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三强销量承压 日产转型寻求破局
数字会说话。2023年79.1万辆,2024年63.16万辆,2025年前三季度41.86万辆——东风日产的销量曲线勾勒出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共同困境。这条下行线背后,是整个日系阵营的集体失速。
天籁跌至合资B级车第九。轩逸光环渐褪。曾经的风光……如今何在?
电动化浪潮来得太快。快到传统巨头们措手不及。中国品牌已抢占先机。比亚迪年销超350万辆。吉利、长安紧追不舍。市场格局彻底重塑。
但日系车真的坐以待毙吗?
看日产。全新天籁搭载鸿蒙座舱——全球首款配备鸿蒙系统的燃油车。4920mm车长。2825mm轴距。AI语音助手。女王副驾。传统车企的转身,虽迟但到。
丰田在加速。本田在调整。日产……更在拼命。
襄阳工厂的生产线昼夜不停。幻影紫。哑光灰。新天籁承载着逆转的希望。
转型之路布满荆棘。日产连续四个季度亏损。本田净利润腰斩。阵痛期比想象中更长。
然而中国市场从不等人。2024年全球销量排名显示,比亚迪、吉利已超越本田、日产。这是标志性转折。电动化不再是未来,而是现在。
日系车的优势何在?可靠性。燃油经济性。品控——这些曾经的王牌,在智能电动车时代需要重新定义。
用户要什么?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超充网络。这些恰恰是传统车企的短板。
但机会依然存在。日产的e-Power技术。丰田的混动积累。本田的操控基因——如何与电动化、智能化结合?这是留给工程师的课题。
新天籁是个开始。后续呢?纯电车型规划如何?智能驾驶进展到哪一步?这些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日系车需要重拾危机感。更需要放下身段。学习中国速度。理解本土需求。
寒冬已至。但冬天从来不是终点。而是积蓄力量的季节。日系三强的反攻,或许才刚刚开始。
下一次更新,我们将深入试驾搭载鸿蒙座舱的新天籁。看看传统与科技的碰撞,能产生怎样的火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