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真的是感慨:豪车用户的心理还真复杂。比如那位朋友一边夸U8L出门超有面子,一边又说凭什么可以买上百万?这不就是典型的心理落差么?——一方面,豪车代表身份,出门就像带个炫耀标签;另一面,价格高得吓人,心里却又觉得不值,难怪大家都在等着看,想看看既能有面子,还能省点土豪金的赛道走向。
我记得有个客户问我:你觉得仰望U8L,和路虎揽胜,到底谁更值?我真想说,把车拿到手上开一圈,最直观的差别不就在那外形和那车身重量吗?U8L能不能学学路虎,用全铝车身?我这脑袋里突然飘过一个想法,不知道是不是太天真了——材料或者配置得像塑料袋+钢板那样,买了会不会更稳妥点?(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体感上,U8L的关键优势,是它的空间和配置,特别是那电机布局——四电机吊打普通两三电机,更快、反应更灵敏。但你知道,材料用得不好,车重飙到3.5吨,难免影响动态和油耗/能耗,这对续航不过关的纯电车非常重要。而且,动不动就要快充165千瓦,这个其实也不算新鲜,但实际能不能稳妥达成,总还是个未知数。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那次试驾现场,司机朋友插着烟,边聊边看着仪表盘——你们这车调校得不错,就是太大太重。我还记得他那句话。他觉得,气场来了,走到哪都像个巨型街头雕塑。他的意思是,别看技术细节,实用性不能掉链子——空间大,动力强,给土豪带来面子,这才是硬核。
但是啊,这种豪华感谁都能感受到——打个比方,开着U8L,是不是等于带个移动沙发电影院?这让车里的人能舒服到什么程度?我猜,真正的价格谈判,可能也就落在那是不是值得为这配置多付点钱上。那大沙发能不能变成两个独立座椅,坐着是不是更像飞机上的头等舱?(这段想不出进一步扩展了)
我问过同事那边的销售:这车卖得慢的原因,除了价格,还有个买家对品牌认可的曲线——人家其实是先观望,想等个口碑。我琢磨着,这窝蜂买单的人,是不是更想用车体验,而不是现金就扔出去。更别说,绝大多数百万富翁,出个门,考虑的还是面子+稳当。你说,谁能用一辆U8L,瞬间变身高端商务符号?我估算,全球能一下子打开市场的,不多。
来一手临场小计算。假如我拿一台U8L开着跑,百公里电耗,属于豪华大SUV,可能要耗掉30-40千瓦时电——断定,成本大概在8块左右一公里。这个数字有点粗糙,因为,电池效率、路况都不同,况且我还没考虑维修、换电和充电的时间成本。有人会说:这车干嘛不给人家留个备用油箱——豪车这点麻烦,土豪反而不在乎。对比路虎揽胜,用材轻巧,2200公斤,都能优雅地跑起来。你会不会觉得,豪车之间的差别,关键还在体验上?路虎用全铝车身,真就是轻便耐用,而U8L用加厚材质,是不是太耐操了?(这也是我没细想过的猜测,未必对)
这车的升级路在何方?我想,除了技术创新之外,品牌认知度,是硬指标。你能把一台车卖到真高端,还得让人觉得这钱花得值得。尤其是像仰望这个品牌,虽然才两年,市场反应却挺快的。在我看来,提升品牌,其实不光拼配置,还得讲故事——讲能带来的身份感,你看,我就是在开这辆。可豪车的故事,是最难讲好的。
对了,问你一句,买车时,你更看重配件的高级还是那种用着顺手、自成体验?
我想,不管未来怎么变,豪车最让人折腾的,还是那一桩人和车之间的默契。就像我看那次试驾时,车身振动和声响都挺扎实,但你得问:这能不能持续让车主满意?这才是个问题。
说到一个细节让人感触:那次收车归来,我在后座看着天窗外的天色,突然觉得,豪车变成生活背景,就是夹在奢华与实用之间的抉择线——你,期待那个真正能用的豪华,还是还得装点一份名片上的面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