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驾照这事儿,早就成了不少人“放假作业表”上的常客。身边人都说,考个驾照有备无患,今后不论是工作还是旅游都方便。听上去挺靠谱,但认真一琢磨,你就发现: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拿驾照,有些情况不仅违规,还可能闹出大事。别把驾照当成万能钥匙,万一手握方向盘却压根不适合开车,自己和路人都得跟着遭殃。今天就来聊聊,那些真心不建议跟风考驾照的五类人。
首先得说的,是法律明令禁止的人。这部分人包括还没彻底戒除毒瘾的、三年内吸过毒的,以及有精神病、癫痫等影响驾驶安全的疾病。不信你可以查查规定,压根不给他们发驾照。关键是有些人不死心,隐瞒身份硬闯关。之前有吸毒人员骗取驾照,毒瘾发作时竟然把行人错认成路障,结果猛地一打方向盘,撞上了护栏,车毁人伤,还得进去重新学习“交通安全”。这种情况,纯属给自己找麻烦,而且一旦出事,悔都来不及。
再来是没到法定年龄的小年轻。小汽车驾照得满18岁,大货车得20岁。但是有些人或者家长瞎着急,总觉得“早点练练有备无患”。甚至还有人打法律的擦边球,伪造身份证提前报名。这种未成年练车,风险就跟左脚踩右脚一样——说不准什么时候就绊倒了。只能说,心智没成熟,上路像是“蒙眼骑车”,不是撞车就是撞玻璃。曾有个17岁的娃,半夜偷着练车,结果油门和刹车傻傻分不清,一脚下去,把小区便利店玻璃门炸了个粉碎。你说这事多亏,自己受伤不说,还让大家收拾烂摊子。
说到身体条件,这也是考驾照绕不过去的门槛。啥视力不达标、听力不好,大家都知道。但有些人身体有严重缺陷,比如手指残疾、双手不能牢抓方向盘、两条腿长短差太多,踩油门都费劲。这些人硬上,绝对是“钢筋做面条——强的没用”。还有肢体残疾但没专业检测的,一旦在路上遇紧急情况,根本应付不了。有个手指缺失的小哥,侥幸拿了驾照,可是换挡跟跳操似的笨拙,结果在高速上一慌,撞车收场。车毁人伤,到最后还得承担一堆法律责任。
有的人因为之前酒驾、肇事逃逸把驾照玩丢了,被吊销进入“禁驾期”。本来老老实实等着时限到了再说,可耐不住心里痒痒,偷偷找关系重考驾照。说白了,这就是“顶风作案”,侥幸上路被查,就是罚款、拘留一起伺候。更可气的是,这类人往往没吸取教训,还是喜欢酒后开车,结果一次比一次严重。就有那么个司机,以为禁驾期间考个假证能混过关,喝了酒又上路,结果又出事故,还把人撞成重伤,这下彻底凉了,得在牢里慢慢消磨时间。
还有一类人,成天抱着“考驾照就是背题”的心态,对交通规则一窍不通。考试时蒙混过关,拿到驾照后上路随心所欲。什么闯红灯、逆行、随手玩手机都不在话下,甚至连“右转要看红绿灯”都不懂。刚拿到本的那人,觉得右转无限通行,硬顶着信号强行加速,结果跟直行电动车扎成一团,电动车主锁骨骨折。这种“马大哈”上路,谁碰上谁倒霉。
讲到这,其实有些人考驾照压根就是一时兴起,觉得跟上潮流“不吃亏”。但说真的,考驾照跟买保险不一样,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事。一旦你不适合开车,却还硬上路,出了事就不是“赔点钱”那么简单,而是关乎生命安全。有的人还喜欢自欺欺人,“就练练不考”,其实练车本身在没驾照、不合规时间都违法,更别提一旦上路了。
我们到底为什么要考驾照?不是为了显摆,也不是跟着大家凑数量。驾照本质是证明你有能力安全驾驶,是对规则的尊重。如果不具备了这些前提,或者压根没兴趣学习,硬凑热闹只会让交通变成“碰碰车游戏”。别等到出了事,才明白“早知道不该拿驾照”。说交通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其实就是这道理。
开车不是一时冲动,是责任和底线。不是谁都能玩得转方向盘,盲目跟风考驾照,最后就像“抱着火药桶点烟”,风险大得很。愿每个人都能清楚自己的情况,有几分能力开几分车,别让上路变成“试胆大赛”。
考驾照,不是跟风,是对安全的基本尊重。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