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玩大了!Lafa5宽体轿跑,能否为20万内市场注入轿跑新范式?

最近刷论坛,看到一张路人拍的零跑Lafa5实车图,车身低趴的造型配上无框车门,评论区炸出一堆老车主追问:零跑这是要从家用市场转型,专门讨好年轻人了?

零跑玩大了!Lafa5宽体轿跑,能否为20万内市场注入轿跑新范式?-有驾

这张照片拍摄于深圳某科技园区附近,傍晚逆光下Lafa5的宽体轮廓特别明显。 论坛里有人扒出具体数据,车身宽度达到1880mm,比大众CC还宽了30毫米。 更让人惊讶的是车头破风前唇不是装饰件,而是真正能优化气流的空气动力学设计。

零跑官方在慕尼黑车展公布的数据显示,Lafa5的风阻系数低至0.219Cd。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 比保时捷Taycan的0.22Cd还要低。 论坛里有位汽车工程师网友算了一笔账:在120km/h时速下,风阻系数每降低0.01,续航就能增加8公里左右。

零跑玩大了!Lafa5宽体轿跑,能否为20万内市场注入轿跑新范式?-有驾

上周零跑公布的新增订单数据引发热议:单周1万辆订单,超过小鹏汽车的9千辆。 这个数字放在今年9月全系交付66657台的背景下尤其醒目。 有业内人士在社交平台分析,零跑今年前三季度累计交付已突破1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

记得第一次在展厅见到Lafa5实车,最让人意外的是B柱采用玻璃材质的高亮黑设计。 用手摸上去是冰凉光滑的触感,完全不像这个价位车型常见的塑料质感。 销售顾问特意演示了无框车门的闭合声音,那种沉闷的“嘭”声确实有豪华车的感觉。

零跑玩大了!Lafa5宽体轿跑,能否为20万内市场注入轿跑新范式?-有驾

车内大面积使用仿麂皮材质,手感接近保时捷718的内饰。 仔细看拼接处的缝线,每厘米针数达到6-7针,这个细节和奔驰C级轿跑的处理标准相近。 座椅侧翼的支撑部分用了打孔真皮,夏天通风加热功能实测效果比预想的快,加热从0到40度只要90秒。

论坛里有位提前试驾的媒体人透露,Lafa5的底盘由Stellantis欧洲团队调校。 后驱布局加上50:50的前后配重比,在蛇形绕桩测试中侧倾控制得比预期好。 方向盘的转向力度三挡可调,最重模式下单手打方向需要些力气,但指向精准度确实高。

零跑玩大了!Lafa5宽体轿跑,能否为20万内市场注入轿跑新范式?-有驾

弹射起步功能在20万以内车型里很少见。 试驾车在封闭场地实测0-100km/h加速,开启弹射模式后轮胎会有轻微打滑,但电子稳定系统介入很快。 推背感在时速80公里以下特别明显,中段加速从60到120公里时速依然有持续力道。

有位在浙江国际赛车场试驾过的车主分享体验:Lafa5的刹车系统前轮采用四活塞卡钳,百公里刹停距离做到35米以内。 连续跑完三圈赛道后,刹车脚感没有明显衰减,散热导流槽确实起了作用。 不过电池高温保护系统会在激烈驾驶后限制功率输出。

零跑玩大了!Lafa5宽体轿跑,能否为20万内市场注入轿跑新范式?-有驾

车机系统搭载的高通8295芯片比8155性能提升3倍,实际操作中语音助手响应速度确实快。 连续指令识别能力不错,可以说“打开空调23度风量二挡再播放周杰伦的歌”,系统能一次性执行。 14.6英寸中控屏的触控采样率达到240Hz,滑动跟手度接近平板电脑。

智能驾驶达到L2.9级意味着什么? 在高速导航辅助驾驶状态下,车辆能自动超车和避让大货车。 有测试者记录从杭州到上海的高速行程,126公里路程人工接管次数只有2次,都是因为施工路段锥桶摆放不规则。

零跑玩大了!Lafa5宽体轿跑,能否为20万内市场注入轿跑新范式?-有驾

续航版本选择引发过讨论:510km、605km和700km三个版本差价各1万元。 论坛里有位电池工程师分析,700km版本用的磷酸锰铁锂电池能量密度比普通磷酸铁锂高15%,低温性能也更好。 但510km版本配合2C快充,15分钟能补能400公里,更适合城市使用。

充电实测数据来自多位车主分享:在800V平台超充桩上,电量从30%充到80%只要15分钟。 普通400V快充桩则需要35分钟左右。 家用7kW充电桩充满700km版本需要10小时,适合夜间充电。

零跑玩大了!Lafa5宽体轿跑,能否为20万内市场注入轿跑新范式?-有驾

车身颜色选择也成热议话题。 除了常规的黑白灰,还有个“量子银”颜色在阳光下会呈现淡蓝色渐变。 有车主拍视频展示,这个颜色在不同光线下会呈现三种色相,车漆里添加的云母片颗粒尺寸经过特别筛选。

轮毂选项引发过对比:19英寸掠翼运动轮毂比标配的18英寸版本轻了1.2公斤每个。 有改装爱好者测算过,簧下质量每减轻1公斤,相当于悬架系统减轻15公斤的负担。 但选装价格要加8000元,值不值得成为论坛热帖。

零跑玩大了!Lafa5宽体轿跑,能否为20万内市场注入轿跑新范式?-有驾

音响系统配置出乎很多人意料。 12扬声器DTS音效系统由法国团队调校,有个特别的设计是A柱位置增加了3.5英寸高音单元。 试听《加州旅馆》现场版时,观众掌声的方位感确实比同价位车型明显。

储物空间设计被年轻车主点赞。 中控台下方留了能放单反相机的储物格,后备箱暗格可以竖直放置三脚架。 后排座椅放倒后能塞进冲浪板,这个细节被沿海城市用户特别表扬。

车门开关手感经过特别优化。 无框车门的玻璃会在开门时自动下降0.5厘米,消除密封条摩擦。 有车主测量过关门所需力度,比某德系豪华品牌少用30%的力气,女性用户也能轻松关严。

空调系统有个细节:出风口叶片采用镁铝合金材质,调节时阻尼感比塑料部件高级很多。 系统自带空气净化显示PM2.5数值,有次北京雾霾天实测,车内浓度能从200降到20 within十分钟。

智能钥匙功能引发过讨论。 手机蓝牙钥匙在距离车辆3米时开始唤醒系统,1.5米时解锁车门。 有次车主手机没电,用NFC卡片钥匙贴B柱解锁的体验,让围观路人误以为是百万级豪车。

雨刮器设计被资深车主发现亮点。 无骨雨刮的喷水孔集成在刮臂上,不会像传统设计那样先喷水再刮洗造成短暂模糊。 夜间试驾时注意到雨刮电机噪音控制得不错,高速行驶时几乎听不见工作声音。

倒车影像的辅助线特别精准,方向盘转动时轨迹预测与实际吻合度很高。 有车主测试过狭窄车位,系统计算的剩余空间与实测误差小于5厘米。 360度全景影像的拼接效果自然,障碍物距离显示用不同颜色区分危险程度。

车窗升降速度经过优化。 前排车窗完全关闭需要2.1秒,比行业平均的3秒快不少。 双层夹胶玻璃的隔音效果在时速100公里时特别明显,风噪主要来自后视镜区域,但比同价位合资车型低3分贝左右。

方向盘加热功能在北方很实用。 加热区域覆盖三点和九点位置,温度能在3分钟内从零下升至30度。 材质选用打孔Nappa真皮,握感比光滑皮质更防滑,长时间驾驶手心不易出汗。

驾驶模式选择有个细节:运动模式下油门响应速度加快30%,同时能量回收强度自动调至最低。 有车主发现长按驾驶模式按钮5秒可以激活隐藏的“赛道模式”,但需要签署电子协议才能使用。

门板储物槽的限位设计很用心。 标准500毫升矿泉水瓶不会在过弯时倾倒,槽内植绒材质还能防异响。 后排门板甚至能横着放进iPad Pro,这个设计受到带娃家庭的好评。

尾门开启高度可记忆设置。 在地库车位高度有限时,可以设置只开启75%角度。 电动关闭按钮位置顺手,不用踮脚就能够到。 踢脚感应开启的成功率实测十次能成功八次,比某些豪华品牌还稳定。

内饰氛围灯有256色可调,灯带隐藏在仪表台缝线下方。 有车主发现空调温度变化时灯色会自动渐变,从蓝色到红色对应18-28摄氏度区间。 这个设计虽然小,但确实提升驾驶时的愉悦感。

后排座椅加热在这个价位罕见。 加热区域覆盖坐垫和靠背,温度分三挡可调。 坐垫长度实测500毫米,对大腿支撑足够。 中间位置放下扶手后有两个杯架,杯架底部有防滑橡胶垫。

前挡风玻璃的紫外线隔绝率达到99%,夏天体感温度明显降低。 玻璃上部有深色遮阳带,不用额外安装遮阳帘。 雨量感应雨刷的灵敏度可调,毛毛雨时不会过度频繁启动。

换挡机构采用短行程电子挡把,P挡有单独按键。 有车主喜欢换挡时的轻微阻尼感,说像操作高级相机镜头。 自动驻车功能启动速度很快,红灯停车时深踩刹车就能激活,绿灯给油直接解除。

手机无线充电板功率15W,带风扇散热。 充电时手机会轻微抬高利于散热,这个设计比平放式合理。 旁边还有USB-C接口支持60W快充,能给笔记本电脑临时供电。

行车记录仪集成在前挡摄像头内,画质达到2K级别。 紧急录像功能在检测到碰撞时自动保存前后30秒视频。 有次停车场被蹭,记录仪准确捕捉到对方车牌,这个功能实际用上一次就值回票价。

空调滤芯更换特别方便,手套箱内有个专门开口。 官方建议一年一换,但有北方车主实测雾霾天半年就需要更换。 滤芯价格180元,比豪华品牌便宜一半以上。

保养周期引起过讨论。 首保5000公里免费,之后每20000公里保养一次。 电动车保养项目主要是更换刹车油和空调滤芯,单次费用约400元。 这个成本让很多燃油车车主羡慕。

车身刚性数据很少人关注。 扭转刚度达到30000Nm/deg,这个数字接近宝马7系水平。 有次侧面剐蹭事故,车门还能正常开启,防撞梁位置比一般轿车高10厘米,对SUV碰撞有优势。

售后服务有个细节:远程OTA升级不会影响车辆使用,可以预约在凌晨自动进行。 有车主分享过升级过程,就像手机系统更新一样简单。 每次升级后还能在屏幕上查看更新日志。

二手车保值率开始显现优势。 最早一批C11三年车龄保值率仍有55%,高于行业平均。 有二手车商分析,零跑的自研技术降低零部件成本,后期维修费用低反而促进保值。

社区运营做得有特色。 官方App里经常组织线下车友活动,有次广州车友会包场赛车场体验赛道驾驶。 车主反馈的问题有专人跟进,改进建议可能在下个OTA版本实现。

充电网络接入超过30家运营商,App内能显示桩群实时状态。 预约充电功能可以设置谷电时段自动开始,电费能省一半。 有车主测算过,家用充电每公里成本只要6分钱,比地铁通勤还便宜。

事故救援服务响应速度快。 有车主高速爆胎呼叫救援,30分钟拖车就到现场。 全年无限流量套餐包含基础娱乐流量,热点分享给其他设备也不额外收费。 这些细节积累起来构成完整用车体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