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不断却遭双杀,赛力斯真的跌落凡尘了?

利好不断却遭双杀,赛力斯真的跌落凡尘了?

最近赛力斯的股民估计得揉着太阳穴直犯迷糊——公司这边新车卖得火,那边刚宣布布局机器人赛道,按理说该是利好叠加的剧本,结果港股一上市,A股H股直接双双跳水,活脱脱演了出“利好出尽是利空”的戏码。这到底咋回事?真像有人说的,曾经的“华为概念顶流”跌落凡尘了?

利好不断却遭双杀,赛力斯真的跌落凡尘了?-有驾

先看面上的热闹事儿。赛力斯和华为合作的问界系列,今年算是支棱起来了。9月新M7大改款上市,首月订单破3万,10月销量直接冲到1.2万,把不少新能源车型的周销榜都挤下去了。更早时候,公司还放风说要进军机器人赛道,搞什么智能驾驶相关的运动控制技术,听起来像是给未来画了个大饼。按说这些消息搁以前,股价怎么也得蹦跶两下,可这次偏偏不灵了。

问题可能出在港股上市这步棋上。11月初赛力斯发布公告,要在港股IPO,募资主要用于研发、扩产和还债。本来企业融资是常事,但市场不买账啊。一来港股估值普遍比A股低,赛力斯A股市盈率都几百倍了,港股一上来就得打个折,老股东心里能痛快?二来港股投资者更实在,看你当下赚不赚钱。赛力斯财报显示,前三季度净亏近40亿,虽然销量涨了,但毛利率还没扭亏,港股资金自然谨慎。有机构算了笔账,港股发行价对应的市销率比行业平均低不少,等于给公司定了个“保守价”,反而让A股资金跟着慌了神——“连港股都不看好,我们是不是高估了?”

再往深了琢磨,市场可能对“利好”本身起了疑心。就说问界卖得好,有多少是真靠产品力,多少是华为的渠道和品牌带火的?现在华为合作的汽车品牌越来越多,奇瑞、北汽都要出智选车,等大家都用上华为的鸿蒙座舱、ADS系统,赛力斯的“独家优势”还能剩多少?机器人业务更像远水,现在也就发了几篇专利新闻,具体啥时候能落地、能赚多少钱,全是未知数。市场最怕的就是“画饼充饥”,你说得越热闹,资金反而越想兑现离场。

还有资金面的因素。赛力斯这两年为了扩产砸了不少钱,重庆、贵阳的工厂投了几十亿,负债率一直维持在70%以上。港股募资虽然是补血,但市场担心的是,就算拿到钱,能不能真正转化为利润?新能源汽车行业现在卷得厉害,比亚迪、特斯拉都在降价,赛力斯既要保销量又要提毛利,难度不是一般大。有股民翻出之前的K线图感叹:“年初那波涨得太猛,现在利好兑完,该回吐点水分了。”

利好不断却遭双杀,赛力斯真的跌落凡尘了?-有驾

其实平心而论,赛力斯不算差。能搭上华为的快车,把问界做成爆款,已经比很多车企强了。但资本市场最无情的地方就在于,它永远看未来。现在的销量是过去的成绩,机器人是未来的故事,可市场要的是“现在就能兑现的增长”。港股上市像面镜子,照出了市场对公司基本面的担忧——热度退去后,你到底有没有持续赚钱的本事?

说句实在的,跌落凡尘有点夸张,但赛力斯确实得经历阵痛。汽车行业本来就是重资产、长周期的买卖,指望靠几个爆款或者概念一直涨不现实。接下来就看两点:一是问界能不能保持月销过万,把“华为光环”转化成自己的品牌力;二是机器人业务能不能拿出实质性进展,别光停留在PPT上。要是这两点做好了,双杀局说不定能缓过来;要是还靠炒概念,那才是真要栽跟头。

资料来源:赛力斯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港交所港股IPO披露易、乘联会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