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心酸了!8月燃油车价格大崩盘,宝马奔驰奥迪集体下调30%还不好卖

太心酸了!8月燃油车价格大崩盘,宝马奔驰奥迪集体下调30%还不好卖

01
我前两天逛4S店,遇到一个有点扎心的事。
门口一排豪华品牌的展车,宝马X1的价格标签被重新贴了好几层。值班销售说,这车现在便宜得离谱,12万多直接砍掉,45%的降幅已经是今年里最夸张的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原本这些车是“身份标配”,现在连主流合资、甚至一些自主SUV都杀了进来。全场都在拼命降价,不跌出底线都不好意思跟同行打招呼。
不是只有宝马、奔驰、奥迪这种德系三强在跳水。凯迪拉克GT4、奥迪Q3/A3、奔驰GLA,还有捷豹E-PACE,基本上整个豪华阵营集体“插刀”。这感觉,真有点像是当年数码产品换代时的清仓,谁跑得慢谁就砸在仓库里。
我一朋友家在汽车城做金融,最近天天有人找他问,这些降价是真的吗,会不会买完了还有更大的优惠?他的回答也特别实在,‘现在不是商家割韭菜,是全行业在下跪求生’。

02
说人话就是,8月燃油车就是被新能源冲击得有点扛不住了。
我看了一下榜单,45款热门车型降幅都在30%上下,有些甚至超过了四成。除了豪华车,合资品牌也没能幸免。
像大众途岳、速腾、宝来,丰田卡罗拉、雷凌,本田英仕派,日产轩逸,这些本身销量就很大的车,优惠3万到6万已经是常态。奥迪Q3 Sportback甚至一下子减了9万。这数字以前想都不敢想。
再说一嘴自主品牌,哈弗H6、长安CS75、荣威RX5,包括大众朗逸、别克君威、丰田锐放这些合资经济型车,现在基本都在打骨折。
按我以前的经验,这种规模的集体降价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政策强推,要么是厂家实在扛不住了。结果一查,最近新能源和油车的国补政策已经彻底分道扬镳。供需压力下,燃油车就只能靠价格见真章。
有人觉得,降价是占大便宜,买到就是赚到。其实没那么简单。如果你只是图便宜,忽略了后期的维修、保养、保值率,后头还是有坑。

03
为啥会一下子降这么多?不是说燃油车机械素质稳定、驾驶质感好,老用户还愿意买吗? 我以前也信这套。但现在,现实更残酷。
第一,新能源车价格持续下探,心理锚定一下子改了,油车再不跟进就是自绝于市场。
第二,年轻人看重配置和智能体验多过品牌logo。豪华品牌的光环,年轻人不太买账了。
第三,国六b、颗粒捕捉器、排放升级带来成本上升。厂家如果继续价格刚性,就等着库存爆仓。
我身边那几个修车师傅,最近常吐槽,说以前奔驰宝马的维保单子很厚,现在基本是降价完不敢接。原因很直接,零件成本还在水涨船高,买便宜了后续支出反而涨。
打个比方,这就像买打折电器没考虑后面维修,便宜没好货不是说说而已。

04
那老司机怎么看这波降价潮,真的是占便宜吗? 我劝你别只盯着标签那几个字。裸车价格低了,后期比如保险、养护、折旧,反而有可能涨。有些车型降价买得爽,转手卖掉贬值更狠。我自己吃过几回亏,去年帮朋友挑了辆降价本田,今年想换车一问价格,直接给他气懵了。
建议是:如果非刚需、不急着买,可以多观察几个月。油车属于政策与市场双重博弈,厂家再拖拖,价格可能还会有松动。
实在要买,尽量挑主流品牌、成熟动力总成的,别凑凑热闹选冷门,后期配件和维修渠道才不掉链子。
保险和金融别被销售忽悠,降价车常常和高利率金融方案捆绑,仔细算账再下单。

05
最后补一个反向观点。有人说燃油车降价证明油车彻底没前途,新能源一定稳赢。
我不完全认同。
从工程师的角度,油车底盘、机械素质还是有优势,GB 9743-2024之类的轮胎标准,油车的适配更成熟。
但市场趋势这东西没啥道理可讲,价格就是最硬的信号。
现在不是谁技术好,是谁更懂用户心理。燃油车如果还能持续让利,还能保证服务和体验,那它就还有一波存量机会。
说到底,车不是身份,是工具。省钱、好用、安全为王。
哪怕再便宜,买车之前把赔钱的坑想明白,才是真正的‘老司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