CT6的销量能起来吗?-有驾

这就是"以价换量,以量保品牌"的老套路,但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对凯迪拉克来说已经是一个"不得不走"的路。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一个现实:即使CT6现在价格这么便宜,销量的表现仍然不够理想。

根据最新数据,2025年9月CT6的销量只有33辆,创造了年度月销新低。

这说明什么?说明仅仅靠降价可能还不够,凯迪拉克还需要在品牌营销、消费者认知等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价格吸引力和品牌认可度,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现在凯迪拉克虽然在价格上达到了诚意,但品牌信心还需要重建。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28.99万的CT6上市之后,评论区直接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各种声音都有。

网友们最关心的问题无外乎几个,咱挑几个典型的问题来聊聊。

首先就是"28.99万买CT6,不如加点钱上二手BBA?"这个问题。

这个逻辑看似划算,确实有人能从二手渠道花30万左右买到一辆2020年左右的宝马5系,看上去好像更"品牌"一些。

但风险其实很大,车龄5年以上的车子,发动机、变速箱这些关键部件可能已经埋下了各种"暗病"。


一旦出现问题,后期的维修保养费用一次就得几千块钱起,这个隐性成本是很高的。

28.99万起?凯迪拉克这次为啥敢掀桌子?新款CT6的销量能起来吗?-有驾

新车CT6有3年质保加上终身免费流量,这个保障程度要踏实得多,开起来心理包袱也小。

而且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原况车",二手车的保值率其实正在下滑,买新不买旧这个判断还是对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凯迪拉克的品牌力不如BBA,开出去没面子"。

这个逻辑其实是对"面子"的一个传统理解,但问题是时代在变。

如果你是去做商务接待,确实BBA的品牌背书更"稳妥",这个我们不否认。

但对于日常通勤和家庭用车,CT6的美式大气外观、盾形格栅、溜背造型,其实辨识度一点都不低,开出去的"气场"也不差。

而且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80后90后的消费主力,他们更看重的是"实际体验"。

谁会天天盯着别人的车标看呢?路上见面两分钟,大家看的是整车的气质,而不是那个车标值多少钱。

还有一个顾虑就是"降价这么狠,会不会影响质量?"。

这个担心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很多消费者的心理认知就是"便宜没好货"。

但凯迪拉克官方明确承诺了,"一口价"车型和原价车型的配置完全一致,生产线没有改变,质检标准也没有降低。

而且2025款CT6用的是通用集团最新的全球供应链体系,零部件供应商和凯迪拉克LYRIQ纯电车是一样的,这个体系的可靠性已经过验证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质量反而是有保证的。


最后还有一个隐藏的问题,就是"新款CT6的销量能起来吗?"。

28.99万起?凯迪拉克这次为啥敢掀桌子?新款CT6的销量能起来吗?-有驾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保值率的问题,如果CT6的销量一直上不去,那么二手车市场就不活跃,消费者的后期保值率就会打折扣。

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凯迪拉克现在要证明的就是,这个降价策略能不能把销量带起来。

如果能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把月销量从原来的几十辆做到几百辆甚至过千,那么市场对凯迪拉克的信心才会真正恢复。

结语:凯迪拉克这次真的"硬刚"了!

从2025年10月22日新款CT6正式上市,我们就能看出来:凯迪拉克早就不满足于当"豪华车陪跑员"了。

28.99万的起售价加上越级的配置,摆明了是要在BBA的地盘里"抢蛋糕"。

这哪是简单的卖车?分明是在给整个豪华车市场"立新规"——豪华不等于高价,实惠加品质才是王道。

下次再有人说"30万只能买BBA",你就把CT6的配置单甩过去:2.0T高功率发动机加10AT变速箱,33英寸9K大屏,L2.9级智能驾驶,MRC磁浮底盘,Bose Panaray音响系统,8个安全气囊,28.99万就能开回家。

这个对比放在面前,说白了就是一个"数学题",消费者会怎么选,就看他们自己的理性判断了。

凯迪拉克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不在于价格够不够低,配置够不够高,而在于能不能通过这次"突围"来重新获得消费者的信心。

销量数据会说话,如果接下来几个月CT6的月销量能从几十辆上升到几百辆甚至过千,那就说明这个策略是对的。


反之,即使价格砍得再低,如果销量还是起不来,那说明问题可能出在品牌认知层面,这是任何一个"价格武器"都无法解决的深层问题。

28.99万起?凯迪拉克这次为啥敢掀桌子?新款CT6的销量能起来吗?-有驾

话说回来,凯迪拉克敢在这个时间点做这样的大手笔,本身就反映出了一种"背水一战"的决心。

在这个流量为王、内卷严重的汽车市场上,凯迪拉克用一个大胆的价格策略吸引了足够多的目光。

至于这个"硬刚"的结果如何,时间会给出答案。

最后的最后,一个灵魂问题留给各位:如果预算就是30万左右买豪华C级车,你会选"真香"的凯迪拉克CT6,还是继续相信"品牌"的BBA呢?

评论区聊聊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