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小吴家门口的卡罗拉又晒成灰色——邻居们都说这车老气,可小吴还就是不换。前天小区群里他还嚷嚷:“你们都冲着新势力去,带着十几个屏幕净是新鲜感,可一个个保修又多短?”有人吐槽说丰田就是“老反派”,技术没变样,卖得特稳当。小吴回了句:“不坏就是最大的创新。”字里行间带点不屑。
张师傅铺子里修车二十年,嘴常念叨:“有些新车看着漂亮,电动窗带着感应,声音也贼小。就这,我修过一个,四年主控板坏两回,车主哭都没地哭。丰田的发动机舱里头,线束码得齐齐整整,壳子都一样,不省心?”他掰着手指说,最夸张一回,凯美瑞开了16万公里,进来只换了两根胶条,别家那车都急着换半边车身了。
去年夏天为图省事我买了台二手亚洲龙。销售小王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你要图新鲜花哨,没有,不如追稳定。”还指了指车上的座椅加热,说那玩意在南方其实用得不多,但冬天早晨出门一下子透了。冷门装备还有后排影音接口,据说是早几年给国外市场顶配留的,现在留在国产版上,几乎没人用,师傅们装配的时候都说:“这些孔,多少年没见人插了。”座椅通风就更是摆设——我实测那东西夏天开着会微微异响,但吹一会屁股真能不粘。
微信群里最近流行一句话,“丰田发动机世界头号配置就是不容易找师傅。”有个群友自称八万公里不进修理厂,一句“露锋芒,藏实力”,又有人拿丰田怼新势力,说那些花里胡哨的感应门锁、电池远程升级,过不了六年保修期谁都得掏大钱。顺嘴一提,去年混动专利那事,隔壁老王说自己准备换比亚迪,结果发现某些技术绕不开丰田壁垒,硬生生多掏了一万。看起来没“创新”,实际是一大堆“看不见”的专利和后门。
冷门讲点,丰田的CVT变速箱其实有不少车主说高速上偶尔顿挫,销售通常避而不谈,张师傅却在朋友圈里口头禅:“你开它十年少修两次,比啥都值。”还有个车友说他亚拉车高速上导航失灵,后来才发现是车机系统跟地图升级卡不兼容——这些配套厂商的小毛病,新势力倒经常熬夜远程修,丰田反而改不了,只能靠售后师傅一边喝茶一边拆。
提到成本那事,销售私下说,新势力一套底盘要专门开发,丰田随手拉一堆老方案改改,不光便宜,还能全球凑一起用。听说最近丰田搞固态电池,车友群都有人猜新一代速霸陆要联手,用老底子做新技术——业内八卦还说这项目悄悄吃掉了两个欧洲供应商,具体哪个品牌没人敢点名。
有意思的是,同样一款车,北方用家总抱怨防冻液不够厚,南方反而担心发动机脱漆。“一方水土养一方丰田”,售后小哥自嘲。有人问换车,师傅通常先问:“你想跑多少年?”听见要十年都点头,说丰田正合适。亚洲龙那哥们去年说要换电车了,一轮又一轮试驾后,还是咬牙把丰田又续了一年。理由只有一句话,急不来。
至于“丰田是反派”这梗,有时候感觉像是汽车圈自我安慰。明明眼里都羡慕那利润账本,却嘴上皮笑肉不笑,说它不懂创新。张师傅拍桌笑,说“嘴上说着不要,暗地里都琢磨着怎么抄。”现实就是,骂它的最多的那拨人,遇上降价时候,心最软。前个月群里小徐想卖他那辆皇冠,刚挂出来,群友俩小时拍板,嘴里还嘟囔着“反派车保值,心里全是算盘。”
要说后续,这帮车主一年到头数来数去,发现该惹毛病的不惹,该开长途的就老老实实拉着全家跑。朋友圈里偶尔有事故照片,丰田车头全是补漆,底盘却没动静。至于那些靠宣传当“颠覆者”的,谁知道新一轮技术潮还能顶多久。饭桌上师傅们说,“等着吧,谁都改不掉丰田那副沉稳劲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