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车市燃爆,国产车集体开挂:35款车型销量破万,新能源霸榜,合资车瑟瑟发抖。 小米SU7杀进前三,单月狂卖2.4万辆,碾压蔚小理登顶新势力王座;比亚迪6款神车屠榜,海鸥、秦PLUS横扫10万级市场;五菱宏光MINIEV稳坐亚军,微型电动车需求坚挺。
猛的是,淡季变旺季,9家车企月销超10万,比亚迪、上汽双双冲破30万辆大关。 这场面,堪称国产车的“核爆时刻”!
新能源屠榜,35款车杀进“万辆俱乐部”
7月国产车销量榜上,破万车型数量飙至35款,创历史新高。 前20名月销门槛高达1.18万辆,比亚迪独占6席:海鸥(3.4万辆)、秦PLUS DM-i(1.5万辆)、秦L DM-i(1.67万辆)、海豹06 DM-i(1.4万辆)、元UP(未公布具体数据,位列前20)、海豚(未公布),覆盖5万-16万元主力价格带。 微型车五菱宏光MINIEV以27,337辆守住亚军,证明低价电动车仍是刚需。
小米SU7以24,410辆冲上总榜第三,成为新势力最快登顶的车型。 其单月交付量碾压蔚来(2.1万辆)、理想(3.07万辆)、小鹏(3.67万辆),改写“蔚小理”格局。 奇瑞瑞虎8以燃油车身份挤进第12名,成为前20名中罕见的燃油车型。
9家车企月销破10万
传统淡季失效,7月单月销量超10万辆的车企达9家,超20万辆的7家,比亚迪与上汽集团突破30万辆大关。
比亚迪乘用车销售341,030辆,海外市场占80,178辆,同比激增159.5%。 上汽集团整车销售33.8万辆,自主品牌占21.4万辆(同比增39.4%),新能源车贡献11.7万辆(同比涨64.9%)。
吉利(23.77万辆)、奇瑞(22.44万辆)、长安(21.06万辆)、东风(20.5万辆)紧随其后。 吉利新能源销量占比55%,达130,124辆;奇瑞新能源占65,357辆,出口119,090辆,持续领跑中国汽车出海。 长城稳定在10万级,新能源车型销34,593辆;北汽、江淮等则面临销量下滑压力。
零跑首破5万,理想暴跌40%
新势力格局剧变,零跑以50,129辆首次突破5万大关,同比暴涨126%,连续五个月稳坐新势力榜首。 其爆款策略见效:B01车型上市3天订单破万,B10连续两月销量过万,三四线城市渠道扩张超30%。
小鹏交付36,717辆创历史新高,同比激增229%,主力车型MONA M03贡献超1.5万辆。 理想却同比下滑近40%,仅交付30,731辆,纯电SUV i8因碰撞测试争议陷入舆论漩涡。 蔚来交付21,017辆,其中乐道L90以26.58万元起售价对标理想i8,被曝“销售系统被挤爆”。
奔腾小马走量难赚钱
低价微型车需求稳固,除五菱宏光MINIEV外,长安Lumin、奔腾小马等5款微型车合计月销近10万辆。 奔腾小马7月销13,909辆,同比增长188%,全年新能源占比84%。
其主力车型定价仅3.49万-4.59万元,参考五菱宏光MINIEV仅2%-3%的毛利率,低价策略虽带动销量,难掩盈利困境。 一汽奔腾过去五年累计净亏损约180亿元。
前20名仅剩“独苗”
新能源挤压下,燃油车份额急速萎缩。 销量榜前20名中,仅奇瑞瑞虎8、轩逸(第4名)、朗逸(第6名)等极少数燃油车型存活。
中低价位燃油轿车需求断崖:红旗H6月销1,523辆,奔腾B70仅1,595辆;合资车型宝来、伊兰特跌出前40名。 五菱多款燃油车(宏光V/之光/荣光)艰难维持,江淮燃油轿车销量同比暴跌65.77%。
问界M9卡脖,比亚迪火力全开
头部车型仍受产能制约,问界M9虽销量破万(10,098辆),因交付瓶颈暂列第33名。 小米SU7未交付订单积压,用户最长需等9个月。
比亚迪则凭借垂直供应链优势,以“油电同价”策略碾压对手:秦PLUS DM-i起售价压至6.78万,海豹06 DM-i综合续航1500km+,售价仅7.48万起,绞杀合资混动市场。
高端市场分化加剧,30万以上车型中,理想L9(3,760辆)、蔚来ES6(3,359辆)、极氪001(2,528辆)因高价限制规模;阿维塔全系、智己L6/LS6在30万区间苦战。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