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奔驰S级双线出击:是豪华标杆还是技术革命?

当朋友圈为全新奔驰S级的激进设计吵翻天时,我们选择深入它的技术内核:48V轻混系统如何实现百公里5.9秒加速却仅耗油8.5升?纯电版EQS又如何做到充电15分钟续航300公里?更震撼的是,这款车能记住7位驾驶者的偏好,在你喊“有点冷”时自动调温、开启座椅加热甚至释放暖香氛。生物识别系统甚至会在你疲劳时启动按摩与提神音乐——这究竟是一台车,还是一个懂你的移动智能空间?本期揭秘奔驰如何用燃油与电动双线并举的策略,既守住V6声浪的老客户,又用800V快充和L3自动驾驶吸引新世代。

主持人:我们这一期要深入探讨的,是最近在网络上炸开锅的全新一代奔驰S级。你刷到那张渲染图了吗?就是那个大尺寸盾牌式前格栅配上立标的样子,说实话,第一眼我有点懵。

嘉宾:我刷到了,你刚说‘懵’,我还以为只有我这么觉得呢。说实话,那造型一出来,朋友圈都分成了两派——一派说太激进了,另一派说终于敢变了。但你得承认,它成功把所有人注意力都抓过去了,对吧?

主持人:确实是,争议越大关注度越高。不过咱们今天不光聊脸,还得往里看。毕竟S级这台车,从来不是靠颜值吃饭的,你说是不是?所以我们得先说清楚,这一期我们到底聊啥。

嘉宾:没错,我建议咱们聚焦三个层面:一个是技术内核,比如动力系统怎么布局的;第二个是智能科技,像自动驾驶、车机这些;最后是豪华体验,这才是S级的命根子。

主持人:同意。而且我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它这次是燃油和纯电同步上,不是慢慢过渡,是直接双线并举。你刚也提了,这策略挺狠的,等于两条腿走路,我有点担心会不会两边都不稳?

嘉宾:其实这恰恰是最聪明的地方。你想想,老客户还想要V6的声浪,新用户想尝鲜纯电,奔驰一个都没丢。而且从技术角度看,燃油版也不是原地踏步,它加了48V轻混,这个ISG电机可不是摆设。

主持人:等一下,你刚说ISG电机,说实话这个词一出来我就有点犯怵。咱们能不能说得再‘人话’一点?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这玩意儿是干啥的。

嘉宾:当然可以。这么说吧,48V轻混就像是你跑步时有人在背后轻轻推你一把。比如等红灯再启动的时候,传统车会有顿挫,但它呢,电机一推,平顺得很,而且还能省油。

主持人:哦——这么一说我就懂了!就像健身时戴个助力手环,不靠它也能动,但有了它更轻松。那这系统实际效果咋样?

嘉宾:实测下来,综合油耗能控制在八点五升每百公里左右。你想想,这可是整备质量超过两吨的大家伙,能做到这个水平,挺不容易的。

主持人:确实,八点五升对这种车来说,已经是相当克制了。那除了省油,它还有啥实际好处?我最怕这些技术听着高大上,用起来没感觉。

嘉宾:有啊,比如急加速时,电机能瞬间补上动力。你踩油门的那一刻,2.5T发动机最大功率270千瓦,峰值扭矩500牛·米,配合9速变速箱,百公里加速只要五点九秒,快得不像个商务座驾。

主持人:五点九秒?我刚听愣了一下,这哪是行政轿车,都快赶上性能车了。3.0T高功率版是不是更猛?

嘉宾:没错,3.0T高功率版直接干到330千瓦和560牛·米,动力储备更足。但重点不是参数多吓人,而是整个动力输出特别顺,像丝绸一样滑。

主持人:我懂你说的‘丝绸感’,S级一直讲究这个。不过话说回来,既然燃油版还在升级,那插电混动版S 450 e L又是为谁准备的?

嘉宾:这其实是为‘既要又要’的人准备的。它用3.0T发动机加后置单电机,系统综合功率300千瓦,纯电续航有108公里,按WLTC标准算的。

主持人:108公里?那差不多够我上下班一周不用加油了。而且它能快充吗?我可不想在充电桩等半天。

嘉宾:能,直流快充30分钟就能从10%充到80%。这意味着你午休吃个饭的功夫,电就差不多了。周末跑长途也不用焦虑,油电都能用,续航无忧。

主持人:这倒是个好选择,工作日用电,周末用油,两头都占着。那纯电版EQS呢?是不是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S那种狠角色?

嘉宾:差不多。EQS双电机布局,最大功率400千瓦以上,续航七百公里左右。而且它用的是800V高压快充,充电15分钟就能增加300公里续航,这速度真的快人一步。

主持人:15分钟加300公里?这比我手机充电还快!那电池技术是不是也有突破?

嘉宾:有,据说能量密度能做到400瓦时每公斤,这在目前算是顶尖水平了。而且电池经过2000次循环后,容量还能保持在百分之八十以上,耐用性很强。

主持人:2000次循环还剩百分之八十,这比我家电动车靠谱多了。不过我有个担心——这车这么大,内部空间会不会被电池占掉?

嘉宾:你问到点子上了。其实轴距跟现款差不多,但座舱布局优化了。比如座椅造型更贴身,地板也压低了,就是为了弥补车顶溜背带来的头部空间损失。

主持人:听你这么一说,我反而有点好奇坐进去的感觉了。毕竟C柱倾角变大,线条是好看了,但别牺牲了实用性。奔驰应该不会犯这种错吧?

嘉宾:不会,他们甚至在细节上下功夫。比如中控台下面留了放手提包的空间,门板能塞下1.5升的水瓶,后备厢550升,纯电版前舱还有额外100升储物空间。

主持人:前舱还能装东西?这我真没想到。那内饰科技呢?我听说屏幕也变了?

嘉宾:变了,而且是大变。12.3英寸裸眼3D仪表盘,12.8英寸OLED中控屏,一进去就有未来感。系统用的是5G联网的MBUX,反应特别快。

主持人:快到什么程度?我最烦车机卡顿,说句话等半天。

嘉宾:系统启动只要1.5秒,应用切换几乎无延迟。它用的是英伟达Orin芯片,算力254TOPS,是现款的20倍。打个比方,就像你从用功能机突然换到旗舰智能手机。

主持人:20倍?这提升太吓人了。那它真能听懂人话吗?比如我说‘我有点冷’,它能自动调空调?

嘉宾:能,而且不止调温度,还会打开座椅加热,甚至联动香氛系统释放暖调气味。它能记7位驾驶者的偏好,一上车就自动调整,连你爱听什么歌都知道。

主持人:7个人?这都快成全家桶套餐了。而且它还能检测我是不是累了?

嘉宾:对,疲劳检测到了,它会自动启动按摩,放提神音乐,甚至调亮氛围灯。这叫生物识别个性化,说白了,就是车比你还了解你自己。

主持人:听着有点吓人,但又莫名想要。那智能驾驶呢?现在都卷到L3了,它有没有跟上?

嘉宾:有,DRIVE PILOT L3系统在德国已经认证了。在特定路段,比如高速公路,你可以完全放开双手。它有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还有立体摄像头。

主持人:这么多雷达?那它真能自己变道超车吗?

嘉宾:能,而且是自动完成。比如前车慢,它会打灯、观察、变道一气呵成。但你得注意,这是在特定条件下,不是随时随地都能用。

主持人:明白了,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说到安全,我听说它有个‘安全茧’设计?

嘉宾:对,车身用高强度钢、铝合金,还有碳纤维复合材料。侧面碰撞时,系统还能在0.1秒内把车身抬高8厘米,让更坚固的结构去扛撞击。

主持人:抬高8厘米?这操作太狠了,像穿了增高鞋保命。那底盘呢?这么大一台车,转弯会不会笨?

嘉宾:不会,它有魔术车身控制系统,摄像头提前扫描路面,悬架自动调软硬。弯道还会主动制动内侧车轮,减少侧倾。后轮还能转10度,掉头灵活得不像话。

主持人:后轮转10度?那这车在城里挪车岂不是轻松多了。我感觉它越来越不像传统S级了,倒像个全能选手。

嘉宾:但它没丢掉豪华的本质。比如Burmester 4D音响,31个扬声器,1750瓦功率,座椅还会跟着音乐震动,听交响乐像在现场。

主持人:1750瓦?这功率比我家里所有电器加起来还大。那座椅呢?我最关心后排能不能躺平。

嘉宾:能,后排座椅可调43度,腿托全伸,选装的行政座椅还有小腿支撑。按摩模式也多,热石、脉冲都有,长途坐下来一点都不累。

主持人:听你这么说,我都想翘班去试驾了。不过这么高科技的车,价格会不会高到离谱?

嘉宾:预计燃油版95万元起,纯电版110万元起,顶配可能突破200万元。说实话,不便宜,但你看它给的配置,也算对得起这个价。

主持人:95万起……比我想象中高了一点。但如果你是老板,后排就是你的移动办公室,那这钱花得值。不过我还有个疑问——这么激进的设计,老客户能接受吗?

嘉宾:这是个好问题。确实有人觉得它丢了商务范儿,太像概念车了。但奔驰的策略很明确:既要守住基本盘,又要吸引新用户。双线并举,就是留了退路。

主持人:我懂了,就像你穿西装打领带,但里面搭件潮牌T恤,既有面子又有个性。那你觉得,这场变革是冒险,还是必然?

嘉宾:我觉得是必然。电动车时代来了,你不变,别人就替你变。宝马7系纯电版、奥迪A8 e-tron都在路上,奔驰必须快人一步。

主持人:说得对,市场不等人。不过回到最初的设计争议,我现在反而觉得,那个大前脸虽然突兀,但看久了,好像也挺顺眼的?

嘉宾:哈哈,你这叫‘看脸看久了就真香’。其实很多创新都是这样,一开始觉得怪,后来就成了经典。你说一百年前,谁敢想车能自己变道?

主持人:是啊,技术就是这样,慢慢改变我们的接受度。那最后,如果让你总结新S级最打动人的三点,你会说啥?

嘉宾:第一,它是少数能把燃油和电动做得一样好的车;第二,智能化不是堆配置,而是真能懂你;第三,它在变,但豪华的内核一点没丢。

主持人:总结得太到位了。所以这一期我们聊了设计争议,挖了技术内核,也讨论了市场风险。第一,奔驰用双线并举策略稳住了燃油用户,又抓住了电动趋势;第二,48V轻混、L3驾驶、生物识别这些技术,不是炫技,而是真正在提升体验;第三,尽管外观激进,但它通过空间、静谧性、服务保障,守住了豪华的本质。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感谢你一路听我们聊得这么深,咱们下期再见!

新一代奔驰S级双线出击:是豪华标杆还是技术革命?-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