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日常生活中聊起车,特别是说到省油,丰田的混合动力车总是个绕不开的话题。
很多人脑子里都有个根深蒂固的印象,觉得这车就是在城里堵车的时候厉害,跟个省钱小能手似的,可一旦上了高速,发动机一直转着,那不就跟普通的汽油车没啥两样了嘛,甚至还因为多背了一套电池和电机,可能更费油。
这个说法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传得也广,几乎快成了大家公认的“常识”。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如果我们用实际的测试数据和它背后的工作原理来仔细分析一下,可能会发现,这个所谓的“常识”其实是个挺大的误会。
丰田混动车在高速公路上,不仅没有丢掉省油的看家本领,而且它的省油逻辑只是换了种更聪明的方式,省油效果依然非常可观。
要弄明白这件事,咱们得先搞清楚丰田这套混合动力系统到底是怎么干活的。
在市区里,路况复杂,频繁起步、刹车、低速蠕行是家常便饭。
这时候,丰田混动的策略就是尽量让发动机“歇着”,让电动机来“扛大梁”。
比如起步的一瞬间,用的是电,又安静又省下了发动机启动时最费油的那个阶段;低速跟车的时候,也是电动机在驱动,发动机可以完全熄火,避免了怠速白白烧油;而我们踩刹车或者松开油门滑行的时候,车轮的动能也不会浪费,系统会把它转化成电能,存回到电池里,留着下次起步用。
这一套下来,发动机只在需要加速或者给电池充电的时候才启动一下,而且一启动就在它最舒服、效率最高的转速区间工作一小会儿。
所以,在市区里,它省油的核心就是用“电”来替代了大量低效率的“油”耗。
可是一旦上了高速公路,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车速稳定地保持在每小时八九十公里甚至一百二三十公里,这时候再让发动机频繁地启动关闭显然不现实,也不高效。
于是,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既然发动机要一直工作来驱动车辆,那它不就和普通燃油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吗?
其实不然,这正是丰田混动技术最精妙的地方。
在高速巡航状态下,它的工作逻辑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从市区的“电机为主,发动机为辅”切换到了“发动机高效直驱为主,电机为辅”的模式。
这套系统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部件,叫做行星齿轮动力分流装置。
咱们不用去深究它复杂的机械结构,只需要知道它像一个极其聪明的动力“调度员”。
在高速上,它能让发动机的动力绕过复杂的发电、充电过程,直接、高效地传递到车轮上。
这就好比搬东西,你直接把箱子从A点搬到B点,肯定比你先把箱子搬上小车,再推着小车到B点要省力气。
丰田的“发动机直驱”就是这个道理,它用机械传动这种最高效的方式来应对高速巡航,避免了“发动机发电、电机再驱动”这个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这时候,电动机的角色就变成了一个“贴身保镖”,平时待命,一旦你需要超车或者爬一个大坡道,它就会立刻介入,与发动机协同发力,提供额外的动力,让你轻松完成动作,而不需要把发动机的转速拉得很高。
更重要的一点是,丰田混动车型使用的发动机本身就不是普通的发动机,而是专门为省油设计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的特点是,它的热效率特别高,能达到41%以上。
通俗点说,就是它能把每一滴汽油的能量更充分地转化成驱动力,而不是变成没用的热量浪费掉。
反映在实际驾驶中就是,在同样以120公里的时速巡航时,一台凯美瑞双擎的发动机转速可能只有2200转左右,而同级别的普通燃油车,转速可能早就在2600转以上了。
更低的转速意味着更少的燃油喷射、更小的机械磨损和更低的噪音,省油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这种“用较低的转速稳定地干着重活”的状态,正是阿特金森发动机最擅长也最经济的模式。
光说理论可能有点枯燥,我们来看看实际测试的数据,这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以紧凑型轿车雷凌双擎为例,有专业媒体进行过一次长途高速测试,在平均时速接近110公里的情况下,它跑出的百公里油耗仅为4.59升。
而同排量的燃油版车型,在高速上的油耗普遍在6.3升左右。
简单一算,省油率达到了28%,这和它在宣传中提到的综合省油率几乎完全一致。
这说明,对于这类车重较轻、风阻较小的轿车来说,高速省油能力丝毫不比市区差。
再来看体型更大、车身更重的中型轿车凯美瑞双擎。
在一次满载状态下的高速测试中,它的百公里油耗为5.39升。
虽然比雷凌高一些,但对比同级别的2.0T燃油轿车动辄6.3升以上的高速油耗,它依然能省下大约15%的燃油。
考虑到它的尺寸和重量,这个成绩已经相当出色了。
而且,凯美瑞双擎加92号汽油就行,相比一些要求加95号汽油的同级车,长期跑高速下来,又能省下一笔不小的开支。
至于大家最担心的SUV车型,因为车身更高大,迎风面积大,高速行驶时风阻是油耗的一大挑战。
但即便是这样,丰田的混动SUV依然保持着优势。
比如RAV4荣放混动版,在120公里时速巡航时,油耗大约在5.5到6.3升之间,而同级别的燃油SUV,油耗上7.5升是很正常的。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汉兰达双擎,在电池电量很低(也就是所谓的馈电状态)下,用120公里的时速连续跑了两个小时,测出来的油耗是百公里8.48升。
这个数据不仅比它自家的2.0T燃油版低了1.2升,也证明了即便在电池不能提供太多帮助的极端情况下,这套混动系统的机械直驱效率依然很高,不存在某些混动技术馈电后油耗飙升的问题。
所以,回过头来看,“混动车高速不省油”这个说法,其实是基于几个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认为高速上发动机一直在工作,就等于普通燃油车。
但它忽略了丰田混动系统能让发动机始终保持在最低转速、最高效率的“甜蜜区”工作,这是普通燃油车无法做到的。
第二个误解是担心电池没电了会费油。
这其实是混淆了丰田的功率分流混动和一些增程式混动技术。
丰田的系统不严重依赖电池,发动机可以直接驱动,所以不存在“馈电焦虑”。
总而言之,丰田混动的设计初衷就是实现全路况下的高效节能,它在市区靠电力辅助实现极致省油,在高速则依靠高效的发动机直驱模式来延续这种优势。
省油的逻辑虽然变了,但省油的结果并没有变。
对于经常需要跑长途的朋友来说,这种全场景的省油能力,无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更长的续航里程,减少了进服务区的次数,让出行变得更加从容。
全部评论 (0)