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最近这几年,真是翻身快得让我咂舌。尤其是今年,市场走势明显变热,吉利旗下车款的销量像打了鸡血一样飞跃。你看银河系列,光8月份就五款车型销量破万,而星愿直接站上销量冠军宝座。这细节怎么不让我觉得,吉利其实不像以前那么挣钱快的品牌了?他们现在在市场上的表现真是有点抢眼。
不过咱们说实话,吉利的成功背后,和它们的价格以及产品实力有不小关系。博越L的终端售价已降到9.29万-13.77万之间。这价格我随便问问周边经历过买车的朋友,基本都觉得挺划算。特别是和同价位的长安CS75PLUS比,博越L还算是有点优势的。你知道吗?我看了下参数,博越L空间还是挺宽敞的,接近2米8的轴距,让人在后排坐着都觉得够松快。我还特意试坐了几次,个子1米8,体重80kg,后排腿部空间还能安心伸直,这是要比很多同价爆款好一些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我那朋友的二叔,他这次换车就是冲着空间和颜值来的。朋友跟我说起时还调侃:我二叔上次就说,买车不光图实惠,还得看颜值和内饰,像个‘时尚家居’。话语中满是无奈,也挺现实。买二手车、换新车,尤其是工薪家庭,首要还是考虑性价比(这段先按下不表),关键还得看车型用起来顺不顺手。
博越L不仅价格诱人,配置还挺全套。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像15.4英寸的悬浮多媒体屏幕,分辨率有点平常的2.5K,但配备了车道偏离预警、碰撞预警、360度影像、L2级辅助,基本覆盖了老司机最关心的安全配置。这让我想起和修理工聊过,他说:要是你要是家用,别的安全配置都用不上,但看着心里舒服啊。反正我觉得,遇到带安全感的配置,哪怕偶尔用不到,也会觉得有准备。
当然啦,动力方面也不能忽视。博越L配了1.5T和2.0T发动机,家用的话,动力还是挺够用的。1.5T181马力,扭矩290牛米,还带7挡双离合,起步推车挺轻快。2.0T更不用说,峰值马力218,扭矩高达325牛米,这个扭力怪兽级别,再加上这个价格,真是挺能打。
也得说一句:这一切听起来都挺美好,但我对手头预算有限的朋友说,买车这事不能只看参数,还得算算长远的事儿。你知道,咱们都估算过百公里的油耗大概在8升左右,实际用下来恐怕多点,毕竟油品、路况、饰件等都影响。还有保值率,近似50%左右,估算点,三五年后还值个7万左右吧(这给个大概的心算表达)。你说,这是不是挺现实的?我觉得,一辆车除了颜值,就是要耐用,不能一买完新鲜感就散架。
这让我觉得,工薪家庭买车其实挺折腾的。很多时候,买的不是车,而是生活的保障。比如说,带娃出门时,空间舒服,不用每次挤得像沙包,媳妇开车也少抱怨。还得考虑油耗、安全、维护成本。比如我到处打听,修理工说:一辆车的维修、保养,基本不用太花心思,大多靠一些常规检查就能应付。他还嘴角带笑,不管怎么说,谁都希望车还能跑个五六年,别太折腾就行。
(这段先按下不表——其实我一直还在琢磨,为什么像吉利这种品牌,能在价格战和品质上兼顾得这么好?难道研发其实比我们想象得还深点?)
所以说,吉利这次的火爆,我觉得有几个秘诀。一是价格实在,二是配置足够,三是颜值讨喜。虽然我也觉得品牌热度不能当饭吃,但投资一个实用的家用车,确实比想着速成王更靠谱。
对了,你有没有发现,那些懂车的朋友,总喜欢聊中期换代的事?我觉得,虽然不能说这就是最好的,但如果预算有限,等个三五年再买更升级的,会不会更划算?这也是个煤油思考题。
咱们聊点养车的事。估算了一下,百公里油钱差不多在6-8块钱,排量越大,油费越高,毕竟,油耗跟排量成正比嘛。保养方面,如果每年跑2万公里,光机油、滤芯、刹车片、轮胎换换,预算也在2万左右。基本上,像博越L这样,日常开不费劲,还挺平价。
话说,到底什么样的车最能打动工薪家庭?我觉得,空间要大,价格要实惠,配置还得够用,不要太豪华,反正就是实实在在的舒服。对了,你觉得,在这个价位,哪款车能打破吉利的地位?这是个值得琢磨的问题。
— 也许吧,汽车还是得看用多久,才不算白买。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