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销量高,真相是纯电续航长?并非如此简单

最近下班回小区,总能看见不少挂着绿牌的增程车——张哥家停着辆理想L7,每天送孩子上学、自己上班全用电,周末带全家去周边景区才偶尔补点油;楼下小王刚提了问界M5增程版,之前开纯电车的他总吐槽“冬天跑高速找桩冻得手僵”,现在换了增程,说“哪怕纯电续航少点,至少能加油,心里不慌”。不光咱小区,街上的增程车也越来越多,查了乘联会2024年的数据,全年增程车型一共卖了168.3万辆,同比去年涨了62%,增速比不少混动车型都快。

有人说增程车卖得好,全是因为纯电续航越来越长——从以前的100多公里涨到现在的200多公里,甚至有些车型能到300公里,市区通勤够用了。但真跟这些车主聊下来才发现,事儿没这么简单,纯电续航长只是“加分项”,真正让他们掏腰包的,还有不少更实在、更贴日常的原因。

增程车销量高,真相是纯电续航长?并非如此简单-有驾

一、“不用慌着找充电桩”——解决里程焦虑才是硬道理

很多人放弃纯电选增程,不是因为纯电续航不够,而是怕“半路没电”的麻烦。之前开纯电车的小王就跟我吐槽,去年冬天去外地出差,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全满了,他裹着羽绒服在寒风里等了两个小时才充上电,“从那以后就下定决心换增程,哪怕纯电续航短点,至少能加油,不用卡着充电桩规划路线”。

现在虽然不少增程车纯电续航能到200公里以上,但车主更看重的是“没有续航上限”——市区开用电省钱,回老家、跑长途就加油,不用怕充电桩坏了、排队,也不用在导航上反复确认“下一个服务区有没有桩”。中国充电联盟2024年底的数据显示,全国公共充电桩虽然有380多万个,但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缺口还挺大,节假日高峰时段,平均每4辆新能源车要等1个充电桩。网友“老司机阿强”在论坛里说:“我选增程,不是市区不够用,是怕跑长途掉链子。加油5分钟就能走,充电得等半小时以上,这差距真不是一点半点。”

二、“市区用电比油车省太多”——日常成本算下来很划算

增程车的用车成本,也是打动很多人的关键。张哥给我算过一笔账:他的理想L7纯电续航215公里,每天上下班加送孩子,一共40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就够了。家里装了家用充电桩,一度电5毛钱,充满一次大概15度电,花7块5,能跑200公里,合下来一公里才3分多钱。

之前他开燃油SUV的时候,百公里油耗10个油,现在92号汽油8块钱一升,一公里得8毛钱,光每天通勤就差30多块,一个月下来能省900多。就算偶尔跑长途用油,百公里油耗8个左右,也比同级别燃油车省一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做过统计,增程车主年均行驶1.5万公里,其中80%以上是用电,年均电费大概1200块;而同级别燃油车年均油费得1.2万块,差了10倍。网友“省钱小能手”说:“纯电续航长当然好,能多用电少用油,但就算纯电续航短点,只要市区够用,成本也比油车低很多,这才是日常能摸到的实惠。”

三、“绿牌不限行,还不用拍牌”——一线城市的“刚需福利”

在北上广深这些限行的一线城市,增程车的绿牌优势几乎是“刚需”。同事小李在北京工作,摇号摇了5年都没中,去年果断买了问界M5增程版,直接上了绿牌,“不用拍牌,也不用限号,每天上班不用早起抢限行前的时间,也不用周末才能开自家车出门,太方便了”。

要知道,北京的燃油车牌照摇号中签率不到0.2%,上海的燃油车牌照拍卖价常年在9万块以上,而增程车作为新能源车,能直接上绿牌,不用摇号也不用拍牌,还能享受不限行政策。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线城市增程车销量占比达到38%,比二线城市高15个百分点,比三四线城市高22个百分点。网友“北京车主小周”说:“我选增程,一半原因是绿牌——要是买燃油车,不仅要花大价钱拍牌,还得限号,增程车既能用电又能加油,还能上绿牌,简直是为一线城市量身定做的。”

四、“开着比油车静,加速还顺”——驾乘体验比“续航”更直观

很多车主说,增程车的驾乘体验,比纯电续航长更让他们满意。小王换了问界M5增程版后,最常夸的就是“车里太安静了”——市区用电的时候,没有发动机的噪音,孩子在后排睡觉不会被吵醒;就算跑长途用油,发动机也只是用来发电,不会直接驱动车轮,不会有油车加速时的顿挫感,开着很平顺。

之前他开的燃油车,加速的时候发动机声音大,还会有换挡顿挫,开久了容易累。对比有些混动车型,发动机介入时会有明显的震动和噪音,增程车的发动机介入更隐蔽,几乎感觉不到。网友“宝妈丽丽”说:“我对纯电续航没那么高要求,只要市区够用就行,但车里安静、加速顺太重要了。带孩子出门,孩子不闹,我开着也轻松,这比多几十公里续航实用多了。”

其实说到底,增程车销量高,从来不是“纯电续航长”这一个原因能概括的。它解决了纯电车的里程焦虑,比燃油车省了日常成本,还能享受一线城市的绿牌政策,再加上舒服的驾乘体验,这些贴合日常需求的优势加在一起,才让越来越多人愿意选它。毕竟买车是为了方便、划算、好开,纯电续航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真正能戳中生活痛点的优势,才是打动消费者的关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