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的贡献没?10月份沈阳宝马再度大幅领先奔驰。
当月,宝马卖出了43564辆车。
相比奔驰的31153辆,差了整整一万多。
这个差距已经不是偶尔现象。
去年,同样的时间段,奔驰在华区的销量还略微占优。
但今年,宝马就像打了鸡血一样,追得飞快。
我琢磨了下,主要还是3系的表现太稳。
每个月都能稳稳破万。你说这是不是品牌的钢筋铁骨?
5系依然坚挺,虽然外形争议不少。
我个人觉得,那个家族式设计,老一代都看着舒服,但新一代真的是有人爱有人恨。
上次带朋友试驾,他说:看着挺大气,但运动感打折不少。——这算评价也算吐槽吧。
说到造型,跟我印象中那马力十足的运动基因,好像变得温柔缓和。
对比同价位的奥迪A6L,宝马的操控感还是略胜一筹。
奥迪的内饰可能更高级一些。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A6L的内饰细节处理真不错,用料讲究,座椅包裹舒服。
但这也让它的价格稍微高出一截。
你觉得同样价位,谁的价值更高?我猜得不准,反正我个人偏爱宝马多一些。
再说说新的X3,虽然外形还在磨合,造型和5系同一套,但我挺喜欢它的空间利用率。
相较于奥迪Q5,厂家声称X3后排空间多出至少5厘米,实际开长途时,没有虚假。
产品力的差别还是体现在细节,比如车型调教、配置丰富度、驾驶体验,我不是夸张。
我还比较关心的是,宝马未来的路线。
毕竟,2026年官方说要适配momenta,那是不是意味着电动车、自动驾驶会成为新标准?
据我稀薄的猜测,这样的系统会让X3的智驾体验大幅提升。
我也试着想象一下,未来的X3,或许会像自动驾驶老司机一样把我们送到公司门口。
对了,关于新一代iX3,我还没有具体见过实车,有知道线索的朋友可以留言。
对比奔驰和奥迪,宝马的售后服务和品牌调性,似乎还是更贴合更多中产的审美。
而且,购车成本平衡点也在不断变化。
咱们去考虑,百公里的运营成本,宝马的电动车可能比同级别的特斯拉还划算一些。
虽然,现在还没数据支撑,但我对宝马的热爱,或许就是在用心部分。
要说销量,很多时候还是心理价位起作用。
比如6万到10万这个区间,能够保证车辆品质,还不过度侵占生活日常,那就很有市场。
本来想说,买车不光是看颜值或配置,操控感、行驶质感也是关键。
刚才和修理工聊过,他说:宝马那几个滤波器调得还行,震动少,出来的车也比较稳。——你看人家直说身体感受。
我其实一直觉得,汽车的好坏,也像生活中的一场微调。
每个人的喜欢都不同,就像喜好不同版本的摇滚。
讲真,车企如果只靠颜值忽悠,早晚也会被市场淘汰。
你觉得呢?在这个快时尚的时代,耐用和品质是不是更重要一点?
还记得去年,有个朋友抱怨说,买个新鲜款,用了不到一年就觉得味不对。
这让我想到,品牌的韧性才是核心。
这个行业里,拼的不是比外形,而是长远。
(这段先按下不表)
很多细节我都没说到,比如售后体验、维修频率、零件价格等。
马上想到一个问题,你有遇到那种,装饰性很强但用着不靠谱的车吗?我倒是遇过几次。
对比来看,车子最终还是用多少,耐用不耐用,才是真正的硬指标。
好了,不多说了。说到这里,脑袋里又浮现出,如果未来宝马能再优化一下电池布局和充电效率,或许还能更抢眼。
结合目前的市场动态,你觉得,谁会在后续竞争中夺冠?还是说,这个冠军还有点悬念?
或者,奔着哪个配置升级或设计革新,让你心动无比?
真的,汽车行业变化得太快,好像每次都在迎来一个新的技术高潮——你说,下一步会是什么?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