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可太热闹了!2025年11月2日,2026款迈腾B9的实车图在网上引发热议——原本被吐槽"按键全消失"的方向盘和中控台,居然把物理按键请回来了!
更受关注的是,车机系统新增了华为HiCar手机互联功能,让智能体验更上一层楼。
要知道,这可是大众啊!2024年迈腾B9刚上市那会儿,因为把空调、音量这些常用功能全塞进触屏,被老司机们骂上热搜。
有个网友吐槽说得特别扎心:"开车还得低头戳屏幕?不如让我骑共享单车!"
结果这才一年多,大众居然"怂了"?
不仅把大家喊破嗓子的按键加回来,还拉上了国产科技大佬华为的互联方案。
这波操作是真听劝,还是被逼急了?
2025年11月初,2026款迈腾B9的实车曝光让不少人看到了大众"开窍"的迹象。
最显眼的变化就是方向盘——原本的触控式按键,现在全系改回了物理按键!
左侧方向盘按键负责定速巡航控制,右侧多功能按键可以调节中间信息屏显示的内容,左右转向灯都有对应的拨杆。
这种设计让盲操变成了真正可能,开车时再也不用低头去找按键位置。
除此之外,新增的华为HiCar互联功能让你的手机能无缝连接车机,实现应用投屏、地图导航等功能,打破了手机和车机的割裂感。
你想想,以前开车用导航得在车机和手机之间来回切换,现在可以直接一个手机投屏,所有功能都整合到一块屏幕上了。
2024年迈腾B9刚上市那会儿,大众可真是把"去按键化"这事儿玩到了极致。
中控台除了双闪和ESP键,其他功能全集成在一块15英寸的大屏里,方向盘采用触控式按键。
当时就有老车主吐槽说,开个车跟参加科目一考试似的,调个空调得先点"车辆设置",再点"空调选项",最后才能调温度。
还有人说在危急时刻按错了按键,差点追尾。
结果网上骂声一片,销量数据也遭殃——迈腾B9于2024年7月9日正式上市,但销售表现并未如预期。
根据数据统计,新车上市七个月后,第八代迈腾的销量占比竟然还高于第九代(B9),这充分说明了消费者对新车设计的不满。
那为啥这次大众突然"认怂"了?
这事儿的背后逻辑很简单——市场给的教训太疼了!
2025年国内中型车市场早就变了天。
比亚迪汉DM系列凭借物理按键加智能语音的组合,销量表现强劲,10月份单月销量就突破一万辆。
2025年1月到10月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88万辆,这个数字足以说明消费者对这种设计的认可。
雅阁的老司机也在网上夸,说"旋钮和实体键才是开车真正的安全感"。
就连新势力里的理想L6,都把常用功能做成物理按键放在方向盘周围,让驾驶者可以专注于路面。
用户用脚投票的结果就是:再炫酷的大屏,不如让我一键搞定空调!
大众要是再不改,怕是要被逼出主流B级车市场。
2026款迈腾B9的改款,可以说是大众对市场压力的一次直接回应。
方向盘全系改回物理按键,从最低配到最高配都没落下一个版本,这充分体现了大众对这个改进的重视程度。
无线充电功率也从15W升级到了40W,这个细节虽然不起眼,但反映了大众在提升用户体验上的诚意。
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次改动不仅仅是堆砌功能,而是对用户调查数据的直接应用。
大众显然通过论坛、投诉数据、销量分析等多个渠道,收集到了关于触控按键的大量反馈。
这次改款就是根据这些真实的用户声音做出的调整。
第一部分标题
为啥新增华为HiCar?大众在补什么课?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要问:大众自己不能搞车机互联吗?为啥非得要拉上华为?
这事儿得从大众的"技术短板"说起。
大众的车机系统一直被吐槽"卡成PPT""反应慢半拍"。
2024款迈腾B9使用高通骁龙8155芯片,拥有8个TOPS的AI算力,开机速度和响应能力相比老款有所提升。
但和新势力以及国产品牌比起来,差距还是挺明显的。
特别是在生态整合和第三方应用支持方面,大众原厂车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你想想,自己的车上有一堆功能,但是手机上也有一堆功能,两个系统之间基本是割裂的。
导航得在车机上用,音乐想听手机上的服务,信息推送又分散在不同的地方。
这种体验对于现在习惯了手机无缝协作的用户来说,简直就是倒退。
这时候华为HiCar就派上用场了。
HiCar是华为提供的一套手机与车机的互联方案,基于Wi-Fi Direct点对点技术连接手机和车机。
简单说,就是让你的手机和车机形成一个"硬件共同体",实现硬件互助。
比如说,你用手机投屏导航,车机摄像头可以辅助手机的视频通话效果,手机的高通话质量和车机的音响系统结合在一起,通话质量就能大幅提升。
这种应用层面的互联,对于升级用户体验、弥补原厂车机生态的不足,确实管用。
大众这次选择新增华为HiCar,本质上是在补自己的"生态短板"。
2026款迈腾B9的车机芯片继续采用高通骁龙8155,这个决定说明大众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硬件基础。
但新增了华为HiCar的手机互联能力,这意味着什么呢?
你可以用手机一键投屏导航,不用再在车机上费劲地输入地址。
你可以让音乐播放在车机上,同时接收手机上的信息推送,两个系统协同工作。
你甚至可以通过手机控制车里的一些功能,只要支持HiCar的应用,都能无缝切换。
这是应用级别的互联,不是系统级别的深度合作,但对于消费者的日常使用来说,就已经能大幅改善体验了。
说白了,大众这是在"借力打力"。
用华为的互联技术加强自己的智能座舱。
这种合作方式对大众来说有好处——不用推翻重来开发全新的系统,只需要在现有基础上集成一个互联协议。
对消费者来说也有好处——原厂车机的稳定性有保障,HiCar的互联体验更顺畅。
这是一个"1+1>2"的方案,虽然看起来有点"借用外力"的味道,但这恰恰说明大众在认真听市场的声音。
很多人可能会担心,华为技术上车,后续维修会不会出问题?
其实不用太担心。
大众和华为的合作是"软件加互联层面"的,硬件部分还是大众自己的车机屏幕和中控模块。
你去大众的维修网点修车,维修师傅还是那一套,他们对大众车的硬件系统非常熟悉。
HiCar作为一个手机投屏方案,相对来说比较独立,遇到问题的概率比系统级别的深度集成低得多。
而且华为的HiCar系统已经在其他品牌的车上运行了,稳定性已经过市场验证。
第二部分标题
按键回归+华为HiCar加持,大众是真转型还是"表面功夫"?
现在问题来了:2026款迈腾B9把按键加回来、新增华为HiCar,就能挽回市场吗?
这需要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大众的转变是否真的解决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先看一下用户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2025年的消费者早就不是"唯大屏论"的年代了。
年轻人要科技感,但更想要"盲操方便"。
中年司机要实用,按键比触屏更靠谱。
哪怕是喜欢玩智能的用户,也希望那些高频功能——比如空调、音量——能一键搞定。
2026款迈腾B9改款把方向盘按键全系改回物理按键,同时保留了15英寸大屏的科技感,还新增华为HiCar互联。
这个组合方案可以说是"多方面都讨好"。
物理按键满足了传统用户的习惯,大屏保留了科技感,互联功能满足了智能化的需求。
看起来,大众这次是把安全性、实用性和智能性都考虑进去了。
再看一下行业的趋势是怎么发展的。
大众ID系列已经宣布在2025款ID.2等车型上增加物理按键,包括音量控制、座椅加热、风扇控制等。
传统豪车宝马和奔驰更是坚持"旋钮加按键加大屏"的经典组合。
连特斯拉那种坚持纯触控的品牌,最近也在反思自己的设计策略。
这说明什么?
说明"智能≠取消物理交互",这个概念在整个行业已经形成了共识。
大众这次算是跟上了"主流智商",终于明白了过度的极简设计其实是矫枉过正。
但是,大众能不能真正翻身,还得看后续动作。
比如华为HiCar的兼容性是不是足够广。
如果经常出现"投屏不稳定"、"连接掉线"这样的问题,用户的热情瞬间就会被浇灭。
再比如按键布局是不是真的符合人体工学。
别看起来改回按键了,结果按键位置怎么按都不顺手,驾驶员还得费力调整手的位置。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价格能不能保持竞争力。
如果新增HiCar功能导致车价上升,加个两三万块钱,消费者肯定不会买账。
毕竟,消费者不是为了新功能而买车,而是要综合权衡性价比。
如果2026款迈腾B9只是"表面改改",光把按键加回来了,其他体验并没有实质改进,那用户迟早还是会"用脚投票"。
但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大众这次改动涉及多个维度——按键、互联、无线充电功率升级等。
这充分表明大众在这次改款中投入了诚意,而不是做做表面文章。
关键是后续的市场反馈如何。
只有当新车上市后,真实车主的使用体验反馈出来,我们才能判断大众这次转变是否足够深刻。
网友吐槽解读,这些疑问你也有吗?
2026款迈腾B9改款的消息一出,各大汽车论坛和社交媒体上的讨论就没停过。
有人欢呼"大众终于听劝了",有人却保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不过是补救之举。
网友的疑问五花八门,但几个问题特别代表性,咱们逐一解答一下。
第一个问题是最常见的:"按键回来了,是不是又变回老古董?"
这个担心其实可以理解,毕竟前两年大众在宣传纯触屏设计时,强调的就是科技感和未来感。
现在又加回按键,是不是说明设计理念倒退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2026款迈腾B9加回来的都是高频功能按键,比如方向盘上的定速巡航、音量调节这些。
但导航、娱乐、车辆设置这些需要深度交互的功能,还是靠大屏来完成。
这种设计逻辑叫做"功能分层"——该方便的地方方便,该科技的地方科技。
就像你家里的冰箱有智能触控屏,但冷藏和冷冻的温度开关还是物理按钮,并不矛盾。
高频功能物理化,低频功能智能化,这才是真正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
第二个问题来自对维修成本的担心:"华为技术上车,会不会影响后续维修?"
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不少消费者,毕竟涉及到日后的服务成本。
从技术角度来看,大众和华为的合作是"软件加互联层面"的。
硬件部分——车机屏幕、中控模块、芯片等——还是大众自己的东西。
维修网点的技师们对这些硬件非常熟悉,他们的维修流程和标准也不会改变。
HiCar作为手机投屏方案,相对独立,如果出现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OTA更新解决,而不需要去售后店里。
而且,华为的HiCar系统已经在多个车型上运行了,稳定性已经过市场长期验证。
问界系列、荣威等品牌的车早就在用HiCar了,到现在为止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故障问题。
所以从维修的角度来说,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
第三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这改款算不算大众真听劝?还是被逼无奈?"
这个问题其实触及了大众这次转变背后的动力问题。
从客观数据来看,这既是"真听劝"也是"被迫清醒"。
一方面,大众确实收集了用户反馈。
汽车论坛里全是吐槽触控按键的声音,投诉数据里也反映出了这个问题。
大众的产品经理和工程师肯定看到了这些声音,并且认真分析了其中的合理性。
另一方面,销量压力是现实存在的。
2024年迈腾B9上市后,销售表现不如预期,新车的销量占比长期低于老款车型,这是一个危险信号。
被比亚迪汉DM系列、本田雅阁等竞品反超,这给大众敲了一记警钟。
与其硬扛"去按键化"的骂名,不如主动调整战略,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
说白了,这是商业智慧和务实态度的结合,既不是纯粹的"服软",也不是完全的"无奈之举"。
还有网友问:"这个改款会不会让汉DM系列和雅阁的销量受到冲击?"
从竞争角度看,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
但影响程度取决于几个因素。
首先,迈腾B9的价格体系是什么,能不能形成有竞争力的价位。
其次,华为HiCar的实际体验如何,能不能真的给消费者带来差异化的价值。
再次,大众品牌本身的口碑恢复情况。
这个改款虽然改了不少问题,但2024年那一年的差评对消费者心里还是有影响的。
要完全恢复信任,需要一段时间的市场验证。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看,迈腾B9的这次改款其实反映了一个大趋势。
就是智能化不是要完全取代传统人机交互,而是要和传统设计相融合。
这个认知的转变,对整个汽车行业来说都意义重大。
如果大众的这次改款成功了,其他品牌肯定也会跟风调整设计策略。
这可能会推动整个行业进入一个"回归理性"的阶段。
大众终于开窍了?2026款迈腾B9给车圈上了一课!
从2024年被骂"反人类设计",到2025年11月推出改款版本用按键回归加华为HiCar来打翻身仗。
2026款迈腾B9的故事其实在向整个汽车行业讲述一个深刻的道理——再大的品牌,也得听用户的声音。
再炫酷的技术,也得回归"好用"的本质。
大众为什么慢了半拍才做出改变?
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在2024年迈腾B9上市之初,大众对自己的纯触屏设计充满信心。
设计部门觉得这代表了未来,市场营销部门也在宣传这是"科技革新"。
但现实很快就给了大众一个教训——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并不等于设计师的想象。
用户不需要设计师帮他们定义什么是"未来感",用户需要的是安全、便利、好用。
这个转变过程虽然曲折,但最终大众还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这次改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加了按键、增了互联功能。
更重要的是,大众通过这次改动向消费者传递了一个信号——我们听到了你们的声音,并且在用行动改正错误。
这种态度对于恢复消费者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
毕竟,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品牌信誉就是最大的资产。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迈腾B9的改款反映了一个行业共识的转变。
就是智能化和便利性并不对立,反而可以相辅相成。
高频功能保留物理按键,保证了驾驶安全和操作便利;大屏幕承载复杂功能,提供了科技感和智能化体验;华为HiCar互联功能,融合了手机和车机的生态。
这个三位一体的方案,才是真正的产品力。
如果说2024年是大众"试错"的一年,那么2026款迈腾B9就代表着"纠错"的决心。
这种纠错不仅是产品层面的,更是思维层面的——从"设计师思维"回归到"用户思维"。
这个转变对大众未来的产品开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但话说回来,改款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后面。
2026款迈腾B9能不能在市场上成功,能不能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最终取决于产品本身的实际表现。
消费者是很理性的,他们不会因为你承认错误就立刻原谅你。
他们会用实际的购买行为来投票,看你的新产品是不是真的值得买。
所以,对于大众来说,这不是胜利的时刻,而是再次出发的时刻。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2026款迈腾B9上市后能取得什么样的销量成绩,用户的实际评价如何,市场的反馈怎样——这些都将决定大众的改款是否成功。
最后,我们来想想这个故事对行业的启示。
这次事件告诉所有车企一个深刻的教训——再先进的科技,也要为用户服务。
再宏大的设计理想,也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再固执的设计信念,也要在现实面前低头。
迈腾B9这个"反人类设计"的故事,其实就是一次深度的设计哲学反思。
未来的汽车设计会怎么走?
应该会进入一个"理性融合"的时代。
就是既要有科技感,也要有操控感;既要有未来感,也要有使用感;既要追求极简,也要追求实用。
这个平衡点找到了,才是真正的好设计。
对于消费者来说,迈腾B9的改款其实是个好消息。
这说明车企开始真正重视用户反馈了。
你不满意某个设计,只要声音足够大、数据足够真实,车企就会认真考虑改进。
这给了消费者一种参与感——我们的声音确实在被听到,我们的选择确实在影响产品的未来。
如果你是迈腾老车主,看到改款后的按键回归和华为HiCar功能,你会不会后悔买了2024款的车?
这个问题其实问出了消费者的一个共同心理——对产品快速迭代的无奈和担心。
在手机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的时代,汽车作为大件商品,这种更新确实会让前面的购买者感到不舒服。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市场竞争越激烈,产品改进就越快。
对消费者整体来说,这其实是好事。
从现在来看,2026款迈腾B9虽然不能完全洗白2024款的"罪名",但确实代表了大众的诚意和决心。
这个改款会不会成功,最终还是要看市场说话。
预计2026款迈腾B9的销量表现会有明显提升,因为它真的解决了大多数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但能不能重新成为B级车的市场领导者,能不能挑战比亚迪汉DM系列和本田雅阁的地位,那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市场验证。
总之,大众迈腾B9的故事还在继续。
这是一个关于"倾听市场、改正错误、重新出发"的故事。
无论最终的结果如何,这个故事本身就已经给整个汽车行业上了一堂宝贵的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