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宝马新世代iX3的官图,心里就琢磨了一下:这车是真的有科技味,跟我记忆中的宝马差太远了。我的老X3已经五年了,虽然还能跑得动,但有时候会想:要不要换个新款?尤其看到这次的亮点, freaking 有点心动。
点开图片,第一眼就是这个太空银色帅爆了。那种冷淡的金属感,搭配黑白撞色的车身,像极了未来电影里的太空交通工具。你看到中网和大灯连成一体的设计了吗?远看像戴了个科幻眼镜细细一看,那其实全都是摄像头、传感器藏在里面,跟咱们平常看见的普通摄像头差别挺大。猜猜看,这些传感器的数量,估算有十几个,具体我没细想过——可能还不止。
我还想:这么多传感器,维修起来得多麻烦?修个碎裂的镜头,是不是开个小车就得排队等半天?不过说到这,我突然想到,做供应链的朋友经常讲,传感器的成本像是买菜一样波动。那这台车的摄像头应该不算贵,但要全遮得严严实实,没点钱也修不起。
外观上的对比,我特意找了两款同价位的车看。比如奥迪Q5L和奔驰GLC。两者轮廓都挺有质感,但你得承认,宝马这次的瘦身格栅比之前的胖大多了。双肾的纹路变得细长,灯条LED布置像是夜空中的星河。夜晚开出去,路上确实会变成一台会发光的霓虹灯,但这修起来,估算可能要好几个月工资——毕竟,修车的价格也是物价涨得快。
车身线条其实还算流畅,没有啥凯旋门式的豪壮感,但那弹出的门把手让我感到矛盾。冬天呢?真怕弹出后冻得弹不出来。你们碰到这种设计,会不会考虑到——方便用手上的手套操作吗?我试了几次,感觉自己像是在拆弹,不太顺手。
尾灯的设计蛮特别,点亮时像发摩斯密码的箭头。实际用车时,夜间那种动态光影效果挺吸引眼球。我很喜欢的另外一点是:熏黑版的灯组,配上黑色轮毂,走在路上,硬气!但你熏黑也不是便宜货,工艺好的可能比普通的镀铬还贵一截。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这次内饰最大亮点还是不堆屏幕。中控,就是个不大不小的屏幕,朝向驾驶员倾斜的角度比以往用心多了。更喜欢那种、不需要高配才有的智能系统,毕竟我没那么高端的钱包。坐进去后座,感觉空间还不错。长宽接近5000,后排我一米八的小孩都能跷二郎腿。以前担心电动车空间会变窄,现在竟然还比我预想的实用。
续航?我心里其实还是有点疑问。官方说能跑900公里?这数据对我来说偏估算(体感/估算不确定),但至少比我之前的车强多了。话说,快充技术也算进步,10分钟充400公里,算是挺快的。回家的路程,600公里,好像吃个饭的时间,就能搞定。
智能方面,这次宝马真是玩大了,跟阿里搞合作,融入了华为鸿蒙。你们说,未来用支付宝支付停车费是不是就像说一句我想停车那么简单?我有点猝不及防,AI大模型还能识别无保护路口?那是不是意味着不用再担心刹车踩错或误闯红灯?这设想里面有个疑问:这些智能系统的容错率到底有多高?毕竟,过度依赖也怕看不清。
我装作发了个朋友圈,随便找朋友聊,你们觉得这车怎么样?要不要我帮你们打听个价格?朋友回:看配置和价格,要真到40万左右,又有那些科技感,我打个赌,得加点钱。我感觉低于40万,要让宝马的技术和配置都到位,压力大。刚看了个渠道消息,挂9970美元起步,折合人民币差不多6万美刀,但是,102度电池、快充那一块,要价大概要比基础款贵个十来万吧。
说到这,又出现个问题:你觉得宝马能不能把心理价位放低点?我琢磨了一下,如果价格在40万以内,项目会不会更火?那样的话,真正能让年轻人和老车主都接受。这其实就是个买得起的问题。反正,我个人觉得,车如果真能兼得操控感和科技感,价格合理点,我当然冲。
但有一个细节特别让我琢磨——那次我跟销售聊,问起续航和价格,他笑了。说都还没定,仅仅是官宣数据。所以,我就猜测:这车实际到手,可能落差还挺大。那是不是节奏还是要看,等到车到店才能知道真面目。
我还想:如果我现在要换,真得考虑省心省力,也不能太复杂。老实说,夜深了,开着灯熄了就想,我到底会不会为了点科技,放弃操控的快感?这车的操控是不是还在那儿,无论你怎么信新技术,底盘稳不稳、悬挂软硬,才是你一上手就能感受到的真实感。
就算再潮,车好不好开、油耗咋样,我总得考虑到生活的点滴细节。要不要再买个车充,配个一线品牌的轮胎?这些琐事都算计划中的安排。谁知道,将来会不会出什么意外?所以,出门的那一瞬间,我脑子也在快速算账——百公里成本大概在2块多,算得很粗,但也能带点生活中的实在感。
我想问你们:会不会有人跟我一样,觉得新款宝马的科技感其实挺虚的?我一直觉得科技就是要落到实处。有天我和修理工聊天,他说:看着高科技,可修起来还是老套路。这句话让我深有同感。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当然也挺难。
(这段先按下不表,但不代表我说得不认真)坐在车里,我就会蹦出两个问题:你说新技术会帮我节省多少时间?我会不会用的越来越依赖它,而忽略了驾驶的本质?还是说,真正的驾驶快乐,是在点点滴滴的熟悉感里面?这活生生的未来,能不能让我每天都期待?这应该才是最核心的问题吧。
你看,那还要不要换车?还是说,这个科技+操控的折衷最好?我自己还在犹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