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见过,一个豪华品牌的汽车,在市场上给出了指导价近半的优惠?如果没见过,那你得瞅瞅宝马i3了。这个名字听着高大上,又带着点科技范儿,但价格嘛,咋说呢,简直爆炸。不说别的,指导价35.39万到41.39万,结果人家实际成交价,最低配全款落地只要17.7万。仔细算算,这价格直接把指导价腰斩了一半还多——不到五折的宝马,听着都新鲜吧?
甭管啥车,价格这么猛人总会有点“以小人之心”的猜想:是不是产品不行,一降再降,没人要?那咱今天就掰扯一下,看看这事到底咋回事。
先来说优缺点。宝马i3首先你得承认,操控性特别“宝马味”。它是个后置后驱车,这种动力布局,开起来是很得劲的,特别适合喜欢享受驾驶乐趣的朋友。别看它最低配动力数据一般,破百6.2秒,但对比同价位的燃油车,妥妥有优势。咱随便提一个宝马本家的例子,宝马3系的燃油版330车型,搭载的可是2.0T高功率发动机,但破百还比它慢一点,需要6.3秒。这么说,35L版本从数据动力不算脆弱吧?
但来点实话,宝马i3也有些“寒碜”的地儿。作为纯电动车,它就是在油车底盘改电而来的,这一听就不够高级。选择它,智能化这块得多糊弄点,因为它的电控系统、车机交互等,在这个价格段里,和国产品牌相比是“比不过”,尤其是大家熟知的“小米SU7 Max”,人家的破百能干到2.78秒,宝马i3只能是眼巴巴望着。而且在自动驾驶辅助功能上,宝马i3也彻底属于“混子”。
这么懂行的人会明白,宝马i3优惠幅度这么大,更多原因还是价格与产品定位出现了尴尬。不过话又说回来,它的底盘、操控调校这些,大家公认的好,真车体验特别出色,这个优点不是吹的。再叠加它实打实的“跳楼价”,尤其是低配车型,那真就是香到冒泡了。要买,咋选车呢?
简单点说,35L和40L的低配任选其一就行。为啥这么说?从动力数据上两者差不多,35L破百6.2秒,续航526公里;40L破百5.6秒,续航592公里。这续航的66公里差距,对实际使用几乎没啥影响。而两者的指导价相差6千元,如果实际优惠之后差距也就这么多,那就看个人心情挑吧。
配置这块,情况更明显。从最低配能有的好东西基本都有了,全景天窗、电动座椅调节、真皮方向盘、空气悬架……这些配置,真的甭挑剔。而且差价里多出来的车道居中保持、自动泊车之类功能,说实话,平时可能也没啥用。尤其是最低配35L,它少了些选装资格,但价格优势太大了,咱扣扣算账,这款才是最值得买的。
至于高配和中配版本,甭考虑了。那价格,每多一两万换来的配置,基本和买车的乐趣没啥关系。啥17声道哈曼卡顿音响、矩阵大灯,看着诱人但实际说实话,你买了也未必每次用都觉得值那个钱。省下来买点别的挺好。
说到这,这车的定位以及市场困境,算是也聊的差不多了。宝马i3,就是你的选车里,当预算合适时,少花冤枉钱买最低配绝对不亏。它不完美,但它够得劲,它长得也挺有范儿,不知道,你会不会愿意开着它去感受一下斯文劲里的纯粹操控?反正我,挺心动的。
最后简单加一句,这些体验,都是借着朋友买车瞅来的亲身感受。行了,大山就写到这,车友们自个儿合计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