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各位观众老爷,咱今天先不说车,先聊个场景。
就好像你吭哧吭哧减肥一个月,眼看要成功了,你那该死的朋友圈里,有人半夜三点发了一桌子热气腾腾的炭火烤肉,还配文“罪过罪过”。
你说你气不气?
宝马最近在加拿大干的这事儿,就是这个味儿,甚至更冲。
这事儿的核心,是一台车。
一台我们这边只存在于传说和壁纸里的宝马3系,M340i。
对,就是那台塞了B58直列六缸发动机的“完全体”。
今年不是3系诞生50周年嘛,人家宝马在加拿大市场,就拿这台“神兽”搞了个限量版。
我们这边呢?
也搞了,基于330,加点碳纤维,换个轮毂,仪式感是有的,但总觉得像是过生日只许了个愿,没吃到蛋糕。
而加拿大车主呢?
人家直接在奶油蛋糕上跳舞。
392马力,500牛米的扭矩,还有xDrive四驱系统…这串数字对我们这些Bimmer(宝马粉丝)来说,简直就是“芝麻开门”的咒语。
这事最让人上头,或者说最“虾仁猪心”的地方,是宝马玩起了考古。
他们从故纸堆里翻出了两款祖师爷级别的车漆,一款叫阿维斯蓝(Avusblau),能让你瞬间魂穿E36的黄金年代;另一款叫马德拉红(Madeira Red),那是E21初代3系才有的骚气。
你看看,人家跟你谈的不是配置,是DNA,是血统。
这就引出了那个能引发Bimmer内战的终极问题:这台六缸的“原教旨”3系,要是真不知死活地引进了,到底有没有人买单?
“引进必买!”
——这话我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咱先别急着立flag,掏出计算器按一按。
这台尤物要是真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加上各种让你看不懂但又不得不交的税,落地价轻松给你干到70万往上。
好了,现在你手里捏着70万,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往左看,奥迪S4和奔驰C43在朝你放电;往右瞅,一台准新的二手M3或者保时捷Macan也在跟你眉来眼去。
请问,阁下将如何应对?
我猜,绝大部分在网上喊得最凶的兄弟,真到了掏钱的那一刻,手指头会比脑子更诚实。
成年人的世界,情怀这玩意儿,有时候在首付款面前,就跟一张纸巾一样,一捅就破。
这才是这事最拧巴的地方,它把我们对驾驶乐趣的渴望和对银行卡余额的敬畏,血淋淋地摆在了一起。
我们对这台M340i的执念,说白了,是一种对“完整性”的追求。
我们心里都门儿清,在国内,撑起3系江山的是325Li,是那个能让丈母娘翘起二郎腿的后排空间。
但M340i就像是这个家族里的那个学霸大哥,虽然不常见,但只要他存在,整个家族都脸上有光。
现在,这个大哥润去加拿大了,我们这帮弟弟心里能不空落落的吗?
所以说,这压根就不是一个买不买得起的问题,这是一个“你给不给我做梦的机会”的问题。
宝马把最完美的作品放在了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地方,然后拍拍我们的肩膀说:“瞧,这个加长版的也很香嘛!”
。
这操作,不亚于康师傅告诉你红烧牛肉面里真的没有牛肉。
说到底,这台远在加拿大的M3-Power,就像一面照妖镜。
它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纠结,以及在现实面前一次又一次的妥协。
我们渴望更纯粹的操控,渴望厂商能听一听我们这些“少数派”的呐喊,但又悲哀地发现,在商业的巨大齿轮面前,我们的声音比蚊子叫还轻。
那么,回到原点,会有人买吗?
肯定有。
但绝对是凤毛麟角,是那种钱和情怀都多到溢出来的“老炮儿”。
他们买的不是一辆车,是买回自己逝去的青春,是给年轻时的自己一个交代。
可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来说呢?
这台车,最终可能也就是手机相册里的几张照片,是和兄弟们撸串时的一句“我跟你们说啊…”,是深夜里反复播放的声浪视频。
然后第二天,依旧开着自己的四缸“买菜车”,汇入早高峰的车流里,盘算着这个月的油价又涨了几毛。
所以,这事儿你怎么看?
要是真卖70万,你觉得你身边,能找出几个愿意为这两个气缸买单的狠人?
来,评论区聊聊,让我看看谁是真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