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用车社又和各位见面了!
今天咱们唠嗑点车圈里的大新闻,就说理想汽车这事儿,特别是它家新出的i8,原计划一飞冲天,谁想到啊……剧情反转,比连续剧还刺激!
想当初,理想i8发布会那场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恨不得把“必火”俩字直接焊在车身上。
“油电同价”策略一出,不少潜在买家直呼“真有性价比”。
他们的盘算,我估计是想把L系列的经验直接搬过来,Pro、Max、Ultra,熟悉的配方,直接把开增程车的用户拽到纯电阵营。
可现实这玩意儿,有时候就是喜欢打脸。
为什么呢? 消费者压根儿没看上。
先看这配置划分,L系列能行,那是老用户习惯了燃油车的路子,冰箱、彩电、大沙发,安排得妥妥当当!
纯电用户在意啥?
是智能化程度!
是电池总容量!
是续航表现!
你弄个低配没冰箱,高配才有彩电,这不是开玩笑嘛?
细抠一下这事儿,就拿Pro版来说,少了冰箱,这让冲着“家”来的用户怎么想?
Max版呢,后排屏幕居然不给标配,长途旅行后座的孩子怎么办?
一位潜在客户就这么说:“这配置分级,明摆着要我上顶配啊!可顶配那价钱,我都想换个牌子了!”
结果呢?
理想i8发布以后,订单数量远低于预期。
股价跟着一泻千里,从32美元的高点,一路下滑到24美元,跌幅超过两成!
这可真是“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啊!
眼看情况不对劲,理想立马调整策略: 取消Pro、Max、Ultra三个版本,只保留Max一个配置选项,价格也下调了一万元。
原本的Ultra版呢?
摇身一变,成了Max的选装包,加一万就能拥有。
说白了,顶配版直接降价两万!
有网友评论说:“理想这招有点意思,先拿出诚意,把局面稳住再说。”
关键问题来了,理想这波调整,能起死回生吗?
首先要剖析下,理想i8为什么没能一炮而红?
说到底,就是没能找准纯电买家的需求。
理想仍然固守L系列的“配置分级”思路,将冰箱、彩电这类舒适性配置作为区分配置高低的依据。
纯电买家追求什么?
是智能!
是性能表现!
是续航能力!
你跟他们谈冰箱,他们跟你谈芯片;你跟他们聊彩电,他们跟你聊激光雷达。
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看看蔚来,直接来个“配置平权”,冰箱、彩电、大沙发全都安排上,让你觉得值回票价!
这才是真正的“用户思维”!
理想这次紧急调整,虽说是亡羊补牢,但对自身产生的影响也不小。
降价就意味着压缩盈利空间。
i8价格下调幅度不小,加上Pro版直接取消,极可能导致库存贬值,直接影响毛利率。
i8降价,还可能冲击L系列的价格体系。
i8和L8在配置上差异不大,现在i8价格更实惠,没准儿会抢走一部分L8的目标客户。
更重要的是,i8的这次变动,可能让L系列的车主觉得心里不平衡。
“凭什么i8能降价,L系列就不行?” 如果引起老车主的不满,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当然,这次调整也展现了理想在纯电领域破釜沉舟的决心。
理想心知肚明,纯电是大势所趋,L系列再受欢迎,也有日薄西山的一天。
i8作为理想布局纯电市场的第一步棋,必须旗开得胜!
就算要减少L系列的销量和利润,也要把纯电这块招牌立起来!
那么,理想的下一款纯电车型i6,成功的希望有多大?
说实话,压力山大!
20-30万元的纯电市场,竞争非常白热化。
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唐EV、小鹏G9,个个都是狠角色。
理想i6想要突出重围,定价策略至关重要。
如果i6继续走“电比油低”的老路,就可能与L6形成内部消耗。
L6是理想的销量基石,要是被i6蚕食,那损失可就大了。
别忘了,理想L系列还面临着“外忧内患”。
外部,问界新款M7即将到来,这款车补齐了以前的短板,加上华为的品牌效应,没准儿会抢走L6和L7的用户。
小鹏和小米也在暗中观察,计划用“大电池+小油箱”的增程方案来分一杯羹。
内部,理想为了力保纯电销量,也许会牺牲L系列的收益。毕竟,很多时候难以两全。
话说到这儿,咱再聊聊理想的股价。
理想的股价起伏,反映了市场对它纯电战略的疑虑。
i8的“滑铁卢”,无疑加重了这种担忧。
如果i6再次遇阻,理想可能重蹈覆辙,股价有下跌到15-18美元的风险。
要是i6能成功突围,理想的股价也许会迎来反弹,甚至冲到30-40美元。
现在是否适合抄底理想?
我的建议是: 谨慎!
理想的未来走向,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i6能否热卖?
L系列能否稳住阵脚?
这些都是未知数。
不过,投资本身就是一场豪赌。
风险与机遇并存。
如果你对理想的未来有十足的信心,现在或许是个不错的机会。
如果你更看重稳健,不妨再观望一段时间,等到局势更加明朗,再做决定不迟。
各位老铁,你们觉得理想i8这次的变动能否奏效?
理想的纯电之路,又将通向何方?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说你们的看法!
咱们一起讨论讨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