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能源汽车保值率的前三甲中老大还是特斯拉,果然月销五万的特斯拉名不虚传。但是,既然扯到保值率,说到国产车,也不能不提比亚迪这个老大哥。我猜,很多朋友还记得去年我跟你们分析过比亚迪的三年保值率,那个时候感觉还差一点点点,没想到今年居然整个飙升起来,达到了接近50%的水平,真的是让人刮目相看。
你知道吗?我刚才翻了下我去年存的笔记,记得当时我还在怀疑比亚迪的保值会不会稳得住。结果没想到,它的腾势系列竟然表现得如此吸睛。腾势的二手市场,保值率大概能到49%左右——如果不是因为它刚推出不久,这数字其实还挺让人有点惊喜的。这让我想起,腾势定位就是走那种高端纯电路线,和比亚迪其他系列比,价格一点都不便宜,算是比亚迪在新能源里的一块金字塔尖,也是我比较看好的一个爆款车型。
而且腾势的表现,你还得怪它的供应链特别稳。这几年,你觉得能跟得上比亚迪的节奏?我看未必。比亚迪除了自家的刀片电池做得还不错,其它方面包括研发流程,也都变得很灵活。供应链工厂上下游都是自己控的,像拼拼图,缺一块都不行。你想啊,去年我一个修理工说,腾势车子的电池,拆卸也方便,维修的小伙伴都说,好拆,好修,既省心,又便宜。
(这段先按下不表)不过说起保值率,我倒觉得,不能只看数字,要看信心。你问我腾势为什么保值率那么高?我猜,最大的原因是:产能稳定,而且刚好迎合了那批喜欢高端纯电的年轻家庭。毕竟,谁不喜欢用个真心做工的品牌嘛。有的车型,三年之后,折旧就很大,因为早期产量控制不给力,导购策略也乱,导致市场信心不足。
我还特别留意,比亚迪的宋系列表现非常抢眼。据我观察,宋系的新能源车,不论是宋Plus还是宋Pro,去年二手保值都在40%以上。更别说,宋系列在价格上算是平易近人,性价比还算高,没什么新车价贵,二手价又掉得快的尴尬。你知道最近我和朋友聊天,他说:一年下来,这车就能省点油钱,二手还能卖个好价钱,挺划算。——其实他的话反映了部分消费者的心理:价格实在,动力还行,维修便宜,谁都喜欢。
不过吧,其实我更关心背后市场供需关系。你不觉得吗,现在整个新能源市场,车型多得都让人晕头转向。车型多,价格水平差异也大,二手市场究竟还会不会升值?我还得告诉你,保值这个事,不能只跟车型好不好,还得看卖家的技术。
对了,去年我还特意问过一个销售:到哪款车的三年保值率最高?他笑了,说:一看就是特斯拉,实实在在的,月销量五万,股票都换股,续航能力也挂得上钩。我觉得他这话虽然带点偏颇,但确实反映了市场一个现状。特斯拉在中国的口碑稳了,唯一怕的就是二手市场炒得太火,价格飙升让后续用户觉得不太划算。
特斯拉的车辆和比亚迪的比拼不一样。特斯拉的科技感被许多科技迷追棒,然后带动了保值。你现在很多人买特斯拉,就是冲着那品牌认知和未来感。我还特地查了下,特斯拉的保值率大概是在50%左右,比亚迪的腾势和宋系列略低点,像略低个几百分点。
其实我在思考,为什么特斯拉还能保持那么高的保值?主要原因,是它的用户圈太强了。买的人都觉得,买了特斯拉,仿佛就是开在未来。你会碰到不少特斯拉车主,是第一台纯电车,也是他们对未来科技的一个投资。像我之前认识一个,经常在朋友圈晒特斯拉改装、充电的场景,语气满满都是未来感。
这也让我想到:用户心理的变化,确实在推动二手市场的涨价。不然,你说一个普通家用车,三年后还是差不多的新款车,怎么折旧那么快?
现在的问题是:你相信二手的特斯拉能保值多久?我自己在猜测,未来如果纯电技术换代太快,早期的锂电池会不会掉价值不说,还会影响二手车的价格?尤其是在技术更新换代那么快的今天,比如新一代固态电池出来了,老款电池估计都得打个折扣。这点没细想过,但感觉挺合理。
保值率不是唯一的买车指标,但也是整体印象很重要的一环。汽车行业,从研发到供应链,从制造到销售再到二手市场,其实就像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信心、品牌、技术、供应链的稳固程度,最终会在二手这个细节上体现得特别明显。
(这段先按下,不代表我放弃细想哈哈。)说起汽车的细节,最老实的一点是:我觉得保值其实很大程度上看人的心理,也就是消费者的信任。没错,现在国产车的技术、配置都追得上甚至超越合资,但还是得看人心。你说国产车破保值这个魔咒,还能坚持多久?我相信这个问题会一直存在。
好了,最后留个问题吧:你们觉得,未来三年,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哪家的新能源车会成为黑马呢?或者,有没有哪款车,能颠覆我们现在的保值预期呢?
我其实挺想知道的。毕竟,市场变化太快,现在说领跑者,明天很可能就得重新定义一遍。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