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我总是乐呵着,因为我刚提的那台小米Yu7,总能让我有种“开了新世界”的感觉。上海的天气有点闷,雨一会儿来一会儿走,整得人窝在车里不愿下车。这车一拿到手,我就忍不住开着去苏州溜了一圈,5天410公里跑得不累,来聊聊这台车子整体什么感觉。
选配那点事
选车的时候吧,我像很多人一样,也纠结了半天颜色。最后还是选了钛金属,这是感觉最得劲的大气色。后来我才发现,这车的轮胎,20寸轮毂那叫一个显大,走起路来一下子把气质抬高了。以前看Su7Max觉得它够炫,现在觉得Yu7这个设计更独特,厚实的轮胎壁一衬,就像街头搭配一双特别新潮的鞋子,甭提了。
续航焦虑?不存在的!
这车的续航让我特别满意,要不怎么敢跑城际来回呢。从上海到苏州,开了170公里再回来,总行程其实不短,我又是空调开满一路畅快,结果续航达成率还能有85%。别的不说,夏空调耗电12%,驱动占了82%,这两项让我心里有底。最让我惊讶的是充电速度,从19%到80%用了11分钟,简直像超车一样快!充电桩给到780V和467kW的实效功率,数据扎实又偏实用,我挺钦佩小米的这个“三电系统”。
空间舒适,谁试谁知道
这车的后排空间大到我都不知道该拿啥填满。我175的身高、130的体重,坐后排膝盖和前座隔着三四拳,头顶也有足够空间。后排座椅还可以放倒到135度,这种放倒设计真是让我觉得绝了。放倒之后,能舒舒服服靠在那儿闭眼休息,特别贴合人的身体线条,这种体验有一种“车子懂我”的感觉。如果真的要塞行李,后排还可以再放4个20寸行李箱,妥妥能满足一家人长途旅行需求。
人性化语音升级,生活便利加倍
说个题外话,家里有小朋友之后,我越来越觉得“方便”这件事特别重要。尤其是提东西进车后备箱的那一瞬间,哪个按钮找不到就能把人急坏。Yu7这次的语音识别让我彻底解放双手,站在车外也能唤醒“小爱”,直接下声控指令,后备箱自己咔哒一声开了。说实话,这种功能不像是酷炫的噱头,而是真正进入到了生活琐碎的实用场景里。再说点细节,我甚至可以站在前备箱附近,车自己感应打开,水瓶啥的不用放下反复折腾,这对带娃的家庭太友好了。
驾乘调教,家用的柔和与稳定
开起来的感受不吹不黑,这车果然是一款家用定位明确的SUV。悬挂那种柔和软弹的感觉,很像北方人形容沙发:“坐上去不硬。”过井盖、减速带这些坑洼时,它会尽量淡化路感,让你觉得过得轻松没负担。如果切到运动模式,底盘反馈会稍硬朗一些,奔跑起来过弯有轻微侧倾,但整体还是很线性,绝不像运动型车那样“生猛”。百米加速能做到3.23秒,这也算很快了,但小米在Yu7的设计上刻意把加速前段调得很平滑,有点照顾老人、小孩乘车需求的意思。
天际屏:内饰中的科技点睛
这车的天际屏是个让我深感“设计有心”的地方,它把影像投在车内空旷处,坐着主驾能充分享受视角优势。相比Su7的传统HUD那种把影像投在高速公路上的方式,我更喜欢Yu7的车内投影,不会在夜间造成对前车尾灯反光的干扰。而且这个屏幕的交互性好,看得舒服又不累眼睛。
细节见真章,内饰带来温馨触感
Yu7的车窗是两层玻璃,噪音隔绝得几乎滴水不漏,我关上车门听外边的车流声,真的是听不见了。车窗“安静值”高是一定的,不过它的浅橙色内饰有点让我爱恨交织,这种明亮的颜色确实特别温馨,也很有设计感,但清洁起来稍显麻烦。如果不想天天和污渍作斗争,还是买个真皮套坐垫。另外方向盘的翻毛皮感觉不错,配碳纤维材质层让我摸了不少次,确实细腻舒服。
外型与情绪价值
你有没有被人夸过买东西真有眼光?这几天我的心情实在美得很,路上停车拍照总有陌生路人围观说:“这车帅”。就连收费站的姐姐都忍不住问价格,搞得我挺不好意思的,车库里邻居也凑过来夸了一遍。这种夸奖吧,总让人觉得花这钱值了。讲真,Yu7不仅是看上去有质感,手摸上去,方向盘、椅子、车门,那触感都是一等一的好,还真给我找回了第一次开新车时的那种小激动。
谁适合这台Yu7?
如果你是一个有家庭、有孩子,追求舒适性的年轻人,这台车估计你很对盘。坐起来舒服、空间大、可以语音操控、支持车外唤醒,这些功能太符合家用定位了。听说副驾驶还有零重力座椅,平躺的舒适感也很棒。看起来设计师在做这款车时,心思都围绕“家庭化”展开的。乘坐体验真是业内数一数二,给品牌加分了。
几句话
最满意的地方有三点,续航好,外观漂亮,座椅和悬架调教让驾乘更舒适。说个小遗憾吧,音响确实不太行,低音过重的话车门会有些共振,高音又容易失真,这对我这种音乐迷有点抓狂。另外前排侧窗的防晒能力不太够,夏天其实有点遭罪。虽然提车得等几个星期,但每次看着它又觉得等待也是值得的。
一台小米Yu7,懂年轻家用,也算是能让我开出故事感的车了。如果你也心动,不妨去试试自己喜欢的款式,这种车吧,还是得亲自开,才能品出来其中滋味,你说是不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