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车坛风起云涌,领克,这个一向不按常理出牌的品牌,再次抛出了一个令人侧目的目标:“中国第一混动品牌”。
这已非简单的市场定位,而是向中国汽车行业巨头发起的有力挑战。
我们常说,生活如同品尝可乐,选择似乎总是被少数几个品牌垄断。
手机、服饰,乃至我们每天接触的各类产品,似乎都逃不出几大巨头的掌心。
然而,正是那些不甘平庸、勇于打破常规、专注于创新与设计的“多样性公司”,才让世界如此精彩。
它们没有大企业的包袱,敢于破釜沉舟,领克便是其中一个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的例子。
从“桀骜不驯”到“顾家有道”,领克的“蜕变”密码
提起领克,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03、06那股子年轻、张扬的个性,是街头巷尾令人侧目的身影。
然而,领克副总经理穆军此次明确表示,品牌的核心战略已转向“主攻插混”,特别是即将推出的领克 10 EM-P,将直指竞争白热化的中大型插混轿车市场。
这一转变,无疑预示着领克品牌的一次重要战略调整。
穆军对此的解释,是对市场痛点的精准把握。
许多原先驾驶BBA入门级燃油车的消费者,在面临换车时,发现市面上能够完美契合他们需求的“新能源车”并不多。
他们渴望的,是一辆非纯电动力、具备先进智能科技,同时又能最大程度保留日常用车习惯,并兼顾卓越安全与操控性能的座驾。
领克 10 EM-P,正是为满足这一“心中所愿”而生。
它巩固了领克在安全、操控与品质上的固有优势,并着力补齐了新能源与智能化方面的短板。
再辅以符合目标群体审美的设计语言,便能精准切入市场。
领克 900 的成功经验,将成为 10 EM-P 打造的宝贵蓝图。
有人或许会疑问,领克是否正在从“一人独享”的运动激情,转向“全家共享”的温馨氛围?
穆军坦言,汽车运动的精髓,远不止于速度的提升。
操控能力的边界,直接关乎车辆的安全性。
领克 10 EM-P 的目标,并非仅仅追求零百加速的数字,而是要在“快”与“稳”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5-6秒的加速区间,对于一款中大型豪华轿车而言已是充裕,领克更侧重于在此区间内,实现性能与操控稳定性的完美融合。
这背后,是领克多年来在底盘调校领域的深厚积累。
通过领克 900 和 10 EM-P 的推出,领克意在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满足更多元化的家庭用车场景。
这是一种“拓宽”战略,也是对用户需求的深刻回应。
多元布局,是“随波逐流”还是“运筹帷幄”?
领克在动力形式上的布局,可谓是“燃油、混动、纯电”三线并进,其战略的广度令人瞩目。
为何如此“不设边界”?
穆军的回答直指用户:“用户需求在哪里,领克就在哪里。” 过去,无论用户选择何种动力形式,领克都力求提供高满意度的产品,尽管在智能化方面曾稍显滞后,但 10 EM-P 的出现,无疑弥补了这一遗憾。
保留燃油车型,是为了满足那些对纯粹驾驶乐趣有着执着追求,并热衷于赛道体验的消费者。
而推出领克 Z10、Z20 等纯电车型,则是为了回应那些明确表达了对领克纯电产品期待的用户。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多元化的布局,能够催生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例如,领克 900 与领克 Z20 的组合,一个专注于长途家庭出行,另一个则侧重于城市代步,能够有效地覆盖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用车需求。
想象一下,一家人共同踏上旅程,在领克 900 宽敞舒适的车厢内,无论是欢声笑语,还是休憩小憩,都能得到充分的满足。
这正是领克在产品力提升上的一个生动写照。
“新势力”的标签,领克如何“自处”?
时下,当我们谈论“新势力”时,领克似乎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
然而,与众多传统车企相比,领克的品牌形象又显得格外“新锐”和“年轻”。
这种定位上的微妙之处,穆军将其解读为:领克是“从传统车企中淬炼出的新势力”。
它自诞生之初,便颠覆了传统车企“以生产为中心”的模式,转而将“以用户为中心”奉为圭臬,紧密围绕用户需求进行产品研发与互动。
即便在今日,领克依然是用户运营领域卓尔不群的佼佼者。
衡量一个品牌是否具备“新势力”的特质,关键在于其是否敢于创新,以及是否真正将用户置于核心地位。
尤为重要的是,领克从一开始就将目光锁定在“合资品牌”的竞争维度。
在那个许多国产品牌尚在低价泥潭中挣扎的年代,领克已然瞄准了更高端的市场定位。
如今,在新能源汽车这一中国品牌占据主导权的领域,领克的平均售价已飙升至18.9万元,超越了众多主流合资品牌。
这充分证明,在中国市场,“高价值造车”的理念,即使不依赖价格战,也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用户运营的“先行者”,领克超越了“卖车”的范畴!
在用户运营的领域,领克无疑是一位“先行者”。
为何能如此早地洞察到用户价值的重要性?
穆军表示,这源于领克品牌的基因深处。
“LYNK&CO”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连接”与“开放协作”的理念。
领克 03 参与 TCR 赛事,这并非仅仅是为了展示车辆的性能,更是品牌与用户共同成长的生动写照。
领克在赛道上的每一次驰骋,都能激发用户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在当前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并不多见。
因此,用户对领克的期待值始终很高,而领克也正通过不断拓宽产品线,回应这份期待。
从 900、10 EM-P 的推出,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旅行车、跑车等,都是对用户声音的积极回应。
还记得领克 03+ 的故事吗?
当年,这款小众性能车的市场前景颇为不明朗,但用户对它的呼声却异常高涨。
经过反复沟通,品牌最终决定将其推向市场。
结果,03+ 不仅远超了销售预期,更重要的是,它回应了用户对“热爱”的执着追求,成为中国性能车市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注脚。
领克 900 的诞生,是“深耕”与“破局”的交响!
与领克 09 相比,领克 900 在尺寸和定位上实现了质的飞跃,轴距达到了3160mm,直接晋升为全尺寸 SUV。
穆军将其视为团队“深耕”与“破局”的成果。
在打造领克 09 的过程中,团队深感在面对市场上强调空间与舒适性的“冰箱彩电大沙发”等新兴产品时,仍有进步空间。
消费者对于大空间的渴求,是选购大型SUV的首要驱动力。
因此,领克 900 的团队将重心聚焦于优化内部空间尺寸。
凭借 SPA Evo 架构的精妙设计,他们在有限的外部尺寸内,最大化地提升了内部的乘坐空间。
最终,领克 900 不仅整体空间宽敞,其第三排的乘坐体验更是达到了同级领先水平,并提供了灵活的空间布局。
领克 900 之所以在竞争激烈的全尺寸 SUV 市场脱颖而出,是因为领克秉持着“虚心学习”的态度。
通过对竞品的深入剖析以及与用户的细致沟通,领克在产品细节上力求极致。
无论是冰箱的制冷能力、屏幕的尺寸与交互体验,还是座椅的舒适度与调节灵活性,这些都是基于用户真实需求而进行的迭代优化。
领克 900 的成功,正是领克在产品细节上“补课”与“精耕细作”的必然结果。
更何况,领克的消费者往往对高品质、有格调的产品情有独钟,900 的高配车型销售火爆,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酷爸”的画像,连接着个性的张扬与家庭的担当!
领克 900 所代表的豪华与家庭定位,如何与领克品牌一贯的“年轻、个性”标签相融合?
穆军为我们描绘了领克用户的典型画像——“酷爸”。
这类用户,在承担家庭重任的同时,内心依然保留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他们在肩负家庭与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未曾放弃个人成长的追求。
领克 900 的诸多创新设计,如可旋转座椅、电动天地门、电动拖车钩等,正是为了满足“酷爸”们在家庭出行和户外探索场景下的多元化需求。
这些设计,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实用性,更赋予了每一次出行更多的乐趣与可能性。
技术创新,领克对“领先”的执着与追求!
领克 900 率先搭载英伟达 Thor 芯片,这标志着领克在智能化领域的“勇进”以及对“领先”地位的不懈追求。
穆军强调,领克始终坚守“要么第一,要么唯一”的信条。
在智能化已成为核心竞争力的当下,领克选择在硬件端率先发力,为未来的软件与功能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SPA Evo 架构的成功,也为领克未来打造更多高性能、大尺寸车型提供了坚实保障。
领克对技术的投入,不仅体现在硬件层面,更渗透到用户体验的每一个细节,从独特的声音设计到感官体验的营造,都力求原创与独特,塑造鲜明的品牌印记。
混动是趋势,领克欲成“混动领域的执牛耳者”!
当前,混动技术已然成为汽车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领克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市场,多元化的能源形式将长期并存。
油、混、电三大动力形式,将共同构成未来汽车市场的版图。
领克以混动为核心,目标是成为“中国第一混动品牌”。
未来的混动技术发展将更加丰富多样,既有以电为主、油为辅的路线,也有油电平衡的方案,甚至可能出现以油为主、电为辅的混动车型。
领克还在积极探索将混动技术与高性能相结合的可能,例如为领克 03 这样的性能车注入电机动力,显著提升其零百加速的表现。
驾驶乐趣与智能驾驶,和谐共存之道!
随着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日益普及,“驾驶乐趣”这一概念也再次被推到聚光灯下。
穆军认为,这两者并非矛盾,而是能够和谐共存的。
对于经验丰富的驾驶者而言,智能驾驶可以成为解放双手的得力助手,而在需要时,依然能够尽情享受纯粹的驾驶乐趣。
智能驾驶的核心在于提升车辆的“工具属性”,让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在中国复杂多变的交通环境和多样的用车场景下,人驾与智能驾驶的协同,是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
领克致力于在提供智能驾驶便利性的同时,保留并强化车辆的驾驶乐趣,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