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一辆亏一辆,出口税暴涨新国标再施压,中国摩托车行业面临生死存亡!

重庆摩博会那场面,简直了!人山人海,锣鼓喧天,不知道的还以为摩托车行业一夜之间捡到金元宝,要发泼天大财了。

展商数量蹭蹭往上涨,整车厂更是多了两成。那乌泱泱的人群,挤得跟早高峰的地铁似的。可你要是眼神好,凑近了瞧瞧那些老板们的脸,就会发现那笑容多少有点儿僵硬。这泼天的富贵,终究是看客的幻觉,老板们心里,全是道不尽的苦水。

造一辆亏一辆,图个啥

按理说,展会越火爆,生意就该越好做。可现实呢?一记响亮的耳光扇在所有人脸上。好多车企,已经掉进了“赔本赚吆喝”的深坑里,拔都拔不出来。

卖一辆亏一辆,出口税暴涨新国标再施压,中国摩托车行业面临生死存亡!-有驾

有位搞检测的圈内人透了个底:现在一辆电动车,算上七七八八的所有成本,怎么也得一千八到两千块。可出厂价呢?一千五!这意味着,工厂流水线每下线一辆车,老板的账上就实打实地亏掉几百块。

这不就是活菩萨嘛?放着钱不赚,还往里贴钱。可他们不敢停啊!生产线一停,成千上万的工人兄弟立马就得丢饭碗,上下游的链条说不定当场就得崩。没办法,只能咬着后槽牙,靠着“明天会更好”的鸡汤硬撑。

硬撑的结果,就是产能的巨大浪费。今年整个行业的产能已经冲破了五千万辆大关,可实际卖出去多少?两千万辆都不到。这利用率连四成都不到,大片大片的生产线常年闲置,机器上都落了一层灰。

出海求生,却被堵在门口

家里卷不动了,大伙儿就寻思着出海找条活路。从数据上看,好像还真不错,出口量一年比一年高,拉美和非洲兄弟特别给力,成了咱们最大的买家。

可风光背后,全是暗礁。前脚刚踏出去,后脚墨西哥就递来一张“坏消息”:准备对中国摩托车加征35%的关税。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把我们最大的优势——便宜,给干没了。

卖一辆亏一辆,出口税暴涨新国标再施压,中国摩托车行业面临生死存亡!-有驾

东南亚市场那边,更是让人憋了一肚子火。咱们对人家大门敞开,关税分文不取,想着交个朋友。人家可好,反手就给你来个50%甚至70%的关税壁垒,明摆着就是“欢迎参观,禁止入内”。

其实咱们的大排量摩托这几年在海外很能打,品质不输国际大牌,价格还便宜一大截。本以为能大杀四方,结果日本车企根本不跟你拼价格,人家直接玩起了金融,搞了个分期付款。

你算算,日本车的首付金额,跟咱们的整车价都差不多了。消费者一看,这门槛多低啊,轻轻松松就把我们的价格优势给化解了。你说这仗还怎么打?更别提人家在日本深耕多年,服务网点遍地开花,我们还停留在“一锤子买卖”的思维里。

想换赛道,可路给封了

内外交困,总得想办法突围吧?于是,所有人都把宝押在了电动化上。今年摩博会上,电动车展商数量暴增六成,人人都想在这条新赛道上弯道超车。

谁能想到,一条新规下来,直接给这条路砌了堵墙。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强制执行,时速超过25公里就自动断电,还不让改装。这速度,也就比你使劲蹬共享单车快那么一点点。

卖一辆亏一辆,出口税暴涨新国标再施压,中国摩托车行业面临生死存亡!-有驾

这规定对谁的冲击最大?全国上千万的外卖小哥。他们可是即时配送这个万亿市场的毛细血管。现在速度被死死卡住,一天能跑的单量锐减,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这不是断人生路吗?

有人说,那可以换电动轻便摩托车啊。对不起,很多城市连这条路也给你堵死了。就说武汉,三环内电轻摩禁行。魔幻的是,当地玩大排量摩托的人又特别多。这就形成了一个怪圈:“想买的没处用,想用的不让跑”,硬生生把一个巨大的市场给憋死了。

其实放开路权真没那么可怕。西安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没解禁前,一年也就卖几千辆摩托车。解禁后,销量直接飙到十几万辆,交通也没见乱成一锅粥。要是那一百多个禁摩城市都能松松口,凭空就能多出几百万辆的市场。

结语

说到底,摩博会的热闹是真实的,行业的困境也是真实的。一边是国内市场亏到吐血,一边是海外市场处处碰壁。好不容易找到一条电动化的新路,又被路权问题卡住了脖子。想走出这个死胡同,光把车造好已经远远不够了。怎么打通政策的堵点,怎么撬动市场的潜力,才是决定这个行业明天是死是活的关键。否则,再盛大的展会,也终究是一场虚火,老板们只能揣着满肚子愁肠,年复一年地挤出职业的笑脸。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