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中国门店大批关闭,A级跌至12万,智能导航还要收费,车主维权难

奔驰A级在中国最低价仅售12.56万元,奔驰多地门店一夜关停,车主不仅面临维权难题,就连车辆导航等功能也要额外付费,昔日豪华品牌的光环开始摇摇欲坠。

放眼整个中国车市,没人能预料这个曾经高不可攀的奔驰,居然会一天之内“跌落神坛”。

奔驰中国门店大批关闭,A级跌至12万,智能导航还要收费,车主维权难-有驾

走进昔日高端、熙熙攘攘的4S店,迎面扑来的是意外的冷清。

不仅新车价格直降,曾让人望而却步的A级,如今裸车价只需12万多,仿佛买菜价一样亲民。

可等你真正走进门店、准备下单时,却发现有的门店早已无影无踪,张贴着闭店通知的玻璃门外,几位焦急的车主围着物业人员理论——谁还记得前几年提车时那份“成就感”?

楼里剩下的展车,和二楼散落的名片对比,多少有些凄凉。

奔驰中国过去这半年,像被按下了“加速衰退”键。

从上海、北京、东营到唐山、德州,奔驰在中国加速收缩渠道,仅6、7月就有超过100家经销商被终止授权,整个门店网络从表面风光转身为“紧急瘦身”,有的门店索性变身为鸿蒙智行的展厅,变味的还有市场信任。

奔驰官方一再强调,关店只是业务调整,用户未使用的原厂服务可到其他门店继续,但经销商卖的自营服务——保养、促销套餐之类,则得“自己沟通”。

而真实情况是,很多老车主连电话都打不通,新开的“接盘侠”还时不时让人担心:今天送你的店,明天还在吗?

奔驰中国门店大批关闭,A级跌至12万,智能导航还要收费,车主维权难-有驾

一位车主的无奈在朋友圈传开,他买了奔驰,保养卡还没用完,老店已关门,结果新店只认官方服务,别的要协商。

他踟蹰地问:“会不会一个一个全关了?”

更扎心的是,有人办理储值卡、售后服务包,权利能不能找回来就是未知。

其实对奔驰自身而言,这种关店节奏背后,是销量和利润双双大滑坡。

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奔驰中国销量29.32万辆,同比下跌14%,而在全球主要市场里,奔驰在中国的下滑最为严重。

税后净利润更是下滑55%,第二季度甚至大跌近七成——北京和上海的豪车店玻璃窗下,闪烁着昔日傲慢的车标,如今安静得不像话。

其实不只是奔驰,整个BBA(宝马、奔驰、奥迪)在中国的好日子正在慢慢变味。

宝马2025年上半年在华销量大跌15.5%,奥迪更惨,前五个月跌了16.8%。

奔驰中国门店大批关闭,A级跌至12万,智能导航还要收费,车主维权难-有驾

尤其20-40万这个中国品牌新能源大举进攻的价格带,宝马i3、iX3销量腰斩,奥迪A4L销量也跌了四分之一——只要你关注汽车圈,几乎每天都能刷到BBA经销商苦苦熬的新闻。

而奔驰至今最深的“槽点”,就是它在智能化和电动化上的掉队。

比起竞争对手积极拥抱智能科技、内卷自动驾驶,奔驰的车主有多苦恼?

连最基本的远程控制、车机导航,三年后都要收会员费。

网上有客户晒出价格单:远程控制三年1698元,六年2598元,连高德网页版导航都不是永久免费的,一年698元、六年2698元,一套互联组合包六年竟要4598元——开上豪车,却像在给手机“买流量包”,确实让人吐槽“割韭菜”割得扎心。

你很难想象:现在中国市场上,十几万元的国产新能源车,远程控车、终身流量、导航全部免费,就连新品牌都敢喊出口号不收会员费。

反观奔驰,却一边降价,一边对智能服务收紧收费,每个细节都像在提醒用户:你买的不是服务,而是过时的豪华。

这直接打击了新晋年轻客群的信任,毕竟花了二三十万还要精打细算使用导航,这事多少有点讽刺。

奔驰中国门店大批关闭,A级跌至12万,智能导航还要收费,车主维权难-有驾

这两年,智能化已成中国车市不可逆的大潮。

奥迪已与华为合作,主攻中国用户痛点,推出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系统的新车,城市到高速一体化辅助,实地体验反馈超预期;宝马则与Momenta合作,专门为中国市场搞本土化自动驾驶,不再只靠总部小步迭代。

关起门来搞封闭系统的奔驰,MB.OS系统自研进度落后,大肆招兵买马扩建中国研发团队,也是被现实“倒逼”出来的选择。

更现实的是,奔驰那份“高端”销量基本靠燃油车苦撑,但新能源渗透率一再提高: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达44.3%,20-35万区间更高,传统豪华品牌高价纯电车型根本不是主力,奔驰的纯电销量还下滑了14%。

这和宝马、奥迪同阶段的二位数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宝马纯电涨了15.7%、奥迪直接猛增32.3%。

奔驰原本喊出“2025年电动车型占比50%”的口号,如今看来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

你要问我的感受,其实有点唏嘘。

早年间,奔驰4S店是“身份与阶层”的门槛,大堂里咖啡飘香,销售目光锐利,潜台词无非“你配不配”。

奔驰中国门店大批关闭,A级跌至12万,智能导航还要收费,车主维权难-有驾

到今天,奔驰开始和国产车抢低价,降价像“拼多多”,而智能体验却成为全民吐槽的对象。

身边有朋友说得直白:“谁还愿意花一份豪车钱,却过着被束缚的智能生活?”

顺着这些转变再看整体渠道变革,不难理解保时捷也开始学习“收缩战术”,计划2027年前中国门店从140家缩减到100家,提质控量已成硬道理。

归根到底,不是豪华不吃香了,而是用户对未来座驾的想象,早已不是过去那一套“真皮缝线、金属踏板”那么肤浅了。

科技、实用、体验感,才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KPI。

如果你正在纠结“趁便宜入手一辆奔驰划不划算”,我会建议你多等等,不如看看身边车友的真实体验,也静静旁观奔驰这艘“巨轮”要如何在中国找到新的归宿。

大浪淘沙,现在每一张购车发票背后,都是一次时代变革的剪影。

昔日高高在上的BBA们,面对用户的体验升级与国产品牌崛起,真的很难只靠降价返场。

你说这样的奔驰,还能撑多久?

我真说不好,也许“豪车再无豪气”,不只是奔驰的命题,而是整个老牌车企的未来之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