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去年开始,咱们身边MPV的选择变得越来越有限了。多年前,买个MPV还挺气派的,现在呢,SUV反而成了主流。比亚迪也是看准了这一点,去年推出了腾势D9,确实热卖。记得一次和朋友聊天,他笑着说:买纯电MPV,还是得看腾势。那会儿我还没特别留意夏,但觉得比亚迪这步棋,腾势肯定是主打中高端,而夏的入门设定,是想让更多人入手。
这款夏,去年开始宣传,自我感觉推得挺努力的。刚上市那几个月,销量还算见底,月月都在两三千,最高有个3863的高峰。我也有点惊讶,毕竟这个区间,在我心里算不上死保值,但还能稳住。可奇怪的是,到了三四个月后,突然掉了一大截:三个月依次是2565、1608、1416台(这段先按下不表),直线下滑,尤其是8月那次,卖了1416台,比我预料的少得多。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腾势D9,DM版本单月卖好几千了,把它放在对比里,夏的表现确实苍白不少。有人说,比亚迪的定价策略有点迷,指导价24.98到30.98万,范围挺宽。实际落地价呢,入门便宜点的20万就能拿下(含补贴),但你说它值这个价吗?配置不高,没啥亮点,价格偏贵,就是为啥都觉得不够诚意。难怪有地区销售直接打折,厂补、省补,一下子折到二十万以内,总体看,还算合理——不过不是每个买家都知道这些补贴到底帮了多少。
这哪里像卖车,像买菜似的,价格透明点比较好。问题是,中低配车配置实在不咋地,你想想,配个主流车应该有的那些便捷配置都没有,空调调节,倒车影像,甚至像定速、无钥匙启动,都成奢侈品。全系只有高配才硬气一点。那你说,中低配置的入场门槛是不是有点高?20万内买个空间大点、配置一般的MPV,难不成只能考虑二三十年前的车?这种感觉,挺不舒服。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看到一张手写的未来市场需求预测,大概是空间(这种大块头)还是刚需。毕竟,身边很多朋友都在抱怨:我家人多,SUV空间还不够用。空间的限制,让许多预算20万左右的家庭变得鸡肋。有人说:要是能出个实惠的中大型MPV,够大又不贵。市场上好像一直没有真正抓住这个空间+价位的平衡点。
你会不会觉得,比亚迪还没想明白,夏如果能推出一款荣耀版或者冠军版,把价格降到20万左右,销量立马就能破万?但转念一想,可能是成本问题?还是他们对品牌溢价感挺有信心?我总觉得,硬回头——降价就意味着品牌溢价打了折扣这事,还得再斟酌。
说到研发和供应链,比亚迪其实像是在炒菜。你想想,一台车的制造,就像一道菜,要配料要火候,光是电池就像用上了廉价调料——我的猜测(没细想过),他们可能电池技术还没达到抖音中秒秒秒爆款的水平,毕竟,比亚迪电池在行业里算好,但体感就像用家常菜的配料——够用,但要做到最好,还差点意思。
从技术角度看,夏用的1.5T插混系统,性能还不错。272匹马力,破百仅8秒多点,特意算了下,百公里成本(这只是粗算)大概在人民币0.4元左右,电费成本差不多(估算可能偏高一点),整体运营压力不大。这存在哪个盲点?大概是续航吧,80到145公里的纯电续航,还能接受吗?毕竟满电走500公里,油耗不算低,平常用还是挺折腾的。
内饰嘛,普通耐看,不会太老,却也不惊艳。有人说像丰田大霸王的感觉。我倒觉得它设计有点城市家庭稳妥风,但别指望多新潮。中轴距2745毫米,感觉有点短,跟GL8、腾势D9比,第三排其实还挺局促。你会不会觉得,这车其实更适合城市里上下班,偶尔带家出行的那一拨人?但如果能把轴距再拉长点,实用性可能会翻一番。
对比两个同价级别的车型,比如长宽高都差不多的GL8 PHEV和腾势D9,夏的空间明显缩短,当然成本也会降低一些。这让我想起以前一个做设计的朋友曾说:空间的极限,就是要你能在车内随意转身。而夏似乎还没到达到那个极限,但想提升空间效果,轴距和座椅布局得改——说到这我突然想起了那辆像丰田大霸王的比亚迪M6,好像如果当年把那设计改成插混,销量是不是能爆得更快?(这猜测估算不准,没调研过。)
我问过开修理厂的同事,他笑着说:比亚迪的成本控制还算不错,关键还是看市场是不是买账。你看啊,研发、供应链都是硬核,像个拼装游戏,但市场买不买账,得看消费者的心理:你愿意为空间+品牌买单,还是真的会被价格+配置绑架?而好像便宜货不多,很多人都觉得价格偏高,就是说,夏的竞争对手就像老旧的厨房,你得用更精的原料来做菜,才能留住胃。
说到这,我其实有个疑问:比亚迪未来会不会试着‘降价’,说不定能激活整个市场呢?虽然我觉得这话太直接,但我也猜测,下一代夏可能会利用升级版GH电池或者平台调整,往性价比多走几步。毕竟,像朋友说的:夏如果不是太贪,卖个五六万台也不稀奇。这个贪字,我猜他们也在心里琢磨吧。
车市的变数,谁也说不准,也许未来改个配色、把空间放大一点,价格调低点,销量就能翻盘。你觉得,夏到底是不是缺了点动态十足的灵魂——比如更好的悬挂、更聪明的座椅调节?还是说,诚意一定在那个市场的心理位置上?或者,我们是不是低估了用户端对空间和品牌价值的需求?临场小计算——如今市场上20万左右的MPV,有一半都在卖空间大二字。你会不会觉得,未来那一款有灵魂、够大气、价能接受的车,才是真正的王者?我其实还挺期待,下一句话摸到的那个细节——或者我根本没想过的未来变革,会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